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零食變“毒品”,這些被央視曝光的毒零食,可別再給孩子買了

要問孩子最喜歡吃什麼?無疑,諸多孩子的回答都會是零食。作為成人,我們都知道,零食對孩子的成長髮育有害無利。可成人相對而言有自控能力,孩子就不一樣了,“有的吃”、“好吃”才是最關鍵的!

平民零食變“毒品”,這些被央視曝光的毒零食,可別再給孩子買了

先前,央視記者在河南開封市公園路附近,拍攝到一個畫面,學校門口有一個小賣鋪,裡面售賣著各式各樣的小零食。

放學之際,就是這個小賣鋪生意最火爆的時候,總能擠滿著顧客,而這些顧客比較特殊,幾乎都是小學生。

當記者買下其中一包辣條,準備離開時,竟然被店主奪回。面對如此過激的行為,自然引起了記者的疑惑。

為了瞭解真實情況,記者從包裝袋上找到了廠商,且在村民的引導下,來到了這間作坊。

平民零食變“毒品”,這些被央視曝光的毒零食,可別再給孩子買了

當記者進入作坊以後,又濃又嗆的辣條味撲面而來,滿地的粉塵與辣椒油、機油,水瓢更是結滿了汙垢,還未剪斷的辣條堆在地上,一旁更是擺放著“保鮮劑”、“防腐劑”、“增味劑”等十幾種添加劑……

吃過辣條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似乎味道真的挺不錯,但誰又能想到,竟然是用十幾種添加劑堆出來的味道。

更沒有人想到,辣味、鮮香味等等竟然是為了掩蓋原本快變質的麵粉……

辣條的售賣對象是誰?絕大部分都是正在成長髮育的孩子

平民零食變“毒品”,這些被央視曝光的毒零食,可別再給孩子買了

在後來的檢測中,實驗室檢測出辣條中大腸菌群總量超標,菌落總數是馬桶水的29倍,想到這,你還吃得下去嗎?

上網隨手一搜,就能看到網友們紛紛吐槽,“只是想試試味道,結果吃完幾包辣條,嘔吐、腹瀉全早上門!”

這主要是因為辣條中含有一種毒素,專業名稱為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要知道,就算是豬飼料,允許的添加量都不會導致中毒!

平民零食變“毒品”,這些被央視曝光的毒零食,可別再給孩子買了

其實,不止是央視,之前廣州市、深圳市、南昌衛視以及其他第三方測評機構都對周黑鴨、絕味鴨脖等做過檢測,得出的結論均是有安全隱患

同樣也是菌落總數超標,以此來作為判斷衛生程度與質量的標準,也是為了更好地提醒家長們,少給或不給孩子吃這些零食!

當初“試吃天團”以身試“毒”,在食用的當天就有人出現腹瀉、胃痛等症狀,儘管有人無礙,但也不能為其洗脫衛生堪憂的罪名。

平民零食變“毒品”,這些被央視曝光的毒零食,可別再給孩子買了

之所以不讓孩子吃這類食品,不僅是因為菌種超標,更因為超標。根據中國居民的膳食標準,18歲以上成年人的每日鈉攝入量為1500mg左右。

而幾個鴨脖下肚,基本都會超標,成人都會超標,更何況小孩子?

再加上小孩子的承受能力較弱,攝入過量的鈉會增加心臟負荷,引發心血管類的疾病,還會導致孩子的腎臟負擔加重。

平民零食變“毒品”,這些被央視曝光的毒零食,可別再給孩子買了

這兩年來,突然颳起了“堅果風”,各大品牌都打著“每日堅果”補充孩子一天營養所需的旗幟,越來越多家長也紛紛追求。

大家對堅果的第一印象就是低能量、高營養,再加上孩子又喜歡吃,除了價格高點,似乎挑不出毛病,作為孩子的每日零食,再好不過了,但真的是這樣嗎?

先前,食監局就曝光過某知名品牌的堅果系列黴菌超標。在專家的解釋中,我們瞭解到:

黴菌超標可能是在加工過程中原材料選取不合格,或是被黴菌所汙染,也可能是產品在儲存或是運輸途中被汙染。

當然,相比前兩者爆出的黑料,每日堅果要好太多了。

但是還是需要提醒家長們,並不是不建議家長們給孩子吃堅果,而是最好選擇安全的品牌,且以原味為主。

平民零食變“毒品”,這些被央視曝光的毒零食,可別再給孩子買了

因為現在不少黑廠商,為了降低成本,在原材料的選擇上都傾向於變質了的堅果,在後期製作中,加入辣味、蒜香味、五香味等等來掩蓋原本的不足!

孩子還在發育,最忌諱的就是營養不良、健康受到威脅。

很多家長說,孩子喜歡吃,我控制不了,不讓他吃,他自己有了錢也總是偷偷買。

其實,針對這種情況,家長們不如為孩子選擇購買放心的品牌,且靠譜的零食,又或者自己在家制作一些零食給孩子吃。

比起讓孩子吃堪比馬桶還髒的零食,自己動手雖然累點,但是太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