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網”“深網”如何進入暗網深網網絡

“暗網”“深網”如何進入暗網深網網絡


在國內很火的:“深網”“暗網”是什麼?可以進入嗎?
我告訴你們吧,很多都進過,別看,說的就是你。
你們上過草 榴嗎?恭喜你,你用過最淺的深網之一了。【我不知道什麼是草-榴,我也沒上過,不要問我地址,我什麼也不知道】
嚴肅向:很多人說草榴不算深網。但實際上它以前確實具有深網應有的所有條件,其實就是一條——不被搜索引擎索引。注意深網和暗網的區別,暗網是不能直接從互聯網訪問的。
注意:在本文最後有教你如何進入暗網,如何進入深層網絡。【PS:我沒有試過,我也沒進過,本人可不對可靠性負責,方法是在一個黑客論壇上覆制的,有問題不要找我!】
暗網是指互聯網上的內容,不屬於網絡的表面,這是搜索引擎索引。據估計,暗網是大於幾個數量級表面網站。

“暗網”“深網”如何進入暗網深網網絡


起底:《紙牌屋》中的“暗網”

《紙牌屋》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句臺詞——“深網論壇”,相信引起了多數粉絲的好奇,過著互聯網生活的我們,每天有多少時間都得依賴著互聯網,但又有多少人“深網”這樣的一個神秘東東?“深網”到底是什麼?今天,我們來幫您揭開“深網”迷離而又神秘的面紗……

“暗網”“深網”如何進入暗網深網網絡

“深網”在國內一般被譯作“暗網”,是指互聯網中無法被搜索引擎抓取到的那部分網絡。(但其實現在谷歌上已經能搜到一些暗網裡比較有名的站點地址了,只是需要用特定的軟件訪問)。這部分網絡中人氣比較高的是 Tor(洋蔥網絡,The Onion Router)。

Surface Web與Deep Web(暗網)

SurfaceWeb指存儲在Web空間、由超鏈接連接起來的網頁、文件等資源,一般來說通過超鏈接就可以訪問這些資源。這裡所說的Surface Web是指傳統網頁搜索引擎可以索引的Web,以超鏈接可以到達的靜態網頁為主構成的Web。

DeepWeb指那些存儲在網絡數據庫裡、不能通過超鏈接訪問而需要通過動態網頁技術訪問的資源集合。網絡數據庫包括搜索引擎數據庫、在線專業數據庫及站內搜索數據庫,統稱為可搜索數據庫(Searchable Database)。

“暗網”“深網”如何進入暗網深網網絡


怎麼通俗的理解“暗網”

“深網”指谷歌等搜索引擎不去搜索或無法搜索的所有網站和數據庫,其信息量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同時,它還有一大特點:完全匿名,將你與現實世界裡的身份徹底分離。而要想進入“深網”,只需花不到三分鐘下載並安裝一個免費軟件即可。“深網”本身並不違法,絕大多數使用者也非罪犯,但其匿名特質一旦被犯罪分子利用,尤其是與虛擬電子貨幣“比特幣”相結合後,極易成為“罪惡天堂”。

“暗網”是一個潛在的夢魘,是竊賊、兒童色情產品經銷商、人販子、假幣制造者、刺客、出賣國家情報者的樂園。十年前,美國政府打造了一個完全私密、匿名的網絡空間。如今,它成了毒品交易、兒童色情、偽造身份等非法活動的“罪惡天堂”。在這個網站上,人們可以自由交易各種非法商品:毒品、假身份證、煙花、盜版軟件等,卻不必擔心被追蹤,因為“絲綢之路”位於互聯網上一個鮮為人知的領域——“暗網”。一些檢察官和政府機構認為,“絲綢之路”只是冰山一角,“暗網”是一個潛在的夢魘,是竊賊、兒童色情產品經銷商、人販子、假幣制造者、刺客、出賣國家情報者的樂園。

“暗網”的由來

1996年5月,美國海軍研究實驗所的3名科學家提交了一篇論文,題目是《隱藏路徑信息》,提出打造一個系統,讓使用者在連接互聯網時不會向服務器洩露身份。他們稱之為“洋蔥路由”,因為保護數據的密碼像洋蔥一樣層層疊疊。2003年10月,這一想法開始正式實施。系統最初被命名為Tor,是“洋蔥路由”英文首字母縮寫,後被“暗網”所取代。它的設計高度精密,以至於設計者本人都無法摧毀它。美國政府為何要建造這樣一個系統?原因很多。警方可以通過它調查非法網站而不打草驚蛇;軍方和情報機構可以進行秘密聯絡;國務院可以培訓國外異見人士……Tor目前由一個非營利組織運作,得到谷歌(微博)、奈特基金會等贊助。但直到2011年,其60%資金仍來自美國政府。然而,“暗網”建立不久就走向“墮落”。2006年初,一個名叫“農貿市場”的網站開始出售大麻和克他命。“暗網”不僅是毒品的“窩點”,還是極端分子的聯絡站、垃圾郵件的生產基地、武器交易站、兒童色情網站……

