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Cultural Grandeur - Ancient Chinese Bronzes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中国青铜器是中国在夏商周时期的文化与科技的代表,具有特殊的社会地位,是森严等级制度的产物。中国青铜器最早从公元前五千年出现,到在汉代逐渐由铁器所取代,中国的青铜时代跨越了约三千年的历史长河。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 妇好鸮(xiāo)尊 - 鼎盛期·商代晚期


在国家博物馆在深圳博物馆举办青铜器特展「吉金铸史」之际,我们邀请您跟随SACA透过中国青铜器国之重宝,走近古代文明,走进神秘的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青铜器,是一种合金,原料以铜-锡-铅为主,古时称金或吉金,是重要的文物研究门类之一。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学者对其研究的侧重点不同,综观来说,不外乎五个关键字:形、花、铭、工、皮。以单字称名研究分类,颇有以往古器物学的意味。若以科学考古学视角来看,则分别对应造型艺术、装饰纹样、铭文书法、冶铸工艺、腐蚀机理五大研究角度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 龙虎纹尊 - 鼎盛期·商代晚期


「吉金铸史」展览把中国青铜器分为四个时期:


1. 育成期(夏代至商代中期,2100BC - 1300BC)

2. 鼎盛期(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1300BC -1100BC)

3. 转变期(西周中期至春秋早期,1100BC - 750BC)

4. 更新期(春秋中期至两汉时期,750BC - 300BC)


以此四期对展品进行宏观断代,意在引导观众不拘泥于朝代史,而着眼于青铜器自身的发展脉络。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观物亦如此。青铜器的发展史不同于朝代史,有其自身规律,故应把握其发展的几度波折。中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开始,历经夏、商、西周、春秋时期,大约经历了十五个世纪。春秋晚期是铁器时代的初期,但新的生产力时代到来并未导致青铜工业立即衰退,反而因生产技术普遍提高,促使青铜器冶铸再度绽放,因此战国时期乃至两汉时期,仍可见青铜器的辉煌。(文:深圳博物馆)


青铜器制作方法 (哈佛大学博物馆)


现代技术与青铜鉴定 (明尼阿波利斯博物馆)


地理分布

以黄河流域的河南、陕西为主地带的青铜器出土较早较多,一直被认为是青铜器造诣最高的地方;近年来不断在湖南、湖北、四川、江西等商文化的边缘或者不属于商文化的地区,也发现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部分青铜的造诣不亚于中原地区。


主要出土地:

河南安阳殷墟(商代后期)

陕西扶风、岐山周原遗址(西周时期)

湖南长沙宁乡炭河里遗址(商代后期至西周)

湖北随州擂鼓墩墓葬群(春秋时期)

江西新干商代大墓(商代后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商代后期)

四川成都青白江船棺墓群(春秋至戰國時期)


青铜器之最

→ 最具政治光环的青铜器 : 龙虎纹尊

中国国家博物馆“五大镇馆之宝”之一的「龙虎纹尊」,是商代晚期的作品,1957年于安徽阜南台家寺遗址(润河河道)出土。其地位在我国出土文物中独一无二,是价值连城的国之重器,宝中之宝。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龙虎纹尊」器腹“虎食人纹”装饰主题引人深思。 虎食人纹在鼎盛期较为流行,著名的司母戊鼎鼎耳外侧、妇好钺钺身均有发现。京都泉屋美术馆和巴黎赛努奇博物馆藏的虎食人卣,则是虎食人纹的立体化佳作。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除见于殷墟,在商文化影响下的考古学文化中也有发现。龙虎纹尊属于湘北地区的炭河里文化,而三星堆遗址发现的龙虎纹尊,属于成都平原的早期蜀文化,可见虎食人纹这一装饰主题传播广远。在时间上,虎食人的文化主题也有传承,至晚在山西浑源李峪村出土的春秋晚期青铜壶上仍有发现。 关于这一主题的人文内涵,因缺乏直接的文献证据,众说纷纭。东汉王充《论衡·订鬼篇》引《山海经》佚文,称古有虎噬鬼魅,借以震慑邪祟。此说与虎食人主题的纹样契合度较高,可能正是取意的来源。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这件作品被列入禁止出国展出文物,几乎从不露面,1970年乒乓外交时,「龙虎纹尊」由于级别太高,经过再三斟酌被替换下来,换上了同样在安徽出土的「饕餮纹尊」。饕餮尊虽然没有龙虎纹青铜尊珍贵,但其先后在日本、墨西哥、美、英、法、加拿大等国展出后,依然震撼了全世界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龙虎纹尊」高50.5厘米,口径44.9厘米,重约20公斤,是一件具有喇叭形口沿,宽折肩、深腹、圈足,体形较高大的盛酒器。因其主题纹饰有龙虎而著名。铸工极精,整体形成三层花纹。


