甭问世间第几等 你在地狱哪一层?

近日,西班牙电影《饥饿站台》火了,从3月20日在Netflix平台上首先推出以来,该片就以其令人称奇的场景设定、荒诞惊悚的故事走向,却又与现实一一对应的深刻映照,半闭合又半开放的隐喻式结尾,掀起了热烈的讨论。

甭问世间第几等 你在地狱哪一层?

在烂番茄平台上,《饥饿站台》的新鲜度高达83%,其口碑非常出色。

而在众口难调的豆瓣平台,该片也从最初的7分一路走高,目前已经上涨到7.8分,超过了90%的惊悚片。套用一句流行词,这是一部出道即巅峰的神作。

这部低成本制作电影的场景很简单,人物也少,设定却很引人入胜:一座333层的监狱,每层都住着2个人,他们要么自愿,要么因犯罪被送进来,每层待一个月,就会被随机换到其他楼层。每层监狱都有床可以睡,有水可以饮,问题在于,唯一的食物来源是一座自上而下运送食物的升降平台,每层只会稍作停顿,下层的人只能吃上一层吃剩下的,到底层甚至连残羹冷炙都没有,只能饿死或者自相残杀。待满一定时间(自愿进去的可以约定期限,罪犯则看罪行)就可以并获得奖品(一张正式文凭或无罪释放)。

甭问世间第几等 你在地狱哪一层?

也许有些“聪明人”会想,我偷偷藏一点食物,留到下一个月不就行了?抱歉,任何试图储存食物的行为都会自动触发警报,不扔回去就会被高温烤死或者冻死。

阶层决定资源 “人吃人”是常态

为什么说这种电影的设定荒诞不经,却又和现实一一对应呢?

也许现实中很多人离饥饿已经很遥远了,但是,如果把这里的食物替代成各种稀缺“资源”呢?

甭问世间第几等 你在地狱哪一层?

还记得那个农夫进贡宝石的故事吗?他捡了一块宝石,通过县官进献给皇帝,皇帝非常喜欢,就奖励下来很多财富,但经过宰相、州官、县官、村长等人的层层剥削,到他手里就只剩下了一个铜板了。

虽然很多国家的宪法上都说人生而平等,但不可否认的是,阶层依然存在。

每个人天生拥有的资源都是不一样的。也许你所谓的起点,有些人奋斗一生,也只能仰望,甚至都不敢奢望。

甭问世间第几等 你在地狱哪一层?

通往峨眉金顶山路上的背山工,一路都抬不起头。

现实中也仍有人处在生活的最底层,每天都在饥饿线上甚至死亡线上挣扎求生。

2017年8月,台风“天鸽”中,一位货车主没有听从其他人的劝告,试图徒手撑住货车保住货物,不幸被压身亡。

甭问世间第几等 你在地狱哪一层?

谁知道他试图撑住的,是他的家庭,或者仅仅只是一个渺茫的希望?

上层的人,因为拥有权力或者资源,可以予取予求,肆意享乐;中层的人,也可以顺势而为,巧立名目,强取豪夺。上层的人对下层的人有影响力,甚至有支配力,能控制其思想和行动;

而越到底层,为了争夺所剩无几的资源,就越发不堪。或欺诈勒索,或赤裸裸地武力掠夺,或为了生存,出卖自己的灵魂,或者肉体……这样的丑恶,每一天都在世界无数个角落上演。

甭问世间第几等 你在地狱哪一层?

所谓的文明世界,骨子里还是人吃人,只不过蒙上了一层轻纱而已。到了底层,可能连这层遮羞布都不要了。

我们能自我逃出吗?

也许有人庆幸,自己一出生就处在比较高的阶层,拥有比较多的资源,可以一辈子衣食无忧,还能让子孙都有比较高的起点。那么,这算不算逃出生天呢?

在《饥饿站台》中我们看到,只要你达不到制定规则的高度,到最后这一切都只是轮回。

拥有很多财富、脱籍出国在很多人眼里算成功了吧?但这次新冠病毒肆虐,很多在国外定居或者留学的人并没有受到优待,甚至反而备受歧视,还是觉得国内更放心,兜兜转转最后又回来了。

甭问世间第几等 你在地狱哪一层?

