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的關鍵,赫魯曉夫等人“懶政”

許多人對蘇聯解體很迷惑,為何蘇聯在“最困難時期”沒有坍塌,反而在成為“超級大國”後崩潰?其實對照蘇聯與秦朝,你就會發現它們都是因為後繼者“懶政”所導致。


蘇聯解體的關鍵,赫魯曉夫等人“懶政”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建立起蘇維埃政權,1922年俄國境內的蘇維埃政權聯合起來組建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這就是“蘇聯”。1924年列寧病逝後,斯大林成為蘇聯最高領導人,開始了“一國建成社會主義”的嘗試。

蘇聯本就是在沙皇俄國的基礎上開始“工業化運動”,沙皇俄國也是全世界最發達的四五個帝國主義國家之一。列寧所謂“沙皇俄國落後”那也是相對於英國、法國、美國、德國而言,1913年的沙皇俄國工業總產量全球8.1%,妥妥的“全球老五”,遠不是奧匈、日本、意大利可比。要知道沙皇俄國早在拿破崙時代,就是歐洲數一數二的陸軍強國。與“一流強國”相比俄國有些落後,但相對於世界上90%的國家而言,俄國都是強國。即使是日俄戰爭也只是遏制了沙皇俄國在遠東的擴張,日本不可能要求沙皇俄國做出任何戰爭賠款甚至不能讓沙皇俄國割讓本土。

斯大林要在“敵國包圍封鎖中”建立穩定的政權,當然必須象“商鞅變法”那樣優先發展與戰爭有關的產業。商鞅時代農業是“戰爭經濟”,斯大林時代重工業才是“戰爭經濟”。1922年熱那亞會議後蘇聯與德國抱團取暖,德國先進的技術與蘇聯豐富的資源相結合,加上英美等過“戰後”出現了“剩餘資本”,也就直接導致德國經濟的復甦與蘇聯工業化的蒸蒸日上。如果說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俄國的發展依靠的是法國人投資與技術,那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蘇聯的發展則是依靠德國的技術與英美的投資,“紅色資本家”哈默等人就是“蘇聯的朋友”。

資本是逐利的,英國1924年工黨上臺後立即承認蘇聯,美國1933年羅斯福新政開始後也承認蘇聯,正是英美的投資發展壯大了蘇聯。我們今天看到蘇聯在短短十年期間,藉助兩個五年計劃完成後成為“歐洲第一世界第二”工業強國,背後是當時最強大的美國、德國、英國在“資本逐利”推動下的“神助攻”。特別是1929年到1933年全球經濟“大蕭條”,歐美“剩餘資本”更是洪水一樣湧向蘇聯。

1929年中國製造了“中東路事件”,蘇聯擊敗張學良後“適可而止”沒有趁勢擴大在東北的侵略權益。1931年日本製造“九一八事變”,蘇聯也是奉行“不干涉”政策,沒有與日本發生衝突。根本原因就在於此時蘇聯正在忙著“工業化建設”,斯大林提出“技術決定一切”、“幹部決定一切”,甚至對大科學家、大文學家提供高級領導幹部待遇,例如在莫斯科分配別墅並分派保姆、廚師、司機。斯大林的“大清洗”主要針對的是“政治原因”的人,而不是針對“技術幹部”。

後來蘇聯贏得衛國戰爭勝利甚至在雅爾塔會議上成為兩個“超級大國”之一,靠的並不是精神鼓舞,而是海量的飛機、坦克、大炮。一些人誇大美國的“租借物資”援助,要知道蘇聯獲得美國“租借物資”的援助只是英國的零頭,英國背靠著龐大的殖民帝國表現卻很可憐。蘇聯雖然付出了巨大代價,卻成為與美國分庭抗禮的軍事經濟強國,這是彼得一世改革以來莫斯科前所未有的強大勢力。

1953年斯大林病逝時,後繼者已經沒有了斯大林時代那種“戰爭迫在眉睫”的壓力,完全應該放棄斯大林的“重工業優先”政策,偃武修文優先發展輕工業與農業。如果蘇聯從1953年開始就大力發展輕工業與農業,不斷改善老百姓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蘇聯哪裡會1991年就轟然坍塌?

在戰爭壓力下,要求老百姓“忍耐”,是可以理解的。但戰爭的壓力已經不復存在,還採取“擴大積累,壓縮消費”的政策,必然引起普遍不滿。一旦有風吹草動,蘇聯“豈能長久”?蘇聯解體,該打板子的不是斯大林,而是後來的繼任者,他們自己沿襲斯大林時期的政策而不知道“與時俱進”,這種“懶政”此時關鍵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