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兒童注意力的遊戲有哪些?

小獅子啊


1、閱讀

給孩子講故事。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的語言及表情儘可能的誇張,引起孩子的注意。逐步培養孩子自主閱讀的習慣。愛好閱讀的孩子,注意力都不會太差。

2、投籃遊戲。

在投球的過程中,孩子注意力要十分集中,才能順利的投入籃筐中。

3、大西瓜、小西瓜的遊戲

當家長說大西瓜的時候,孩子就要用手比劃小西瓜的樣子,同時,當家長說小西瓜時,孩子就比劃大西瓜的樣子。培養了孩子聽覺注意力。

4、蘿蔔蹲

這種遊戲家裡只要有三個人就可以玩了。當說到哪種顏色的蘿蔔時,誰就蹲下來,這種遊戲口、耳、心並用,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

5、頭頂物行走

給孩子頭上放一物品,孩子在行走的過程中不能掉落,同時家長可以在孩子行走的過程中故意製造混亂。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效果,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不要過多的去打擾孩子,秉承不影響、不打擾的原則,保護好孩子的專注力。


兩草一根蔥


專注力小遊戲

牛和羊

訓練目標:快速反應能力,方向感

訓練方法:

1牛是朝右,雙手當牛角放在頭頂:羊是朝左,左手叉腰,右手鬍鬚;

2如果有需要變換方向必須同時變換指令和方向。

 

yoyoyo

訓練目標:快速反應能力、方向感、逆向思維

訓練方法:1.總結了往左傳的規律:拍右邊一彎腰一拍左邊,並由此推斷出來了往右邊傳的規律是:拍左邊一彎腰一拍右邊;

2. 從第一個被指定的人開始彎腰,兩邊的人用手在其背的上方拍兩下手。

   

 

傳棒

訓練目標:注意力穩定性、自我反省能力

訓練方法:屬於反應類遊戲,為防止掉棒需要注意的有:A:數1的時候是接棒,數2的時候是傳給旁邊的同學;B:拍的時候在自己手上多停止一拍、進行調整:C:筆到了自己的手中一定要握緊,不能攤開手:這個環節可以同時多支筆進行傳遞。

傳棒規律:往左傳:右手接左手傳;往右傳:左手接右手傳。

 

rall that bal

訓練目標:控制能力、自我反應能力、穩定性

訓練方法:總結了往左傳的規律:拍右邊一彎腰ー拍左邊。並由此推斷出來了住右邊傳的規律是。拍左邊一彎腰一拍右邊

從第一個被指定的人開始彎腰,兩邊的人用手在其背的上方拍兩下手。

 

拍3令

訓練目標:快速反應能力、數字感覺

訓練方法:跟“明7暗7”的要求一樣,從1開始數數,凡是和3有關的數字,3的倍數,都不能說出來,要用拍手錶示。這個遊戲比“明7暗7難度略大一些,因為和3有關的數字出現的頻率高,3,6、9、12、13,15、18,21、23等所以一不小心,就會中圈套,所以注意力必須得高度集中

 

Bingbang

訓練目標:思維反應能力、快速反應能力

BING BANG BING BANG BING BANG BANG

BING BANG BING BANG BING BANGBANG

BING BANG BING BANG BING BANG BING BANG BANG

訓練方法:遊戲的規律是三人一組,分別是1、2、3號,在唱到BING的時候是自己拍手,唱到BANG的時候兩個人對拍,對拍的順序是先1、2號對拍,3號拍腿;接下來2、3號對拍,1號拍腿:3、1號對拍,2號拍腿。最後一句多了一個BING BANG,3、1號對拍一次然後轉成1、2號拍兩次。



了凡育兒教育


一、先從遊戲入手

1、拼圖、下棋

讓孩子儘早學會拼圖,並逐漸增加拼圖的塊數;學習簡單棋類的玩法。

2、猜物

把幾種不同形狀、輪廓鮮明的東西放在袋子中,讓孩子去摸,然後提問孩子:“一共有幾樣東西?都是些什麼?你是怎麼知道的?”

3、什麼東西不見了

擺出幾樣東西,讓孩子看上1—2分鐘,再讓孩子閉上眼睛,拿掉其中的一個或兩個東西,再請孩子說說什麼東西不見了。(提示:可先從少數幾個東西開始,等孩子記憶力增強後,再逐漸增加東西的數量和拿掉的數量。)

二、從語言入手

聽故事

在講故事前,先向孩子提出問題,讓孩子帶著問題去聽,聽完後回答問題;還可以要求他在聽完故事後複述給你聽。

傳話

經常讓孩子做傳口信的人。“你去告訴爺爺,今天晚上9點,中央電視臺有他喜歡的節目。”從簡短的到長一些的句子。

學話

教孩子跟隨你說話,在完整地說一句話後,你說前半句,讓孩子說後半句。

三、從數學入手

1、找數字

讓孩子在紙上把大小不同、次序混亂的1—100的數字,依次找出並圈上。(提示:這個訓練可常做,每次記錄下時間,或跟家長比賽,增加訓練的趣味性。)

2、連圖形

讓孩子把1—100甚至更多的數字按順序連接起來,組成各種有趣的畫面。

四、從交往入手

小幫手

經常讓孩子幫助家長拿各類小東西,從一件到幾件不等,要求他在一次完成。“請幫我拿一個蘋果、一把小刀、一些紙巾和幾個牙籤。”

