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人曾经富可敌国,比煤老板还富有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三毛游~

山西 | 这群人曾经富可敌国,比煤老板还富有

煤老板,不知从何时起,成了众人心中山西富商的第一印象。
其实,在煤老板之前,山西人就曾经出现过一批人,他们比煤老板更富有,甚至富可敌国、汇通天下。
他们,就是“晋商”。

山西 | 这群人曾经富可敌国,比煤老板还富有

平遥古城


千金之贾


什么是“晋商”?“晋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种是指山西从事商业工作、经营商品交易的商人。


因为山西是古晋国的封疆,简称“晋”,所以这些山西商人都被称为“晋商”。《辞海》中也有解释说:晋商俗称“山西帮”,也叫“西商”、“山贾”,有时也被叫做“中国旧时山西省籍的商人”。


另一方面,是专指古代晋国从事商品交易和经营商业的商人


在古籍《国语•晋语》中曾说:“(晋文公)轻关易道,通商宽农。”又说:“(晋都)绛之富商,韦藩木楗,以过于朝,唯其功庸少也,而能金玉其车,文错其服,能行诸侯之贿。”
这里讲的,就是当时古晋国的

绛商


山西 | 这群人曾经富可敌国,比煤老板还富有

太谷晋商合影


从记载里我们便可以看出,晋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成为工商业发达的诸侯国了。而且还出现“千乘之国必有千金之贾”的说法,商贾阶层也成为了晋商社会的上层人物。


可是,“晋商”这一社会群体,自古代晋国时期出现,经过了漫长的原始、半原始经营活动的艰苦岁月,直到明清两代才声名远扬。


山西 | 这群人曾经富可敌国,比煤老板还富有


当时的“晋商”做的是什么贸易呢?


他们主要

以山西富有的盐、铁、麦、棉、皮毛、木材、旱烟等特产作为商品输出,换来江南的丝、绸、茶、米,他们的销售范围遍及全国,成为了能与南方徽商相抗衡的晋商群体。


而到了清朝,“晋商”的货币经营资本就逐步形成了,不仅垄断中国北方贸易,而且还插足整个亚洲地区,甚至还将他们的触角伸向欧洲市场。


山西 | 这群人曾经富可敌国,比煤老板还富有

山西票号的汇票



是什么成就了晋商


为什么“晋商”能成为盛极一时的商人团体呢?
这和山西源远流长的商业文化脱不了干系。


“晋商”之所以能享誉一时,从源头上去追溯,则是由于文化的酝酿和驱动。通俗点说,就是如果没有深厚的、源远流长的山西商业文化积淀,就肯定不会有后来的商业繁荣,更不会有“晋商”的形成和崛起了。


山西 | 这群人曾经富可敌国,比煤老板还富有

平遥古城


那么,山西商业文化究竟是如何影响“晋商”的形成和崛起呢?


山西的商业资本开始的时间很早,为后来“晋商”的发展打下了夯实的基础。比如,被尊为商业鼻祖的陶朱公一一范蠡,以及与他齐名的猗顿,他们的商务思想与商业成就都与山西有着至为密切的关系。


此外,像是以“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而闻名的帝舜,在商业意识和财富认知上的创举;像用“轻关易道,通商宽农”而鼓励行商的晋文公,在通商管理和营商导向上的突破;像作为改革家魏文侯之智囊的段干木,在商业政策和经营推介上的贡献等,都是晋商所特有的地域文化根脉,同时又是华夏文明在其商业板块上的历史刻度。


可见,“晋商”所拥有的商业文化资源十分雄厚,他们的商业文化根脉可以说是全国之首、古今之冠了。


山西 | 这群人曾经富可敌国,比煤老板还富有

王家大院


不过,除了商业文化,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原因,那就是“晋商”重视文化教育


在晋商中,一门兼具商、官、儒,一人兼为学、仕、贾的现象极为普遍。

就是因为“晋商”在文化教育方面极其重视,虽说500多年间发家致富的晋商数不胜数,但其中却没有出现过一个不干涉文化与教育的晋商家族。


祁县乔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乔家创始人乔贵发卖豆腐走上发家致富之路,但他在文化上却有先天不足,通过后天补强的方式,乔贵发在经商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而且,以身作则要求自己的后代们也要勤学,在他的后代中那就更加有中举入仕的人才了。


