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做一個“自律”的人

自律,出自《左傳·哀公十六年》,指在沒有人現場監督的情況下,通過自己要求自己,變被動為主動,自覺地遵循法度,拿它來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自律是一個人的最高境界。

孩子,要做一個“自律”的人

近期,全國二十多個省已經確定了學生的開學時間,山東省遲遲沒有公佈,網課還得繼續上。網課的優點很明顯,停課不停學,既保證了安全,又保證了課程的學習進度,真是一舉兩得。反過來網課也有很大的弊端,首先就是教學質量,老師在教室講課和在網上授課不會有太大差別,但是學生的聽課質量差別就大了,因為網課不等同於上課,在教室上課,老師會管學生,學生髮呆走神老師一眼就能看出來。但是如果是在家裡上課,學生幹什麼,老師又看不到,怎麼保證學生真的認真聽課了呢?在老師看不到的那一邊,學生可能在聽課,也可能在玩手機、打遊戲、吃東西,老師管不著,也無能為力,所以學生聽課效率會直線下降。另外,很多家長為了讓學生能有個好的學習環境,一般會讓孩子自己一個人在房間學習,電腦,手機,遊戲無時無刻都在誘惑著他們,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這樣的時候就需要學生做到自律,特別是到了初三高三學習關鍵期的同學們,你的自律程度,你的學習努力程度,決定了你今後的命運走向,孩子們,讓我們堅守作息時間,多學習,多鍛鍊,多做家務,多孝敬父母,感恩社會。讓我們以網絡為紐帶,建立學習共同體,在老師的引領下,搞好自已的學習。

孩子,要做一個“自律”的人

我們堅信: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待疫情結束之時,以夢為馬,不負韻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