五、從聽、看入手

準備配有磁帶或CD的圖書,讓孩子先聽,再看圖書,理解其中內容。

這種圖書以聽為主,用圖書來加深理解,此方法對孩子將來進入學校學習有非常大的幫助。孩子在聽、看的過程中不僅豐富了知識、提高了對事物的理解能力,更主要地培養了孩子安靜、注意聽講的好習慣。

以下還有幾個訓練注意力的小遊戲:

1、玩撲克遊戲

可鍛鍊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快速反應能力。

取三張不同的牌(去掉花牌),隨意排列於桌上,如從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黑桃3,方塊5、選取一張要記住的牌,如梅花2,讓她盯住這張牌,然後把三張牌倒扣在桌上,由家長隨意更換三張牌的位置,然後,讓她報出梅花2在哪兒。如她說猜對了,就勝,兩人輪換做遊戲。隨著能力的提高,家長可以增加難度,如增加牌的數量,變換牌的位置的次數和提高變換牌位置的速度。

2、買些智力訓練的書,每天練習

一些鍛鍊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的圖文,如走迷宮,在一大堆圖中找某樣東西,找異同(同中找異,異中找同),比大小、長短,在規定的時間內把一頁圖中的物品記住,然後合上書讓她報出來等等。

時間不可過長,但往後可延長練習時間,一定要每天堅持練。做對給孩子紅五星獎勵或打分。


夢幻西遊忠實玩家


不集中注意力的原因有很多,讓我簡要介紹一些常用的訓練方法。但是家長們在使用前必須以專業評價為基礎接受訓練。否則會產生反效果。

訓練項目1:側面翻滾訓練目的:通過孩子的滾動提高觸摸感,身體協調訓練類別:前庭平衡感,觸覺訓練法:側面翻滾的訓練很簡單。讓孩子躺在床上或地上,雙手放在頭上,或者兩邊滾動。如果是已經熟練的孩子,可以加上枕頭和枕頭等柔軟的障礙物,讓孩子每次轉5-10分鐘左右,或者自己滾動。

訓練項目2:雙腿支架爬行訓練目的:提高肢體協調能力,加強溫情感,前庭平衡感調節訓練類別:前庭平衡感,感受感覺,觸覺訓練方法:使孩子雙腳,膝蓋不接觸地面,手腳交替移動的爬行孩子熟練地爬行後,提高孩子的爬行速度或在爬行路徑上安裝障礙,使孩子能夠橫向爬行,反向爬行也是有效的。每次訓練約5-10分鐘

訓練項目3:跪下訓練目的:提高視口調節能力,加強本體論和前情平衡感的調節。訓練範疇:前庭均衡角,體感訓練方法:跪下的方法很簡單。使膝蓋跪下,使上半身伸直,誘導孩子交替移動膝蓋。孩子做得好的話,可以添加障礙物、頭頂上的沙包等其他動作。每個練習大約需要5-10分鐘。

訓練項目4:趴著進行洗車訓練的目的:提高手的協調能力,增強本體感覺和前庭平衡感訓練類別:前庭平衡角,感受,觸覺訓練方法:扁平轎車是孩子們以前經常玩的遊戲。扁平的轎車對前庭感覺有很強的刺激作用。孩子用雙手支撐地面,然後父母抓住孩子的腳踝,抬起孩子的腿,讓孩子依靠雙手來回移動。孩子能做左邊的運動,父母就能增加訓練時間,增加障礙物,給訓練加重困難,讓孩子走上坡道或車道。每次練習5-10分鐘左右。

訓練項目5:青蛙跳躍訓練目標:加強前庭平衡和身材感,提高身體協調和下半身肌肉力量。訓練範疇:前庭均衡訓練,體感訓練,身體協調能力訓練。訓練方法:青蛙很簡單,大家都應該會做,主要能鍛鍊孩子的身體調整和下半身的力量。讓孩子把雙手向後仰,抬起頭,或者把雙手向上舉起來跳躍。孩子熟練後,可以訓練他落地聲音,使孩子能夠控制自己的力量,加強感受角度的感覺。每次訓練5-10分鐘。訓練項目6: 1腳連續跳躍訓練目的:加強前庭平衡和感覺,提高身體協調性,下半身肌力訓練類別:前庭平衡感訓練,動作能力訓練方法:讓孩子單腳站立跳躍,然後訓練左右腿訓練,促進孩子大腦雙側功能分化,鍛鍊孩子的前庭平衡能力。孩子熟練的話,可以提高難度、設置障礙物、在適當的距離圈住,讓孩子從一個車輪移到另一個車環。每個練習大約需要5-10分鐘。

訓練項目7:上坡爬行訓練目的:刺激前庭平衡和感受,提高身體和諧與四肢的合作能力,提高四肢的力量。訓練範疇:前庭認識訓練,體感訓練,肢體協調訓練,雙方功能分化訓練方法:讓孩子坐在地板上後,用雙手扶著地面,舉起臀部,離開地面。當孩子能用四肢支撐身體的時候,讓孩子輪流練習手腳。孩子能夠熟練地行走,會給孩子加重困難,在孩子走的路上設置障礙物,讓孩子避開障礙物,側身爬行,或者向後爬行。每個練習時間約為10分鐘。

訓練項目8:雙足鉗跳躍訓練目的:加強前庭平衡感和體感,提高身體協調、身體平衡、腿部之間的呼吸能力。訓練類別:前庭,感受,雙方功能分化訓練方法:將沙包、小球或其他柔軟的項目放在孩子兩膝內部,用力拉孩子的腿,然後拿著項目向前跳。每個練習時間大約為5-10分鐘。