六道轮回

有人会说,你这是偷换概念。那些成功人士就算遇到小挫、偶尔走点弯路,其子孙依然比很多人的起点要高很多。

诚然如此。不过,孟子说过,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即使你成功到了国外,如果你没有建立很稳固的根基,依然会受到各种歧视和盘剥,依然要和人家争夺各种资源,比如医疗资源和教育资源,你需要承受高昂的律师费用和医疗费用,等等不一而足。

有句话近来非常流行,在这里也非常适用:这个社会有100种方法收割你,直到你的认知和财富相匹配为止。区别只在于对象也许是你,也许是你的后代,如此而已。

所以说一时的好运和一两代人的努力并不足以凭恃,古往今来,有几个世家可以传承千年呢?可以说寥寥无几。

跳脱不出来,就都在轮回中。


我们如何摆脱轮回?

有人想问,既然一切都会轮回,我们人类能摆脱这宿命般的命运吗?能不能让子孙后代避免像《饥饿站台》中那样同类相残、杀人而食?

在影片中,既有像拿刀老头那样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也有多位志士探寻过适合弱势群体的“求生之道”。

甭问世间第几等 你在地狱哪一层?

一位是亚裔女子米哈鲁,她带着一把尤克里里(一种四弦的夏威夷小吉他)入狱,和带着一本书入狱的男主角胡子哥葛兰一样,她同样怀着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但被残酷的现实摧毁希望之后,变得有些歇斯底里,不惜以暴制暴;但对胡子哥给他的善意,她仍能投桃报李。她一次次执着地主动深入深渊,寻找着并不存在的孩子。终于丧身于更比她更强大、残暴的恶徒之手。

甭问世间第几等 你在地狱哪一层?

米哈鲁

另一位则是白人女子伊莫吉里,她带着一条叫拉美西斯二世的腊肠狗(历史上的拉美西斯二世曾经为了活命杀害了自己两个儿子),她是自我救赎的代表,试图用语言唤起人们的良知和自律,建立一个尽量照顾到所有底层人的理想分配方式。问题在于没有利益驱动的话,日复一日的单纯劝说还不如葛兰以屎拌饭的威胁来得有效。认清了人性的自私一面后,她自我牺牲,化作了葛兰继续前行的养分和动力之源。

甭问世间第几等 你在地狱哪一层?

伊莫吉里和名为拉美西斯二世的狗

还有一位则是黑人巴哈拉特,他积极行动,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别人的善意,却遭受欺骗和侮辱,唯一的绳子也掉入深渊之,陷入绝望。在葛兰的感召下,他拿起武器,成为葛兰的护卫,类似唐僧身边的孙悟空,一路斩妖除魔,最后杀身成仁。

甭问世间第几等 你在地狱哪一层?

巴哈拉特

另有一位是黑人智者,他看到了暴力的缺陷,倡导先礼后兵;并提醒葛兰他们应该要向监狱之外的人或者说管理者们发出一个信号——残酷的监狱里可以诞生正义和秩序。可惜,在监狱牢笼里,所有的礼仪和道理都倍显苍白,后来葛兰和巴哈拉特还是一路厮杀下去。

甭问世间第几等 你在地狱哪一层?

坐着轮椅的智者

主角葛兰一开始是位唐吉坷德式的理想主义者,在目睹了监狱里种种阴暗残酷和人们的麻木不仁之后,下决心找到一个制度,可以扭转这残酷的轮回。当然,他一路也吸收了精致利己主义者、各位志士的血肉和思想,踏上了寻找“希望”、变革的征途。

甭问世间第几等 你在地狱哪一层?

为什么寻找希望还要吸收精致利己主义的思想呢?

