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煮中藥有講究,小細節不注意,藥效會損失

我們現在最常接觸的藥物都是西藥,身體有不適時,也都是去看大夫,其實中醫也不錯,而我國的中藥歷史也是比較悠久的,稱得上是博大精深,想要完全理解,是非常的難的,很多人都是在某一領域中深度的研究,不過不管是哪一種,看完中醫後,都會開點中藥。


煎煮中藥有講究,小細節不注意,藥效會損失


中藥的使用相對來說溫和一點,不過它對於熬煮的要求高,若是煎煮中藥時,方法不對,會直接影響到藥效,不能發揮最大的功效,因此在煎煮中藥之前,一定要先了解一下注意點,別熬錯了。


  • 煎煮中藥時,需要注意點什麼?


中藥跟西藥不同,西藥都是直接買現成的食用,裡面的藥物都是處理的好的。而中藥不同,需要自己熬製,將各種中藥混合一起,熬出精華,因為中藥的特殊性,會與一些物質發生反應,特別是鐵質或者是鋁製類的,因此在煎煮中藥時,不要使用鐵鍋或者是鋁鍋,建議使用砂鍋或者是陶罐,不容易與中藥有反應,相對來說更安全一些。


煎煮中藥有講究,小細節不注意,藥效會損失


在煎煮之前,需要了解清楚,哪些中藥是需要先煎一下的,如天竺黃、火麻仁等,要先煎一下,有一些中藥,還需要先打碎後再煎,特別是一些貝殼類的物品,如龜板、牡蠣殼之類的,打碎後再煎,然後加入其它一些中藥,混合熬製。


在熬製的過程中,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鍋蓋的使用,要不要蓋上,其實這個問題是沒有那麼絕對的,需要看一下,是哪個中藥,比如對於薄荷、藿香之類的,最好是加上蓋子煎煮,主要是因為這些中藥中的成分會隨著水蒸氣揮發,影響到藥效,所以要注意加上蓋子,減少營養成分的流失。而對於一些菊花、桑葉之類的,在煎煮的時候,容易有往外溢出的情況,那就要注意不加蓋,並且適當的攪拌,以免混合一起,有粘鍋的情況。


在煎煮的過程中,建議採用先武火,後文火的方式,就像我們家裡在做紅燒肉的時候,先用大火將其燒開,然後到後面改成文火,那麼中藥也是如此,最大程度的熬出中藥裡面的營養成分。在放置水的時候,最好是一次性就放好,差不多高於藥材8公分,這是第一次煎,還會有二次煎,要根據中藥的情況,量特別大的,可以用三煎,正常就是兩煎。


煎煮中藥有講究,小細節不注意,藥效會損失


煎煮中藥的時候也要控制好,不同的藥物時間是不一樣的,對於這樣情況,需要諮詢一下中醫,及時的做筆記,30分鐘到2個小時不等,一般都是大火煮20分鐘左右,然後轉小火慢慢煮。


中藥的煎煮也是有不少學問的,要注意掌握清楚以後,再去煎煮藥物,避免使藥效受到破損。大家在服用中藥時,也要注意正確的服用時間,以便達到最佳的效果,一般在飯後一個小時,同時要注意在服藥期間,不要吃相剋的東西,以免影響到藥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