訓練節目9: 2踢腿大長球訓練目的:提高前庭平衡感、身體協調和腳部配合力。訓練範疇:體感訓練,前庭均衡感訓練方法:讓孩子坐在地板上,將身體稍微向後仰,雙手向後仰,抬起腿,父母把大長球推給孩子,用孩子的腿用力推,把大長球還給父母,把孩子的背部伸直,控制孩子踩踏板的力量和方向訓練時間:每組10次,3-5萬億韓元。

訓練項目10:前輪訓練目的:加強前庭平衡感和感受感知,調整身體和提高腿部合作能力訓練類別:主體鏈式訓練,前庭平衡感訓練方法:前輪對孩子的前庭刺激比較強,沒有這樣做的孩子一般連嘗試都不會,所以需要父母的鼓勵。第一次開始訓練的時候父母要好好保護,在柔軟的床或墊子上滾動的時候尤其要好好保護孩子的脖子,孩子要用雙手扶著地面,用雙腳用力踩踏板,一隻手支撐孩子的腹部,一隻手保護脖子,完成打滾。滾動的焦點是木頭等。要注意不要直戳孩子的頭,滾動他。每組5-10次,練習2-3組。訓練項目11:毛巾卷訓練目的:訓練孩子本體論和觸覺,教育孩子觸覺敏感度的教育類別:感受感知,觸覺訓練方法:找到毛巾或床單,把孩子整個團團圍起來,開始捲起來的時候,孩子越來越緊,然後慢慢變成粗毛巾,用同樣的方法捲起來。然後輕輕按壓,用雙手輕輕摩擦孩子的每個部位,可以提高每個部位的觸覺感。每次培訓運營每5-10分鐘觀察孩子的變化,注意力。

訓練項目12:抓住腳踝的訓練目標:加強前庭功能,提高身體各部位調整能力的訓練類別:體感,前庭認知訓練法:確保孩子用雙手抓住自己的腳踝,防止膝蓋彎曲,然後直立行走。孩子熟練後,可以添加障礙物、沿著曲線移動、左右移動、向後移動等,控制枕頭和不移動自己的身體。孩子不靈活時,先抓住膝蓋,或者移動小腿。


可愛寶寶玩具屋


家長都很關心自己的孩子專注力好不好,但是,我們寶寶的專注力其實自身就具有,只是我們在養育的過程中,一些“愛”的舉動破壞了這一點。因此當孩子沉浸在他自己的思維空間的時候,父母應該給孩子留白,給他思考和沉澱的自由空氣,不要急於灌輸知識,不要強行闖入他的精神世界。

下面提供的這些遊戲,適合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在孩子玩的過程中,或者父母參與的過程中,希望爸爸媽媽們,給孩子獨處思考的機會,只有不被打擾的獨立思考能讓思維持續深入下去,專注力隨之形成。當孩子有需求的時候,父母再適當的引導和介入,才是最好的。

一般來講,學齡前兒童的專注力平均時長如下:

8~15 個月 :大概 1 分鐘左右

16~19 個月:30 秒~2 分鐘

20~24 個月:30 秒~3 分鐘

25~36 個月:2~10 分鐘

3~4 歲:3~15 分鐘

5~6歲:5~15分鐘

但每個小朋友的情況會存在一些不同。

如果孩子的專注時長,小於對應平均時間,媽媽們首先要考慮自己有沒有以下幾種行為,有的話需要及時修正。

1.當孩子正玩積木玩的很投入,家長時不時一句關心的話,會打擾孩子的專注力。

2.家長因為工作繁忙,放任孩子沉迷電子產品,使TA對其他事情失去興趣。

3.家長會對孩子指責,嘮叨,會讓孩子變得情緒化,內心不平和,做事難以集中精神。

1、複述遊戲

讓孩子看圖畫書15分鐘,或看一節完整的寓言動畫,立即合上書或在關上電視後,要求孩子按要求複述故事。為預防孩子摸準你的要求後,只看個梗概就走神,可靈活安排“複述”內容:可以提幾個主要問題;也可以要求孩子把剛看過的動畫形象畫下來;還可以一家人分飾其中的幾個角色。

2、尋找地圖

爸爸或媽媽讓孩子在地圖上尋找一個不太熟悉的城鎮。這張地圖,可以先從簡單的中國省份圖開始訓練,等孩子查找能力增強之後再找複雜的地圖進行訓練。這個遊戲能提高觀察時集中注意的能力。

3、玩撲克遊戲

取三張不同的牌(去掉花牌),隨意排列於桌上,如從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黑桃3,方塊5、選取一張要記住的牌,如梅花2,讓她盯住這張牌,然後把三張牌倒扣在桌上,由家長隨意更換三張牌的位置,然後,讓她報出梅花2在哪兒。如她說對了,就勝,兩人輪換做遊戲。隨著能力的提高,家長可以增加難度,如增加牌的數量,變換牌的位置和次數。這遊戲可鍛鍊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反應能力。

4、蘿蔔蹲

這個遊戲可以在學校裡面由老師組織玩。將孩子分成人數相等的三組,一組代表蘿蔔,一組代表蘋果,一組代表西瓜。老師喊口令:“蘿蔔蹲,蘿蔔蹲,蘿蔔蹲完蘋果蹲。”喊哪一組蹲,哪一組要快速蹲下。喊另一組,前一組的孩子要快速站起。未按口令動作的孩子算失敗。(也可以由孩子來發令)

5、大小西瓜

這個遊戲可以在學校裡面由老師組織玩。小朋友站成圈。老師指定一個孩子當排頭,說“大西瓜”,但兩手比成小西瓜的樣子;接著第二個孩子說:“小西瓜”,但兩手比成大西瓜的樣子,依次直到最後一人。這個遊戲有助於破除思維定勢和思維慣性。

