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國家博物館(下)—中東四國遊(25)

埃及國家博物館是一座新古典主義風格的紅色石質建築,由法國著名考古學家馬利埃特於1858年設計建造。博物館的建立,為保存珍貴文物,遏制了文物的流失,做出了極大的貢獻,馬裡埃特也因此被稱為“埃及博物館之父”。埃及博物館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古埃及文物博物館。

埃及國家博物館(下)—中東四國遊(25)

博物館分為二層,包括100餘個展廳和一個大型圖書館。收藏著近15萬件展品,其中有形態各異、材質有別、時代不同的雕像,生動地再現了那時代的歷史。

埃及國家博物館(下)—中東四國遊(25)

埃及國家博物館(下)—中東四國遊(25)

埃及國家博物館(下)—中東四國遊(25)

卡夫拉法老坐像是用世界上第二硬的閃長巖雕刻而成,已有4570年曆史。卡夫拉端坐寶座,左手握拳,右手平放膝部,王座前端雕飾著兩座雄獅,側面交纏的紙莎草及蓮花象徵統一上下埃及,鷹神何露斯在法老頭部後方展翅護衛。

埃及國家博物館(下)—中東四國遊(25)

埃及國家博物館(下)—中東四國遊(25)

埃及國家博物館(下)—中東四國遊(25)

埃及國家博物館(下)—中東四國遊(25)

埃及國家博物館(下)—中東四國遊(25)

埃及國家博物館(下)—中東四國遊(25)

 博物館二層幾乎都是圖坦卡蒙墓的出土文物,圖坦卡蒙(公元前1341-前1323年)是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第十八王朝的法老,他的墓地在三千年的時間內從未被盜,直到1922年才被英國考古學家發現,挖掘出了大量珍貴陪葬品及豐富文物,為埃及文明添上重重一筆。

埃及國家博物館(下)—中東四國遊(25)

貼金棺槨,有四個小金人拉手從四個方位保佑其再生。

埃及國家博物館(下)—中東四國遊(25)

黃金寶座,椅背上的圖案是在太陽神阿蒙的照護下,圖坦卡門的妻子正在幫他塗抹香油,顯示出皇室恩愛的生活。

埃及國家博物館(下)—中東四國遊(25)

法老的輦車、黃金面具、黃金鞋、腰帶及象牙座椅。

埃及國家博物館(下)—中東四國遊(25)

埃及國家博物館(下)—中東四國遊(25)

埃及國家博物館(下)—中東四國遊(25)

埃及國家博物館(下)—中東四國遊(25)

阿努比斯神是墓地守護神,古埃及人認為豺犬是機警的靈魂守護者,也是法老前往生後世界的引路人。

埃及國家博物館(下)—中東四國遊(25)

古埃及人相信人的輪迴再生,人死後製作木乃伊,要將肝、肺、腸、腎取出,放在四個盒子裡,僅留心臟在體內。然後在體內放防腐草藥,用麻布層層包裹風乾。下圖中四個石頭盒子就是用來裝內臟用。

埃及國家博物館(下)—中東四國遊(25)

埃及國家博物館(下)—中東四國遊(25)

埃及國家博物館(下)—中東四國遊(25)

埃及國家博物館(下)—中東四國遊(25)

二樓走廊及樓梯間掛滿了古代莎草紙畫,大部分保存完好。紙莎草是一種類似蘆葦的水生莎草科植物,莖部富含纖維,把內芯剖為長條,排列整齊,連接成片就可造紙。紙莎草紙是古埃及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了紙張,人類文明便有了載體,有了我們瞭解古人的一個重要通道。

埃及國家博物館(下)—中東四國遊(25)

埃及國家博物館(下)—中東四國遊(25)

埃及國家博物館(下)—中東四國遊(25)

埃及國家博物館(下)—中東四國遊(25)

埃及國家博物館(下)—中東四國遊(25)

埃及國家博物館(下)—中東四國遊(25)

埃及國家博物館(下)—中東四國遊(2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