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文昌:精準幫扶提升貧困群眾“幸福指數”

這邊農民在家裡閒,那邊工廠等急開工需要工人;這邊農產品銷路不暢,那邊市場緊俏缺貨……如何搭起扶貧橋,幫助貧困戶走上致富路?面對疫情影響,宣州區文昌鎮著力解決貧困戶就業難題,大力實施消費扶貧,精準落實幫扶舉措,提升貧困群眾“幸福指數”。

  文昌鎮現有貧困戶359戶802人,針對有外出務工意願的貧困群眾,該鎮及時開通“綠色通道”,提供“一站式”服務。同時結合文昌實際,重點開發一批護林員、護路員、農村清潔員、巡河員33個保潔崗位,確保貧困家庭“穩崗不丟崗”“轉業不失業”。該鎮利用春耕備耕時機,合作社、種糧大戶、家庭農場等用工,解決了10名不能外出務工的貧困勞動力就業問題。為了幫助貧困戶實現就業,文昌鎮還開發了環衛保潔、農村電工等7個公益性崗位安置貧困戶就業。截至目前,文昌鎮開發新的公益崗位10個,實現貧困人口就業50人。

  文昌鎮為了做實“消費扶貧”,倡議社會各界通過“單位助銷、電商營銷、超市直銷、愛心購銷”等方式參與消費扶貧,幫助貧困群眾和扶貧產業基地賣出滯銷農產品,消費者買到滿意放心的綠色農產品,貧困群眾與消費者達到真正的雙贏。文昌鎮福川村、和洲村有水產養殖4戶,養殖規模共16畝;家禽養殖5戶,養殖規模共1300只,每戶月產蛋150-600只不等。文昌鎮政府通過鼓勵鎮村幹部家庭採購、鎮村幫扶幹部宣傳、食堂採購等辦法幫助貧困戶銷售,全年讓貧困戶收益7萬元。通過開展消費扶貧活動,讓機關幹部親身體驗消費扶貧助力脫貧攻堅,把幹部們的扶貧情懷融入實際幫扶,不僅幫助貧困群眾實現了增收,同時也給貧困村農特產品做了一次推介宣傳,把扶貧幫扶工作落在了實處。

  為了精準落實幫扶舉措,文昌鎮建立幫扶責任人、分包貧困群眾幫扶微信群,對貧困戶進行疫情防控宣傳,瞭解貧困群眾生活需求,持續開展線上幫扶和線下志願幫扶。同時,該鎮組織幫扶責任人、黨員幹部聯合分包貧困戶,跟蹤掌握貧困群眾健康和生活狀況,幫助貧困戶代購配送生活物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