6、反口令遊戲

爸爸或者媽媽說一個口令,孩子按照這個口令做出相反的動作。例如爸爸說:向前一步走,那孩子就要向後退一步。 孩子和父母輪流做,按照規定的時間計算各自正確的次數,也可設定一定的獎勵能增強遊戲的趣味性。這個遊戲既可以增強親子交流,又可以訓練孩子的聽知覺能力和反應能力。

7、多米諾骨牌

大約有七成“難以集中注意力”的孩子,通過多米諾骨牌的遊戲,其耐心得到長足的進步。

多米諾骨牌訓練其實是考驗孩子能將單一的動作堅持多久的一個訓練,對心神的專一、心神集中的持續時間,都是一個極好的練習。

不妨試試吧!提升孩子專注力,還能促使孩子對學習的“單調”產生耐受性。

8、指向型專注力遊戲

指向型專注力指的是孩子能將自己的專注力指向一個目標。例如課堂上除了老師講課的聲音,還有窗外的腳步聲、同學的討論聲,寶貝能夠將自己的聽覺注意指向老師講課的聲音,而忽略其他聲響。

如果指向型專注力缺乏的話,可以通過聽動反應遊戲來訓練。比如可以跟孩子玩這個遊戲:當寶貝在聽一段故事的時候,比如:小猴的農場里長滿了水果和蔬菜,有粉嫩的水蜜桃,綠色的西瓜,紅紅的蘋果,水嫩的鴨梨,晶瑩的葡萄……小動物們過來幫忙採摘,小豬幫忙摘葡萄,小兔幫忙摘鴨梨,小熊幫忙摘西瓜…寶貝如果聽到動物名字,就要拍一下手。藉助這種聽覺與動覺互動的遊戲,來幫助指向型專注力的提升。

9、選擇型專注力遊戲

選擇型專注力指的是,在眾多刺激目標中,選擇需要注意的目標。比如家長經常說小朋友看電視時,怎麼叫都沒反應。這其實就是一種選擇型專注力的缺乏,看電視佔據了孩子的全部注意,使孩子無法選擇注意其他信息。

面對選擇型專注力缺乏的兒童,可以玩“夾彩豆”的遊戲,給孩子一盤混在一起的紅豆、綠豆、黃豆,要求孩子將紅豆挑出到一個碗裡,綠豆挑到一個碗裡,黃豆挑到一個碗裡,如此反覆的訓練,能提高孩子選擇型專注力。

10、轉移型專注力遊戲

轉移型專注力指的是,我們完成一件事後,將專注力收回,集中到下一件要做的事情中去。

比如像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又要看課本、又要寫字、還要打草稿,寶貝必須在這些注意項目中做轉換,才能完成寫作業這項任務。再比如說課間休息後,要迅速安靜下來集中上課,但有的孩子卻沉浸在課間遊戲中,無法集中專注力。

當孩子缺乏轉移型專注力的時候,一般可以玩“多色串珠”遊戲,讓孩子串紅黃藍、綠紅藍的顏色組合,再慢慢增加顏色數量至4種、5種……通過這種方式,能讓孩子專注於看到或者聽到的事物,加以記憶、分析並作出適當的回應。

11、持續型專注力遊戲

持續型專注力指的就是孩子能維持注意力一段時間的能力。研究表明,孩子的專注力時長和年齡有很大關係,5--6歲時,約為10--15分鐘;7--10歲時,約為15--20分鐘;10--12歲時,為25--30分鐘。家長可以記錄完注意時長後做個對比,看家寶的專注力情況如何。

想提高持續型專注力的話,可以玩迷宮的遊戲,給一張迷宮圖和一支筆,讓孩子在5分鐘內從入口找到出口。通常專注力不佳的孩子很快會放棄,這時候就需要家長一起,帶著孩子觀察迷宮路線,或者用手指先畫一遍,之後再讓孩子用筆走迷宮。如此就可以訓練孩子持續型專注力。

12、分配型專注力遊戲

分配型專注力就是將注意分配在不同工作項目上,比如孩子在課堂上,需要一邊聽老師的講話,一邊看黑板上老師的板書,一邊做筆記,這就是一種分配型專注力的表現。

如果孩子的分配型專注力不佳,學習時總要一直盯著老師聽講,等老師講完再做筆記的話,這樣很不容易跟上課堂的進度的。

針對這方面專注力,可以和孩子玩“聽故事找詞”遊戲,念一篇符合孩子年齡的故事或寓言,比如烏鴉喝水的故事,一隻烏鴉口渴了,他在低空盤旋著找水喝。找了很久,他才發現不遠處有一個水瓶,便高興地飛了過去,穩穩地停在水瓶口,準備痛快地喝水了。可是,水瓶裡水太少了,瓶口又小,瓶頸又長,烏鴉的嘴無論如何也夠不著水。這可怎麼辦呢?。。。講完故事後,讓孩子數一數“烏鴉”這個詞出現了多少次,唸完後還要讓寶貝複述大概內容。剛開始玩,家長一定要控制難度,從少的詞語增加到多的,甚至一次找2、3個詞語。

13、按順序找數字(舒爾特方格)

這裡給大家介紹一種在心理學中用來鍛鍊注意力的小遊戲。

在一張有25個小方格的表中,將1-25的數字打亂順序,填寫在裡面(見下表),然後以最快的速度從1數到25,要邊讀邊指出,同時計時。

研究表明:7-8歲兒童按順序導找每張圖表上的數字的時間是30-50秒,平均40-42秒;正常成年人看一張圖表的時間大約是25-30秒,有些人可以縮短到十幾秒。可以自己多製做幾張這樣的訓練表,每天訓練一遍,相信注意力水平一定會逐步提高!