莱茵霍尔德·尼布尔,是公认的美国最伟大的政治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肯尼迪、里根、奥巴马等多位美国总统所推崇,他对此有过精妙的论述。在他看来,人类的自私是天性,没有趋向从来没有被哪个社群、哪次思想觉醒、社会变革根除过,这可以说人类的原罪。

但是,在寻找光明的过程中,“光明之子”要避免乌托邦式的危险错觉,要想成功,就必须要向“黑暗之子”学习,《路加福音》里也说过,“此世之子比光明之子在世务中更明智和历练””,他们懂得在众多利益中去争夺权力,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是明智的。这也是蕴含在原罪说中的智慧。

甭问世间第几等 你在地狱哪一层?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的,每个人都有为自己谋取利益的天性,有让自己过得更好,这是理想,也是本能。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顺势而为,才存在找到光明的渺茫希望。

要保持文明民主的生命力,既需要有鸽子的天真,也需要蛇的智慧。

葛兰为什么会失败?

在影片中,葛兰虽然经过浴血奋战,把最底层的信息和愿望传达给了监狱的管理方,可以说部分成功了;但是,在影片的中间也早有伏笔,那盘完美呈现的意式奶冻虽然被完好无损地送回地面,但是其象征意义却被管理方完全忽略或误解了。

甭问世间第几等 你在地狱哪一层?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果我们真想把最底层的心声清晰无误的准确传达给规则制定者,需要有哪些充分必要条件?

1、首先,要有一条上下畅通的沟通渠道,必须是中间没有停顿和转折的,不会因为渠道方的介入造成任何扭曲和变形,就如同影片中科幻意味的站台,在上升过程中高速直达,中间是没有任何干扰的;2、信息的表达必须明确而清晰,最好是文字,而不是任何图画、象征物。因为,两个人对待同一样东西,其角度和理解方式都是不一样的。葛兰看到的完美的奶冻,在管理方看来,这可能是因为里面有头发因而所有人都不愿意品尝,或者干脆理解为监狱内对管理方的嘲讽。我们可以嘲笑当权者“何不食肉糜”,但嘲笑于事无补。而在所有表达方式中,文字造成误解的可能性较小——你要是说录段小视频、留个语音那就是抬杠了,监狱里没那条件。

甭问世间第几等 你在地狱哪一层?

3、葛兰为什么没有想到用文字?为什么没有发现意式奶冻上的头发?很明显,葛兰随身带着书,纸是现成的,至于笔墨,手指和鲜血可以代替;作为一位携书入狱的思想者,在伊莫吉里叫出自己名字的瞬间就能认出对方的洞察者,我倾向于葛兰并非没有想到这些,而是因为那时的他已经处于濒死弥留状态,没有余力做细致的检查和更精细的准备。4、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葛兰和巴哈拉特会重伤致死?因为他俩基本上是一路浴血厮杀下来的。智者所教导给他们的先礼后兵不见效,或者后来干脆没有施行,为什么呢?我们都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激烈的革命只会招致激烈的反抗。暴力可能会短暂有效,比如饭里拉屎的威胁,但行而不远;即使是打着“正义”旗号的暴力,也不会总是成功,终有一天会受到凶猛的反扑。

甭问世间第几等 你在地狱哪一层?

本来还有先礼(理)后兵、妥协共存的可能,但葛兰和巴哈拉特没有时间,站台在每层停留的时间太短了。所以说,葛兰的悲剧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而在监狱之外,或也可以说在牢笼之中的我们,还有一次读档重来的机会,当然,机会也仅有一次,成功的希望也极为渺茫。

但“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们总会擦干眼泪和献血,奋然而前行!


结语:

最后,以几位先贤的话,和大家共勉: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黑暗和光明是相互依存的,重要的平衡之道)

——老子《道德经》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直译:人心难易其诡,道心难得其真,求真总须精纯专一,治世贵在守中固善。)

——《尚书·大禹谟》

人的正义潜能使民主成为可能,人的非正义倾向使民主成为必须。

——莱茵霍尔德·尼布尔

光明总是一丝丝到来的!

——(疑似胡适)

PS:问读者两个小问题,如果是你,只准带一样东西住进这座监狱,你会带什么?又能想出什么方法可以坚持到最后呢?

新品头条,网罗全球新品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