1. 肩部以圆雕和浮雕相结合,塑造3条生动的蟠龙形象,龙身蜿蜒,龙首探出,额有双角,阔吻巨口,两眼大睁。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2. 腹部以三道扉棱为界,分隔3组相同纹饰,皆双虎食人之状。虎头居中,为高浮雕,左右两侧是虎身,为浅浮雕。裸体人头已被老虎含噬口中。圈足平雕饕餮纹饰,饕餮纹也称兽面纹。


这种纹样象征古代传说中一种贪食的凶兽饕餮的面形。龙虎尊的肩部饰以三条蜿蜒向前的龙,龙头突出肩外。腹部纹饰为一个虎头两个虎身,虎口之下蹲一双臂屈举的人,神情悲惧。人头衔于虎口之中。虎身下方以扉棱为界,饰两夔龙相对组成的兽面。


3. 圈足上部有弦纹,并开有十字形镂孔。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虎口衔人曾被认为是用来威吓奴隶、压制反抗,或认为奴隶主吃饱喝足之后,用欣赏虎食人的可怕场面来寻开心犹如古罗马奴隶主观赏奴隶斗兽一样,用来表现奴隶制社会的恐怖和压迫。对于这种传统的解释,另外一些考古学家则提出质疑,他们认为这应该是在表现一种巫术主题。


据专家介绍,前些年浙江省余姚等遗址出土一批原始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初期的文物,在几件玉琮、玉钺上,用微雕刻画有带冠神人蹲抱在虎头上的图案。这些形象应该说都是氏族的保护神。


为何国宝频现:神秘的“小润河”


2017年,在距离小润河200米的台家寺商代遗址,被确认为是商代早中期淮河流域的高等级聚落,台家寺遗址发现商代铸铜作坊、出土大量铜容器陶范,是在商代这一时期都城以外首次确认了铜容器铸造活动,也是商代两处都城以外发现陶范数量和铸造器类最多的。铜容器铸造技术,是商代最为尖端的技术。

台家寺遗址的考古发现打破了铜容器在夏商时期不能在都城以外制作的观点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 龙虎纹尊发现地点,与贵族居住区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 贵族居住区北部宫殿、仓库与铸铜作坊


→ 铭文最多的青铜器 : 毛公鼎

《毛公鼎》腹內鑄有32行、共500字銘文,是西周晚期一篇完整的冊命書。文中提到周宣王在位初期,想要振興朝政,遂命叔父毛公瘖(有一說是毛公歆)處理國家大小事務,又命毛公一族擔任禁衛軍,保衛王家,並賜酒食、輿服、兵器。毛公感念周王,於是鑄鼎紀事,由子孫永寶永享。(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 最早的“冰箱” : 曾侯乙冰鉴

这件湖北随县擂鼓墩1号墓出土的冰鉴,是一件战国贵族用来冰酒的器物。尊缶内装酒,鉴、缶壁之间的空间放置冰块,在春夏之季就可以喝到冰爽的酒,不仅是祭祀中一件重要礼器,也可算是世界上最早的冰箱。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 最早的土地「契約」: 散氏盘

散氏盘也称散盘,是西周厉王年间以块笵法铸造的青铜器皿,腹内铸有19行,357字金文,是中国最早的土地契约,书体也开草篆之先,占碑学体系重要位置,为晚清「四大国宝」之一。


散氏盘铭文记载夨(音“cè”)国侵略散国的田邑,后来议和,夨国割田地赔偿散国。和议时,夨国派15名官员进行土地的交割事务,散国由10名官员来接收,在周天子派来的史正仲农监交之下,两诸侯国订立协约,成立交田的正式契约,田界契约内容便铸刻铭文于盘内,成为宗邦重器。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 最大的青铜器 - 秦始皇陵铜车马

铜车马,1980年出土于陕西省临潼秦始皇陵封土西侧,现藏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史书曾有记载,秦始皇出游时这样的车乘有81驾,其盛况让人叹为观止。 铜车马共两乘,出土時已碎裂成三千碎片,共有七千个零部件。经考古人员历时八年复原,比例为真实车马的二分之一,均为双轮、单辕、前驾四马结构,所不同者为车的造型与功能。


一号车逆天玄机

其“逆天”之处在于圆形铜伞:伞柄中空,暗藏利器。柄底多机关,通过推拉组合,可灵活控制伞柄在十字底座上滑动,从而使得伞盖可以根据太阳方向的不同,调整合适的倾斜方位。不固定的连接使得铜伞打开机括后能取出,以其尖端插入土中,又可为歇息于野外路边的主人遮阳避雨。在有刺客袭击的时候,伞盖作盾,伞柄和内藏的利刃都可自卫反击。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铜车马一号车,名“立车”,又叫“戎车”、“高车”,车舆右侧置一面盾牌,车舆前挂有一件铜弩和铜镞。车上立一圆伞,伞下站立一名高91厘米的铜御官俑。铜车马二号车是四马鞍车,呈凸字形,分前、后二室,车舆上有穹窿形的椭圆形盖子,前室为御手所居,内跽坐一御官俑,后室为主人所居。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 最高的单件青铜器 - 三星堆青铜神树