14、玩“開火車”遊戲

這種遊戲要三人以上,一家三口就可以完成,當然如果有爺爺奶奶或其他參加,那就更好了。為了敘述的方便,現以三人為例,方法是:三人圍坐一圈,每人報上一個站名,通過幾句對話語言來開動“火車”。

如,父當作北京站,母當作上海站,孩子當作廣州站。父拍手喊:“北京的火車就要開。”大家一齊拍手喊:“往哪開?”父拍手喊:“廣州開”,於是,當廣州站的兒子要馬上接口:“廣州的火車就要開。”大家又齊拍手喊:“往哪開?”兒子拍手喊:“上海開”。

這樣火車開到誰那兒,誰就得馬上接得上口。“火車”開得越快越好,中間不要有間歇。

這種遊戲由於要做到口、耳、心並用,因此能讓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時也鍛鍊了思維快速反應能力,而且這種遊戲氣氛活躍,能調動人的積極性,孩子玩起來,樂此不疲。

15、玩乒乓球干擾注意遊戲

本來一個人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就不容易,如果旁邊再有人進行干擾,你會覺得更難以集中注意。

和孩子一起玩乒乓球,讓孩子把球放在球拍上,繞桌子行走一圈,要求乒乓球不能掉下來。家長可以在旁邊搗亂,但不能碰到他的身體。比如一會兒拍手跺腳,一會大喊大叫,還一邊說“掉了!掉了!”

孩子可能忍不住會笑,但又不得不保持鎮定和集中注意力,繼續完成遊戲。

16、學播音

廣播、電視播送新聞時,他(她)說一句,你學一句,你嘴上學上句時,耳朵要注意下句,否則你就學不下去。每天5分鐘左右即可,連續一月,就能達到“跟得上”,到連續學10分鐘不錯5個字時,你的注意力的專注性就達到良好了。這種遊戲你在合格之後也最好經常“玩玩”,以訓練自己的大腦。

17、抄書

將你喜歡的書、報、刊上的好文章抄到一個專門的文摘筆記本上。剛抄之時,一次看的字數不得少於六個,以次增加,當你平均每次能看(記住)約十五個時,你的注意力的專注性已經訓練得很不錯了

18、夾彈珠

用一個小碗或者杯子,裝上彈珠,小朋友拿著筷子或者夾子把彈珠夾到另外一個碗裡,比如在指定時間內(一分鐘),夾起指定個數(十五個),遊戲過程中只能是筷子接觸到彈珠,其餘物品或參賽者身體不能接觸到彈珠。

19、吸管,剪刀和細繩

玩法:先用剪刀把吸管剪成小段,再用合適的繩子把它們串起來。

學習:使用剪刀,小肌肉運動技能,穿孔的動作。

可以給寶貝剪紙,要沿著虛線剪,然後拼圖的那種。這個穿孔遊戲的難點對於3歲多的孩子來講,在於剪吸管的那一環,穿孔的那個環節,相對簡單。

媽媽們,在跟還不會使用剪刀的寶貝玩的時候,可以把吸管先剪短一點,然後再慢慢增加長度。

20、水杯,篩子和海綿

玩法:用兩個水杯相互倒水,用篩子把水裡的豆子濾出來,用海綿把水盆裡的水吸到杯子裡。

學習:倒水的動作,篩子的使用方法,海綿的吸水特性。

這屬於蒙氏教具,杯子一開始可用一次性的小杯子,後來換成玻璃杯,海綿找一塊,剪成孩子喜歡的形狀即可。

21、切香蕉

玩法:撥開香蕉皮,在切板上把香蕉切成小段,香蕉皮和香蕉分別放在兩個小碗裡。

學習:生活操作,撥香蕉皮,切的動作,分類。

22、石頭畫

玩法:找一些石頭,洗乾淨後讓孩子給石頭上色,畫成孩子想畫的樣子。

學習:培養孩子想象力和藝術細胞。

出去沙灘等地方遊玩時,寶貝們總喜歡撿石頭,撿回來的石頭可以讓娃自己先洗乾淨,然後隨意塗鴉。既滿足了玩水的慾望,又滿足了繪畫敏感期的需求。

23、創意水槍畫

玩法:支起畫板,給水槍裝上有顏色的水,讓孩子對著畫板射擊,直到孩子玩累為止,一副美輪美奐的畫作就完成了。

學習:我覺得這個最重要是讓娃玩兒的開心,且高大上

24、拼貼畫

方法:從各種包裝紙和廢舊雜誌上剪下各種圖片和圖案,給孩子一個膠棒,可以一邊教娃事物的名字一邊創作拼貼畫。

學習:膠棒的用法,事物的名稱。

25、用豆子描繪圖案

玩法:媽媽在紙上畫出幾何圖形,讓寶寶拿豆子把圖形沿線擺出來。

學習:形狀與圖案,專注力。

26、畫在地上的迷宮

玩法:用彩色膠帶在地上貼出迷宮,讓寶寶轉圈圈走迷宮。

學習:身體平衡及邏輯思維能力。

27、彈珠數數

玩法:媽媽用彈珠擺上1-5的數字牌,讓她找出相應數目的彈珠放在下面。

學習:算術。

28、紙箱裡的藝術創作

方法:從各種包裝紙和廢舊雜誌上剪下各種圖

玩法:給寶寶用紙箱打造一個私人空間,再給他一盒水彩筆,讓娃自由發揮吧。

學習:塗鴉、創意

繪畫敏感期的孩子非常喜歡到處塗鴉,家裡的牆壁和各種傢俱幾乎都不幸罹難。而且這個階段的孩子,非常喜歡屬於自己的私密空間,畢竟處於自我意識敏感期,渴望獨立麼。所以,這個紙箱裡的藝術創作肯定極具吸引力哦!

