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世界的另一個我,不知會過得怎樣?

編者注:真的只是巧合,在淘寶網上的跨次元合拍活動——“我和另一個我的故事”大熱之時,一本日本大獎推理小說《二重身》上市,如果用一句話表述這本書的話,沒有這句“我和另一個我的故事”更貼切的了。就用書評人TT愛手繪專門為這本書撰寫的這篇書評文章,告訴你“我和另一個我的故事”吧。

在佛洛依德的心理動力論中,本我,自我和超我是人精神的三個部分。“本我”(完全潛意識)代表慾望,受意識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識)負責處理現實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識)是良知或內在的道德判斷。

法條遙的這本《二重身》就是用推理懸疑的外殼探討了這個本我、自我與超我的關係。


平行世界的另一個我,不知會過得怎樣?

日本作家法條遙大獎作品《二重身》——我和另一個我的故事

書中的主角忍小姐是一個落魄的畫家。她幾乎沒有朋友家人,沒有正式工作,未來毫無希望。她的生活完全用一個字就可以形容,就是“喪”!

這個時候她即由一個組織,發現了自己有一個分身存在。這個分身不光和自己一模一樣,還有自己的記憶。但是這個分身完全不受自己控制,就像世界上的另一個我。

我們經常在科幻小說中可以看到一種說法,世界是由一個個平行世界構成的。

每個平行世界中都有一個自己,每個自己的命運都不同。

背景一樣,性格一樣的人是否會有不同的生活狀態?

法條遙的答案是:有的。

忍小姐的本體其實代表的就是她的“超我”和“自我”,她的“超我”是想改變自己的生活,成為一個職業畫家,“自我”面對現實的世界在努力中。

她的分身,也就是她的二重身,是忍小姐的潛意思,也就是“本我”,這部分本來應該是受到自我意識的遏制,但是不知出於什麼原因,跑出來了。雖然有她的記憶,她的焦慮,但明顯比本體更自由。

就這一點細微的差別,造成了本體和二重身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忍小姐參與的組織中,每個人都有本體與二重身。也就代表了本我與超我、自我的互相矛盾與爭鬥。爭鬥的結果,往往不是自殺就是被互相殺死。本體死了,二重身也就不復存在,是一個兩敗俱傷的結局。

為什麼本體與二重身不能夠互相幫助,互相容忍呢?

法條遙用了不同層次,不同職業,不同性格的人探討了這個問題。

為什麼“本我”與“超我”不能共存。很大的程度上是因為自己對於自己本身的慾望不能正視與寬容。

加納警官不能容忍二重身無意中破壞自己的工作。本質上是對自己錯誤的不可容忍。他把自己工作的不順利歸罪於自己的二重身,想抹殺了這個錯誤。他最後成功了,他消除了自己的二重身,好像消除了自己曾經的錯誤,但是同時也把自己殺死了。

御手洗巧(這個姓氏我覺得是對島田莊司的致敬)醫生的二重身是對自己所犯錯誤的贖罪和愧疚。最後他把自己的罪放下了,也就和自己的二重身和解了。和解的同時,他也得到了“超我”,也就是自己對於自己的道德審判。

主角忍小姐,是其中比較特殊的存在。她的二重身代表的是她對於超越現實生活的一種期望。從法條遙的字裡行間,能感受到忍小姐本體對於自己的唾棄。她不止一次稱自己7樓的生活,自己的畫是垃圾。

反觀她的二重身在八樓的生活,雖然平凡,卻充滿了生活的煙火氣和幸福感。她的“本我”獲得了“超我”想得到卻沒有得到的幸福和期望。甚至在“超我”最重視的事業上,也獲得了成功,一切都往本體最想要的方向發展。

作為讀者的我一度認為,就算真相揭露了,忍小姐也可以獲得自己想要得到的幸福生活。

但是法條遙對本我、自我與超我的關係的探討並沒有在這裡戛然而止。

當忍小姐知道自己的

潛意思所得到的的成就超過了自己的本體的時候。她並沒有感到一種慶幸,而是感到了羞辱和自我厭惡。

如果自己的“本我”潛意思輕輕鬆鬆就超越了自己,是否是對“超我”的一種完全否定?“自我”之前所有的生活,努力都變成了一場笑話。自己明明是真實生活的人,卻完全超越不了自己的潛意思。這時候明明應該是潛意思的“本我”,成為了限制“自我”的桎梏。

這個時候“本我”大獲全勝,“超我”一敗塗地,“自我”在其中已經完全無力迴天,忍小姐的潛意思和現實生活完全混亂,意識至此全部崩潰,除了自我消除,別無他法。

書中的飯冢先生和讀者都不能明白忍小姐最後的行為,明明唾手可得的幸福,她卻選擇了消除自我。

但如果把所有事情看成是“本我”和“超我”的爭鬥,那麼可以說這是小說必然的結局。

這本《二重身》是法條遙的代表作,一出世就獲得了第17回日本驚悚小說大獎長篇獎。這篇小說不僅是懸疑推理,也是科幻,是對人精神的探討。

整本書條理清晰,情節緊湊。雖然劇情十分的複雜,但是一路讀下來完全沒有晦澀的感覺。懸念環環相扣,是本十分優秀的懸疑小說。

在書封上,設計師用了鏡面紙做成了一面鏡子,看完書之後再看這面鏡子,你是不是也能在裡面看到自己的二重身呢?


平行世界的另一個我,不知會過得怎樣?

看完書之後再看這面鏡子,你是不是也能在裡面看到自己的二重身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