山西 | 这群人曾经富可敌国,比煤老板还富有

乔家大院牌坊


到这里,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山西悠久而丰厚的商业文化对晋商形成与崛起所产生的积极效应和巨大影响了。



“善计”的山西人

山西人曾自豪的宣称:“凡是有麻雀能飞的地方都有俺山西人。”


从蒙古草原的驼队到扬州的商船,从福建武夷山的茶叶到莫斯科的皮毛,南起香港、加尔各答,北到西伯利亚、莫斯科,都能见到山西商人的身影。


山西商人究竟有什么样的商业智慧,能让“晋商”脱颖而出呢?


山西 | 这群人曾经富可敌国,比煤老板还富有

王家大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诚信。


山西人崇信尚义,早就名闻四海了。清代湘军的创办人之一,郭嵩焘曾说:“中国商贾夙称山陕,山陕人之智术不能望江浙,其推算不及江西湖广,而世守商贾之业,唯其心朴而心实也。”这段话说的就是山西和陕西两省人世世代代能经商致富的根本原因,只是因为他们诚信朴实而已。


山西 | 这群人曾经富可敌国,比煤老板还富有

影视剧中的日升昌


山西商人的重信义,梁启超先生也曾赞扬过:“晋商笃守信用”。从历史记录中知道,这种重信义,讲诚信的经商精神,还催生了一种特殊的结算方式——标期。


标期每季一期,到期结算旧账,再生新账,有欠有还,体现的就是商人之间建立的互相信赖关系。就像我们现在所说的“赊账”,如果你没有好的诚信记录,谁会给你赊?山西商人们也是如此,只要有人不能按期结算,便受到所有商号的指责,而且终止与他的一切贸易往来,让他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因此,晋商中“舞弊情事,百年不遇”。

除了对客户诚信之外,在选人用人方面,山西商人也有其独到之处


山西 | 这群人曾经富可敌国,比煤老板还富有

中国票号博物馆


学徒想要进入商号,首先要过“查三代”,就是要考察学徒人品以及其家族内三代中有无带有污点的人。过了“查三代”,还有更严格的面试、笔试、口才考试等着学徒。


如果学徒达不到要求,当家的就会用一种独特的规矩:要求学徒试穿创始人或东家的鞋子,如果穿不进去,就会被拒绝。为什么会有这种莫名其妙的规矩呢?

原来有些人的保荐人身份显赫,如果不合适直接拒绝怕伤和气,掌柜就安排人拿一双小鞋给他穿,并以穿不进鞋为由,体面地拒绝他入号。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穿小鞋?不过,这一点说明晋商对进人的要求非常严格,并不因保荐人的身份地位而有所通融。


山西 | 这群人曾经富可敌国,比煤老板还富有

清代晋泰银号的银锭


而在同行竞争中,山西商人秉着公平竞争的态度,让行业内的矛盾得以避免


仁中取利,义内求财,在处理义与利的矛盾上,山西商人是成功的典范。他们的秘诀就是公平竞争。历史上的山西票号,财大气粗,势力几乎左右全国的金融市场,但票号既不欺行霸市,也不以势压人,而是义中取利,同舟共济,互利互惠,尤其是对一些资金少、规模小的钱庄、店铺、典当、账局,他们不但不排挤,反而不时给予资金上的资助。

最后,就是山西商人的经营策略了:薄利多销,产销结合。

比如说,他们在内地采购草原牧民所需要的的服装、茶叶、布匹等商品,然后低价抛售,从而使销售量大增,利润也随之增加了。

而且,他们会深入了解各地的生活习惯、消费水平、市场容量等,以销联产、产销结合。


山西 | 这群人曾经富可敌国,比煤老板还富有


山多地少、天寒风烈的生存环境,让不少山西人背井离乡,踏上从商之路,同时也铸就了山西人勤俭刻苦、坚韧不拔的品质。


再加上以上所说的几点,山西商人在众多商帮行会中突围而出,登顶商门,造就盛极一时、富可敌国的晋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