29、沙灘尋寶遊戲

在沙堆中埋一些小玩具,給孩子一把兒童鏟,告訴她去挖掘和發現,看看能在給定的時間內找到多少玩具。用衣物裝扮玩偶或毛絨玩具的遊戲也需要孩子用他(她)的手和眼睛建設性地去完成一個任務。不僅需要很高的注意力,也需要手部肌肉的配合來鍛鍊手眼協調能力。

30、塗色遊戲

鍛鍊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手部精細動作和手眼協調能力。讓孩子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動動小手,比如給這幅《豬小妹一家》塗上你喜歡的顏色吧!



幼兒園老師李貓貓


您好,我是若一悅讀,很高興來回答您這個問題。

1.對於培養注意力有幫助的,首先當然是閱讀

如果一個孩子能一次性堅持閱讀(或者父母陪著閱讀)30分鐘,那麼上小學後對於一節課40分鐘的堅持就不會有太大問題;否則,將來上課、寫作業、解決作業難題時,都有可能出現不容易專注的問題。

2.對於培養注意力有幫助的益智活動:

搭積木,以及類似於積木之類的所有建構類玩具,包括磁力片,雪花片,拆裝玩具等等,都有幫助培養注意力的作用。因為要完成一個搭建作品,是需要專心專注,而且需要花費一段時間才能完成的。越複雜的建構類玩具所耗費的專注時間越長。

3.一些棋類遊戲

比如下象棋,下圍棋,下五子棋等等,這些都是需要專注才能完成的遊戲;因為一不專注就會被對手鑽了空子從而導致輸掉遊戲。

4.擊劍、乒乓球,羽毛球這樣對壘的的體育活動,也需要十分專注地完成,能幫助培養注意力。

5.各種幫助培養專注力的書籍,比如“找不同”的書,以及“圖畫捉迷藏”等等,需要很專注地在頁面上觀察和尋找才能完成任務的書籍,以及複雜的迷宮書等,網上有很多。

6.曾經看過一個觀點,意思是說,專注力不是需要培養的,而是需要維護/保護的,意思就是說,當孩子正在做某件事情時,不輕易打斷他,就是對他的專注力的最好培養和幫助。希望對你有所啟發哦!





若一悅讀


你好,培養兒童注意力的遊戲,其實有很多很多,在這裡我,我就先列舉兩個吧,我陪我們家寶寶在玩的時候呢,我都是和寶寶在玩,早球球的遊戲,這次先把球球放到桌子上,然後,要手拿起來,讓他看看嗯,我的哪一隻手裡有球球,另一隻手裡沒有球球,然後讓她的眼睛盯著我的手,我就拿著球球在這個手裡放啊,放放一下,兩個手裡放來放來放去,一開始的時候速度是很慢的,讓她一下子就能找到這樣呢,他覺得自己很棒,你願意和你玩下去,慢慢的呢,我們可以把速度放快一點嗯,偶爾猜錯也是沒有關係的,可以讓孩子下一次嘛,激勵孩子一下,把遊戲做下去,沾了她的眼睛,能盯住你15分鐘吧,這個注意力的遊戲時間可夠長的,不把孩子上幼兒園上課嗯,基本上都要注意力15分鐘都在15分鐘之內,才能上完這節課,還有一個遊戲,那就是我們玩那種撲克牌,把兩張撲克牌放在桌子上,然後看到讓他看到正面的畫面,你是兩張撲克牌,來回的轉,一開始先讓他看一眼,然後再扣回去,讓他找其中的一個,一開始的時候速度一定要慢,讓她一下子找到,這個注意力啦,就是讓孩子的眼睛盯著你的手,一般時間玩個十幾分鍾,是沒有問題的,這樣孩子的專注力能在保持,在15分鐘就可以了,一般幼兒園或一年級上課基本上都在15分鐘之內,老師就能能把重點講完,這樣能保持著15分鐘孩子上課根本就沒有問題了