青铜神树,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共有八棵,属夏代晚期青铜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86年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其中最大的一号青铜神树树干高384厘米,通高396厘米。


树干上有三层树枝,每层为三枝丫,枝丫端部长有果实,一果枝上扬,果上站立一鸟,两果枝下垂。在树桠和果托下分别铸有火轮。在树的侧,有一条龙援树而下,龙身呈辫索状马面头,剑状羽翅。从造型来看,该青铜神树应是代表东方的神木“扶桑”。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 最大的方罍 - 皿方罍

皿方罍(léi,全称:皿天全方罍),高84.8cm,器型硕大,雄浑庄重,雕刻精美,富丽堂皇,是中国商代晚期青铜器鼎盛时期的代表之作。器盖铸有“皿而全作父己尊彝”八字铭文,呈庑[wǔ]殿顶形;器身则铸有“皿作父己尊彝”六字铭文。


1922年出土于湖南省桃源县漆家河,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方罍中最大,最精美的一件,被称为“方罍之王”。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皿方罍的回家之路

皿方罍出土后便器盖分离,罍盖在1952年移交湖南省博物馆;器身则流落海外,曾入洛克菲勒家族收藏,又经卢芹斋、姚昌复、包尔禄、浅野梅吉等多位古董商及藏家之手,1950年代为日本藏家新田栋一收藏。2001年新田栋一家族交付纽约佳士得进行拍卖。上海博物馆、台湾知名藏家曹兴诚与其他外国藏家参与竞投,最后由法国买家以924.6 万美元竞得,创下当时中国青铜器的拍卖纪录。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2014年皿方罍现身纽约佳士得,国人发起“完罍归湘”行动,由湖南省委、省政府牵头,湖南省博物馆、企业界和收藏界代表组团赴纽约洽购,以5000万美金的价格,成功让皿方罍器身回归故乡。2015年,上海博物馆联合湖南省博物馆举办特展“酌彼金罍”,展出近百年来第一次器盖团圆的皿天全方罍,引起巨大轰动。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 最著名的青铜拍卖 - 藤田美术馆专场

2017年纽约佳士得举行了“宗器寶繪 ─ 藤田美術館藏中國古代藝術珍品”专场,这是一次极为震撼难得,具有极好传承和品相的中国青铜国之重宝拍卖。


藤田美术馆坐落于大阪市中心,为日本最重要的文博机构之一。美术馆于1954年落成,向公众展示实业家藤田传三郎 (1841-1912年) 与其子平太郎及德次郎庋藏之艺术珍品。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 商晚期 安陽 青銅饕餮紋方尊,3720万美金,2017纽约佳士得


藤田美术馆精选的青铜礼器之铜绿锈色、保存状况、型制及铸工,均为搜寻顶尖杰作的藏家所梦寐以求。出自商朝晚期的珍罕重要带盖青铜酒器「方罍」及「方尊」,为礼器中最为罕见的类型之一,此方罍及方尊状况绝佳,充分反映安阳时期登峰造极的铜器铸造工艺——安阳既是商朝都城之都 (古称殷) ,亦是该朝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此次专场里,一件“商晚期 安陽 青銅饕餮紋方尊”拍得3720万美金,创当时拍卖价新高。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 商晚期 安陽 青銅饕餮紋方罍,3384万美金,2017纽约佳士得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 商晚期 安陽 青銅饕餮紋瓿(bù),2712万美金,2017纽约佳士得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 商晚期 青銅羊觥(gōng),2712万美金,2017纽约佳士得


→ 新春最值得看的青铜展: 深圳博物馆“吉金铸史”特展

集合了国家博物馆70件国之重器,以造型艺术、装饰纹样、铭文书法、冶铸工艺、腐蚀机理五大研究角度

,展示了泱泱大国之赫赫宗源。


其中不乏前文提到的重中之重的「龙虎纹尊」,光是这件器物,就足以飞去深圳博物馆一趟。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这批国家博物馆的重器并不轻易示人,这次大规模的展出可以称得上是罕见之至。以下是此次展览的精品图片: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赫赫宗源:青铜器里的古代中国

结语


赫赫宗源,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青铜文化更为其中翘楚。中国古代青铜器造作历史悠久,尤以中原三代青铜器为世所重,不仅是先秦时期高超科学技术的智慧结晶,更是高度发达的早期中国礼乐文明的杰出代表。


从一件件的国之重宝中发现传统根源;从黑科技里找到文明与借鉴;从一件件的吉金器物里找到礼制;找寻泱泱大国的赫赫宗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