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坐著不想動?等查出這種病就晚了,嚴重者或可猝死!

日前,有媒體報道,由於受疫情環境影響,致使老年人深靜脈血栓高發。這種在臨床上十分常見的疾病,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

深靜脈血栓是血液在深靜脈內不正常凝結引起的靜脈迴流障礙性疾病,常發生於下肢,也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疾病。簡單來說,就是下肢出現腫脹、疼痛等症狀。

這種病是如何引起的,怎麼預防呢?

總是坐著不想動?等查出這種病就晚了,嚴重者或可猝死!

No.1

深靜脈血栓是什麼?

從醫學角度講,深靜脈血栓形成(DVT)主要因素是靜脈損傷、血流緩慢及血液高凝狀態。這種血液在深靜脈內異常凝結,最常發生在下肢。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發病率日益增高,且有年輕化趨勢。主要原因還是歸結於當代人的三大不良生活方式:肥胖、不良飲食習慣及久坐。其中“久坐”(或少運動),在現實生活中,則主要表現在“網吧腿”、“麻將腿”、“手機腿”、“煲劇腿”等,即長時間靜坐於某處及沉迷一種生活娛樂方式。這些不良生活方式,往往導致下肢深靜脈內血液異常凝結,形成血栓,這些血栓即使停留在下肢,也會產生危害。

No.2

深靜脈血栓有哪些症狀?

深靜脈血栓患者常有患肢腫脹、疼痛等症狀,如果急性加重,引起局部血液循環障礙,患肢變紫,還有可能引起淺靜脈曲張。

此外,仍會有50%~60%的血栓會在活動時,隨著靜脈迴心血流的方向,脫落至肺血管內。而如果短時間大量的血栓脫落致肺部無法承受,則有可能會誘發猝死!

總是坐著不想動?等查出這種病就晚了,嚴重者或可猝死!

No.3

深靜脈血栓和腫瘤的關係

深靜脈血栓只有不到30%的患者會出現腿腫,即便血栓跑到肺裡也可能只是一個憋氣症狀或有點咳嗽、發燒等,並沒有一個特別典型的屬於深靜脈血栓的症狀。所以說深靜脈血栓具有多發、隱伏、症狀不突出的特點。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靜脈血栓和肺栓塞的危害,但卻不知道深靜脈血栓的另外一層含義——腫瘤標誌物。

因為腫瘤發生後,其自身可以分泌一些物質,導致血液成分發生改變,此外,腫瘤引起的免疫機制的反應,也可以產生一些物質,更貼切點應當說是機體發出的可能是最後的求救信號。

也許之前有大便發黑,乏力、消瘦、貧血……都沒能引起你的重視,現在通過肢體的高度腫脹疼痛再次提醒你,如果還不重視,可能就失去了最後一次治癒腫瘤的機會了。對於老年人,一次篩查陰性還不能高枕無憂,一定要在之後的一段時間再次複查。作為病人,要充分相信醫生的判斷,積極配合檢查,才可能及時挽救健康。

壇妹小貼士

如果發現下肢腫脹、疼痛、麻木、站立不穩等症狀,甚至伴有呼吸困難、胸痛、咯血等情況,應儘早就醫檢查和治療,進行藥物預防和物理預防。

本文綜合自新浪健康養生、新華網、保健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