醜得經典瀟


這個遊戲簡單[呲牙]紅黃牌

時間:5分鐘 道具:紅牌、黃牌

遊戲操作:兩人並排站立,聽意思舉牌

大人說:舉起紅牌——舉起紅牌

大人說:放下黃牌——放下黃牌

大人說:不要放下黃牌——舉起黃牌 放下紅牌

大人說:不要不放下紅牌——放下紅牌

大人說:不要不舉起黃牌——舉起黃牌

大人說:舉起黃牌——舉起黃牌

大人說:不要放下紅牌——舉起紅牌

大人說:不要不放下黃牌——放下黃牌

大人說:放下紅牌——放下紅牌



西蘭花


心理學研究發現,不同年齡的兒童注意力持續時間不同,下面就分不同年齡段介紹一下培養注意力的遊戲。

0-1歲

1.藏貓貓:寶寶坐在媽媽懷裡,爸爸找東西遮住自己的臉問寶寶“爸爸在哪?”當寶寶尋找時,爸爸迅速拿掉遮擋的東西對寶寶笑。也可以家長和寶寶調換,讓寶寶把自己藏起來。

這個階段的寶寶,注意力記憶力都很短,讓寶寶明白不在眼前的事物並不等於不存在,是寶寶發展的一個里程碑。經常玩這個遊戲,還能提高寶寶玩遊戲的持久度。

2.面對面說話:媽媽讓寶寶注視著自己的臉,輕聲慢語,多用重複的詞和寶寶說話。可以指著自己和寶寶說“我是媽媽,媽~媽~”,然後指著爸爸說“這是爸爸,爸~爸~”。

媽媽重複的語言,適當停頓和緩慢的語速都有利於寶寶去確認、分析和記憶,也能通過這種遊戲讓寶寶專注於和媽媽互動。

3.眼隨手動:家長可以在手指尖塗上不同的顏色或者畫上不同的表情,用各種誇張的動作吸引寶寶的注意,當寶寶看向手指之後,動動手指,寶寶的視線也會跟著動。

視覺訓練會讓大腦皮層形成更多的視覺記憶,從而促進專注力的發展。

4.照鏡子:媽媽和寶寶一起面對鏡子,媽媽先張嘴,讓寶寶指出鏡子中的媽媽,寶寶指對之後媽媽一定要擁抱或者親親寶寶給他鼓勵;然後讓寶寶對著鏡子張嘴,並指出自己。

這個遊戲可以幫寶寶逐漸意識到自我的存在。

5.找找球在哪:媽媽在寶寶看不到的位置叫寶寶的名字,吸引注意以後,把小球滾到寶寶面前。開始,球的速度要慢一點,容易讓寶寶的目光追隨到。然後,變換不同的位置,讓小球滾出來。小球的顏色要選擇比較鮮豔的,容易被寶寶注意到。

寶寶的目光隨著球滾動的軌跡移動,寶寶還會對球的運動軌跡進行預測,有助於提高寶寶的注意力和目光追隨能力。

1-3歲

1.夾豆子:找一些不同種類的豆子,像黃豆,花生,黑豆等,讓孩子用筷子或夾子把豆子分類夾到不同的碗中。

這個遊戲對孩子來說,非常有難度,能很好的鍛鍊孩子的注意力。

2.串珠子:用線把珠子串在一起,開始不要給孩子太多珠子,要循序漸進。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選擇不同孔徑的珠子和軟硬度的繩子,調整難度。

串珠子是提升專注力的經典遊戲,同時還能鍛鍊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

3.指令遊戲:讓孩子按照你的指令行動,比如,向前走,向後走,變高,變低等。也可以做與指令相反的動作,比如說向前走,孩子就後退。

指令遊戲能有效鍛鍊孩子的抑制能力,好的抑制能力是提升專注力的重要部分。

4.大家來找茬:找兩張有些許不同的圖片,讓孩子找不同。開始的圖片要簡單不同處要明顯,後面再逐漸增大難度。

孩子聚精會神的查找是鍛鍊注意力的好機會。

5.剝雞蛋殼:媽媽先給孩子演示一遍如何剝,再給孩子一個煮熟的雞蛋,從敲碎雞蛋到剝掉所有殼全部讓孩子獨立完成。

剝雞蛋的過程中,孩子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雞蛋上,這樣的生活實踐,不僅能提高專注力,還能鍛鍊手指的精細動作和手眼協調能力。

6.傳話:媽媽悄悄對孩子說一句話,然後讓孩子告訴爸爸。悄悄話的內容和長度要不斷進行變化,調整難度。

年齡小的孩子,需要很專注的聽才能記住家長的悄悄話,遊戲還能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

8.猜樂器:給孩子展示幾樣樂器,並分別奏響它們,讓孩子熟悉每種樂器的聲音。然後矇住孩子的眼睛,演奏其中一種,讓寶寶猜樂器名稱。樂器的種類可以隨孩子年齡的增長來增加,調整難度。

孩子需要專心投入才能準確記住並分辨出樂器的聲音,所以很鍛鍊寶寶的注意力。

3-6歲

1.剪紙:對這個階段的孩子來說,使用剪刀一直是挑戰和吸引力並存的事。家長在白紙上畫出不同的形狀和線條,讓孩子用安全剪刀剪。可以根據孩子掌握的靈活程度調整線條的難度。

2.接數字:孩子能比較流利的數數以後,家長先說出幾個數字,孩子接著說一樣多的數。家長說1、2、3,孩子要說4、5、6;家長說7、8,孩子要說9、10。

在鍛鍊專注力的同時,還能讓孩子學會更多的數字。

3.說哪指哪:家長和孩子面對面,家長一邊說“鼻子”、“眼睛”、“耳朵”、“嘴巴”...一邊指向自己的對應部位,讓孩子也一起做,比比誰速度快,對的多。隨著熟練度的加強,可以加快速度。

這個遊戲會在高度興奮中凝聚孩子的注意力。

4.猜球遊戲:準備兩個一樣的紙杯和一個球,將球放進其中一個杯子裡,適當變換紙杯的位置,讓孩子猜小球最終在哪個杯子下。

這個遊戲可以很好的鍛鍊孩子的觀察力和記憶力。

5.圈字遊戲:家長在紙上寫出一長串數字,一式兩份,家長和孩子同時比賽,看誰又快又好的做完。

1.圈出數字6:46768742684565753683

2.在兩個連續相同的數字下劃線:466885669854535856


o每日親子游戲o


陪伴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但是由於肩負著生活的重擔,很多家長往往只顧及到孩子的物質生活,而卻忽視了他們真實的內心想法。的確,父母作為孩子聯繫世界的第一人,陪伴的質量能夠決定孩子自我認知的最終形成。但其實,並非是陪伴本身所起到的作用,而是在家長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將愛和溫暖等積極能量傳遞給孩子,讓他們能夠感知並學習該如何去和他人,和世界相處。

