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壓模實戰案例:產品帶料點選擇,工藝分析有點出乎意料

模具設計不是“紙上談兵”,是需要真刀真槍實幹的。上篇文章我們提到一個實戰衝壓產品工藝。而且還給大家幾個料帶排樣類型進行選擇,這其實是降低了難度的。再來看看這產品、展開圖。

衝壓模實戰案例:產品帶料點選擇,工藝分析有點出乎意料

產品圖

衝壓模實戰案例:產品帶料點選擇,工藝分析有點出乎意料

展開圖

這個產品帶料點只能帶在兩側的平面位置,要找出這個並不難。難的是這個產品的排樣方

這個產品已經量產,技術要領已經不是秘密。在此小編就給大家來分析一下,正確思路。

有朋友說產品應該一出二“對排”,這種方案應該第一個被否決。因為產品比較大,而且成型相對較多,採用一出二會導致產品步距很長,進而導致模具太長。

其次,一出二會使產品料帶很寬,且無法保證有效送料定位而無法打出合格的產品。很難想象連送料都不對的料帶能打出什麼合格的產品。

衝壓模實戰案例:產品帶料點選擇,工藝分析有點出乎意料


斜排也是可以直接排除掉,因為產品帶料為兩側,如果採用斜排產品料帶就必須使用搭邊、降低了材料的利用率,而且斜排增加了模具調試的難度。綜合考慮,不是最優選擇。

最合理、最節約成本的工藝排樣方式應該是橫排,帶料位置也非常合適。具體如下所示:

衝壓模實戰案例:產品帶料點選擇,工藝分析有點出乎意料


這種排樣的優點是,能夠最大限度的提供材料利用率,無需使用搭邊,且帶料位置非常寬,不會存在強度問題。具體帶料、分刀如下圖示:

衝壓模實戰案例:產品帶料點選擇,工藝分析有點出乎意料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產品中間存在凸包,而帶料位置選擇在兩側時單邊卷圓、折彎成型,容易拉料,為了解決此問題。由於凸包無法作到仿形而抵消拉料力。因此,最好在帶料另外一側做假折,以保證、抵消拉料力。

排工藝需要非常細心的檢查,思考到每個環節,以保證從開始到最後不出現任何問題。其實,所謂經驗豐富的設計師,並不是別的什麼能力,而是判斷、預見性更強,知道會發生哪些問題,提前預防了而已。而這種能力並非一朝一夕就能獲得,需要經過實戰的洗禮。

衝壓模實戰案例:產品帶料點選擇,工藝分析有點出乎意料


附上此產品的模具總裝圖供大家參考,由於各種原因無法將圖檔分享給大家,實在是抱歉。但是,技術如同魔術,在表演的時候很有魅力,一旦被拆穿就會變得一文不值。所以,小編還是希望大家對技術保持一顆探討的心態,畢竟學無止境。

如果對於本文,你還有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歡迎評論或私信,我將第一時間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