廣州去年新收行政案件逾2.5萬件,行政機關敗訴率11.91%

南都訊 記者李文 近日召開的廣州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上,廣州鐵路運輸中級法院院長張應傑通報了2019年廣州市行政案件審判工作的有關情況。

據通報,去年廣州兩級法院新收各類行政案件逾2.5萬件,全市行政機關平均敗訴率11.91%。同時,應訴工作明顯改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案件數同比躍增125.38%,市規資局、黃埔區政府等多個行政機關“一把手”先後出庭應訴。

去年法院新收各類行政案件逾2.5萬件

據介紹,2019年,兩級法院共新收各類行政案件25589件,佔全省法院行政案件總數的30.62%,其中中院繼續列全國中級法院第二位,廣州鐵路運輸法院繼續列全國基層法院首位。法官人均結案379.92件,“案件發改率、再審率、長期未結案佔比等審判質量重點監控指標均明顯優於全省和全國平均值”。

其中一些重要領域的行政案件包括:

助力廣州建設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高地,審結工商登記、證照辦理、稅費徵繳和涉外涉港澳一審行政案件1440件;

開展城市更新改造案件專項審判,審結徵地拆遷、違法建築拆除等土地城建類一審行政案件2069件;

堅決支持公安機關依法開展掃黑除惡、反恐反暴和社會治安管理,審結涉公安一審行政案件383件。

審結食品藥品、勞動與社會保障、教育等一審行政案件2557件。堅決打好碧水藍天淨土保衛戰,審結涉水域治理、黑臭河涌整治等環境保護類一審行政案件95件。

注重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共有804件行政案件以調解撤訴方式結案。

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案件數增加一倍多

通報認為,行政審判中反映出了廣州法治政府建設的亮點。包括,依法行政整體水平達到新高度,行政機關更加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爭議,並自覺接受司法監督營造良好司法環境。

據介紹,全市行政機關平均敗訴率下降至11.91%,多個部門保持零敗訴記錄;行政非訴審查案件准予執行率達到90.25%,同比提高了10.3個百分點。

通報認為,廣州的法治政府建設中,依法行政整體水平達到新高度,“特別是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各級行政機關堅持科學防控、依法防控,至今保持著相關行政領域零訴訟,展示出了廣州長期以來重視法治政府建設的成效和在大事難事上的責任與擔當”。

據通報,兩級法院新收一審行政案件首次出現拐點,同比下降了0.22個百分點。更加積極主動規範行政執法行為,兩級法院新收非訴審查案件同比增長26.04%。

應訴工作明顯改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案件數同比躍增125.38%,市規資局、黃埔區政府等多個行政機關“一把手”先後出庭應訴。

通報表示,廣州各級行政機關尊重和服從法院裁判,積極履行生效判決義務,沒有出現干涉法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的情形。同時,新型“院地關係”也更加順暢和富有成效。

行政機關應訴機制有待完善

行政審判中也反映出法治政府建設中的一些問題。包括,依法行政精細化程度還不夠高,重點行政管理領域和區域的依法行政能力還有提升空間,行政機關應訴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等。

例如,一些行政機關對登記、變更登記的事項沒有進行細緻審查或必要調查而錯誤登記,造成他人重大權益損害。一些執法機關存在認定違法事實和適用法律錯誤,行政處罰“層層加碼”“寧嚴勿寬”,甚至以罰代管。個別行政機關契約意識比較淡薄,沒有合理理由隨意單方解除或變更已經簽訂的行政協議。

一些基層行政機關職權不清、越權、違反法定程序,極個別甚至怠於履責,導致行政訴訟案件高發,敗訴現象仍較突出。

在徵地拆遷、拆除違建等城市更新改造中,個別行政機關不具有執法資格仍然作出責令交地決定,不依法向法院申請就自行強制執行。有的對歷史形成的存量違建缺乏統籌考慮,對城市違建和農村“一戶一宅”調查取證不嚴或者認定、處罰標準不一。

應訴方面,個別行政機關仍然相互推諉應訴責任,甚至“不答辯、不舉證、不派員出庭”;有的出庭人員缺乏對案情的深入瞭解或是過度依賴代理律師,“出庭不出聲、出庭難出聲”;有的因顧慮重重而不能積極主動參與行政爭議協調化解;有的沒有對照法院生效裁判形成的判例約束、指引及時改進行政行為,以致反覆成訟。

對此,通報對加強法治政府建設提出了幾點建議。包括,提高依法行政的規範化精細化水平,理順和優化基層行政機關權責,補齊重點領域依法行政短板,提升行政應訴與實質性解決爭議能力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