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陪伴的重要性,但是卻無法做到,或者是忽視了陪伴的本質為何。有的家長一週有五天陪在孩子身邊,但是孩子卻還是會有抱怨,為什麼呢?"因為媽媽就是個十足的手機控,她坐在我旁邊就只會玩手機,不跟我說話也不陪我玩遊戲。"這種現象並非在如今的家庭中並不少見,它還有一個名稱叫做:隱性失陪。

陪伴是越多越好嗎?陪伴在精不在多,“高質量陪伴”才是關鍵

"隱形失陪"看似家長陪在孩子身邊,但實際上他們的心思卻專注在其他事情上。比起缺乏時間陪伴孩子,"隱性失陪"或許更需要引起家長們的重視。陪伴是越多越好嗎?實則不然,寸步不離的陪伴也會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陪伴最重要的是在精而不在於多。"高質量陪伴"才是最關鍵也是孩子最必不可少的成長需要。

在孩子三歲之前,請給予他們貼身的陪伴。

很多家長應該聽說過一句老話:一歲前不離手,三歲前不離眼。講的就是孩子在三歲之前,家長貼身陪伴的重要性。從孩子的年齡發展階段,我們也可以認識到一下幾個重要的階段。

首先是"口欲期"一般出現在孩子0到1歲的階段。在這個年齡階段孩子喜歡抓到什麼就往嘴巴里塞。這時候在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之餘,家長就要尤其保障衛生和安全。

其次是"細節敏感期"也就是孩子1到2歲時出現的一個時期。在這個年齡階段,他們會擅長髮現細節,這時候家長的引導對於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和肢體協調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這個階段也是孩子語言爆發的階段,親子之間的多交流對於開發孩子的語言功能也具有重要作用。

再者,當孩子處於2到3歲的階段時,他們就會進入一個"執拗期"也可以說是幼兒叛逆期。這個階段的孩子隨著自我意識的形成,會變得越來越有主見,在生活習慣上尤其想要自己做決定。這時候家長的陪伴可以幫助孩子建立一個更加有序的成長環境,這對於孩子的成長也具有十分有利的作用。

因此,在孩子三歲之前,多給予孩子貼身的陪伴。有句話叫做三歲定終身,也正是說明了這個年齡階段對於孩子的重要性。而所謂貼身陪伴也並不是意味著家長需要二十四小時守在孩子身邊,陪伴的關鍵在於互動和交流而並非時刻依偎在一起。單一的陪伴反而容易造成孩子形成俄狄浦斯情結,即產生過度的依賴心理,這對於孩子的成長反倒會造成不良影響。

孩子三歲之後,請減少寸步不離的陪伴。

為什麼說孩子三歲之後就不需要家長寸步不離的陪伴呢?一方面,孩子在這個階段會開始有自己的朋友,自己的交往圈,甚至是開始出現了自己的小秘密。另一方面,在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獨立意識正在慢慢形成,他們漸漸會擁有自己的三觀想法。因此從三歲開始,家長們需要給予孩子多一些思考的獨立空間,以及引導孩子進行獨立思考的意識。

陪伴是越多越好嗎?陪伴在精不在多,“高質量陪伴”才是關鍵

這時候的陪伴更應該是"守望式陪伴"。將現實陪伴的重心向心理陪伴靠近。給予孩子內心足夠的安全感,實際上就是最好的陪伴了。就好比媽媽在廚房做飯,而孩子在客廳玩耍,當他扭過頭就能夠看到媽媽時,他的內心就會感到心安,覺得有安全感,從而安心玩耍。

陪伴時間的長短和孩子的身心發展並沒有絕對的關係。早在美國一本雜誌的研究中就已經證明了,陪伴時長與孩子未來的發展是絲毫沒有關係的。反而,當家長們在焦慮的狀態下陪伴孩子反倒會給孩子造成負面的影響。因此,陪伴的質量決定陪伴的最終結果,"高質量陪伴"才是每一位家長應該學會的正確教育。

陪伴時間不夠,家長可以通過這幾個方面進行"高質量陪伴"。

很多家長由於工作原因,對陪伴孩子感到有心無力。不妨試試這幾點,在有限的時間中,將陪伴發揮出最有效的作用。

1、注重對孩子心理的陪伴。

陪伴兩個字的核心在於"互動"。這強調的是實際上是注重對孩子心理的感知。而明白這一點,即使不在家,也可以很有效地陪伴孩子。朋友在外企公司上班,三天兩頭出差是常態。但是她和剛滿四歲的兒子卻沒有因此而疏遠,反而感情比那些天天待一塊的母子還要好。朋友說,她每到一個地方,第一時間就會打電話給兒子。看到有趣的東西還會拍視頻給他看,然後開心地和兒子互動。

陪伴是越多越好嗎?陪伴在精不在多,“高質量陪伴”才是關鍵

就好比在路上看到一條狗,她也會拍視頻問兒子:"你看,它像不像大頭。好像大頭比較可愛是不是,你今天給大頭餵飯了沒有呀……"就這樣,母子之間一來一往地分享著日常,即使不在身邊,朋友也能知道兒子身邊發生哪些有趣的事情。有時候兒子甚至還會跟她分享小秘密。

2、擁有"優質時間"很重要。

心理學家大衛·帕爾米特曾經說:父母至少每週需要給孩子準備一個小時的特別時間。這實際上就是我們所說的"優質時間"也就是特意安排的能夠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