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有人知!王羲之 十幅流传海外的书法作品


鲜有人知!王羲之 十幅流传海外的书法作品

此帖为行草墨迹(响拓本)白麻纸,纵28.7厘米,横63厘米,藏日本皇宫。

此帖早在唐时就传入日本,或谓鉴真和尚东渡时带去。《丧乱帖》八行,同《二谢帖》五行、《得示帖》四行共摹于一纸。上有梁徐僧权、姚怀珍签押和日本恒武天王延历(782~805)年号三郎。此三帖内容均为书简,摹填精良。《丧乱帖》反映了丧乱时期痛苦不安的情绪,因无意于书,故书法越见自然。用笔结字与《兰亭序》比较,略带古意,有些专家推断此种体式的字应更近王羲之书法的本来面貌,所以成为研究王羲之书风的重要材料。


鲜有人知!王羲之 十幅流传海外的书法作品

此本前三行为《频有哀祸帖》,后六行为《孔侍中帖》 (《孔侍中帖》后三行,日本学者又称为《忧悬帖》) ,前后九行共一纸,总称为《孔侍中帖》或《九月十七日帖》。日本前田育德会藏。

鲜有人知!王羲之 十幅流传海外的书法作品

频有哀祸帖》草书,纸本,现藏于日本前田育德会。字间倾侧、俯仰、钩连,笔画轻疾、圆转、牵引,结体多有取横势者。

鲜有人知!王羲之 十幅流传海外的书法作品

王羲之行书何如帖》,为唐人双钩填廓摹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鲜有人知!王羲之 十幅流传海外的书法作品

《丧乱·二谢·得示帖》均为唐摹王羲之尺牍行书。纸本。现藏日本帝室。帖上还引有朱文“延历敕定”三印,延历相当于我国唐德宗建中三年至唐顺宗永贞元年,可见此帖是唐代传入日本的。《丧乱·二谢·得示帖》笔法精妙,结体多欹侧取姿。有奇宕潇洒之致,是王羲之所创造的最新体势的典型作品。

鲜有人知!王羲之 十幅流传海外的书法作品


王羲之《妹至帖》,摹本,纵25.3厘米,横5.3厘米。日本东京中村富次郎私人藏,1973年首次公开发表。

释文:妹至羸情地难遣忧之可言须旦夕营耽之。

鲜有人知!王羲之 十幅流传海外的书法作品

孔侍中帖》和《频有哀祸》二帖连为一纸。纸本,24.8×41.8cm。现藏日本前田育德会,与《丧乱·二谢·得示帖》同为唐代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迹摹本。

鲜有人知!王羲之 十幅流传海外的书法作品

释文:足下行穰九人还示应决不大都当佳

王羲之行穰帖》,硬黄纸本,24.4×8.9cm,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

鲜有人知!王羲之 十幅流传海外的书法作品

王羲之行书平安帖》,与《何如帖》、《奉橘帖》,三帖连为一纸。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鲜有人知!王羲之 十幅流传海外的书法作品

《丧乱·二谢·得示帖》均为唐摹王羲之尺牍行书。纸本。现藏日本帝室。帖上还引有朱文“延历敕定”三印,延历相当于我国唐德宗建中三年至唐顺宗永贞元年,可见此帖是唐代传入日本的。《丧乱·二谢·得示帖》笔法精妙,结体多欹侧取姿,有奇宕潇洒之致,是王羲之所创造的最新体势的典型作品。

此帖书法自然洒脱,纵笔迅疾,恰如惊猿脱兔;驭笔徐缓,又如虎踞龙盘,抑扬顿挫,极有节奏感,是纵擒有度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