Tor 網絡

Tor網絡可以由 The Tor Project 提供的軟件TOR 訪問。(訪問 The Tor Project 的官網以及Tor 網絡本身都需要 VPN;TOR 這款軟件最初由美國海軍開發。)Tor 網絡上面有許多可能非法的交易網站,比如銷售半價的蘋果設備,出售信用卡賬戶信息、Ebay賬號,甚至還有槍支武器、處方藥品、毒品(這兩項的市場最大,一般都有非常詳細的品種分類,飛行員們,cheers =P),你甚至還可以看到僱兇殺人的...... 一般通過比特幣交易。

Tor的網絡是完全匿名的,比特幣也是匿名的,交易信息他們會用 PGP 加密所以也可以保持匿名。Tor 網絡裡有一些索引性質的網站,比如人氣比較高的 The HiddenWiki(這個站點就可以在Google 上搜到地址),上面列出了一些經常被訪問的可靠的交易網站,也列出了一些 scam 網站,所以可靠性看似有一些保障。

Tor上的內容也是五花八門:

比如ButteryBootlegger,主要是廉價出售一些“很奇怪渠道“的商品。還有其他一些網站許諾“不正當金融服務”。用比特幣收費。

比如著名的XX路是販賣某種XX物品的東西。

比如HiddenWiki相當於這個世界的58同城.

比如Anti-Facebook是一個匿名社交網站。

比如HiddenBlog有很多神棍在匿名寫內容。

“稜鏡”項目與Tor

“稜鏡”項目揭秘者斯諾登洩露了一份美國國家安全局2012年6月的文件,題目是《Tor糟透了》。文件講述了國家安全局在摧毀Tor過程中遭遇的種種困難,並明確表示:“我們將永遠無法破解所有Tor用戶的真實身份。”也許,Tor之類的系統不會消失,因為人們總是受困於兩種追求之間:一個是可以匿名的網絡空間,這是網絡的初始形態;一個是秩序井然的牢籠,這是網絡的發展趨勢。正如烏布利希的落網雖令“絲綢之路”遭遇重創,但眼下已有東山再起的苗頭。

“暗網”“深網”如何進入暗網深網網絡


為什麼搜索不到?

因為為了避免爬行器會陷入巨量動態網頁庫而浪費網絡帶寬資源和存儲資源,以及目前的技術還無法發現潛藏在網絡數據庫中的信息,所以傳統搜索引擎,比如Google、百度等網頁搜索引擎,一般只索引Surface Web中由超鏈接可以到達的靜態網頁、文件等資源,卻不索引或很少索引Deep Web中的資源。

絕大多數深層互聯網的信息都非常乏味。主要都是些原始的、沒有經過解析的數據和超級鏈接。數據庫亂成一鍋粥,或者乾脆全部都是私人權限。。所以不要以為”深層網絡“有多麼精彩。

而其中易於瀏覽的部分,叫做”深層互聯網“,其中最容易進入的,就是Tor網絡的洋蔥互聯網。。

Tor是如何工作的

如圖,使用Tor匿名上網的流程。互聯網使用者想要隱藏其網絡活動,首先使用者會先安裝Vidalia之類的Tor程序或瀏覽器套件才能訪問Tor服務,設置瀏覽器使用Vidalia(或其他)源進行代理連接,使用者除了可能會感到一些延遲以外,可以正常的進行任何操作,在幕後,是通過非常複雜的協議,隨機選擇一條路徑通過一系列的Tor節點,返回到使用者,而在協議中,使用者也被看做是一個Tor節點,通過隨機的一系列的節點跳轉,加密信息在路由器間層層傳遞,最後到達“出口節點”(exit node),明文數據從這個節點直接發往原來的目的地。對於目的地主機而言,是從“出口節點”發來信息,以隱藏真正的使用者身份。如果有人想要獲得使用者身份,得到的將是出口節點的ip地址。

介紹幾個你找不到的“暗網”

The Hidden Wiki (THW):注意其.onion地址也表明了其是一個深網站點。

Silk Road:一個自由交易各種非法商品:毒品、假身份證、煙花、盜版軟件等的黑市。

(點擊切換版式)

Black Market Reloaded (BMR),在SilkRoad的創始人宣稱禁止銷售“任何旨在傷害其他人”的產品後建立,是出售武裝如槍械炸藥,以及販賣人口和賣淫的黑市渠道。

Assassin’s Marketplace,很可怕的網站,使用比特幣懸賞目標暗殺的網站,殺手接下任務後會提供證明成功暗殺目標並得到賞金。

ContractKiller,專業的殺手門戶,只要目標在16歲以上,不是世界上任何圈內排名前10的人物,都有價格。像CK這類網站同樣提供僱傭各類專業人士服務,包括前特種部隊,傭兵隊伍,黑客。如圖,一隊與CK簽訂協議的法國僱傭兵。



隱匿的“暗網”帝國


“暗網”“深網”如何進入暗網深網網絡


2013年10月1日,一個高大瘦削的男子出現在舊金山公共圖書館的格林分館。他今年29歲,在舊金山跟人合租了一間房子。他的室友跟他並不怎麼親近,只知道他叫約什·特雷,是一名外匯交易員。他看起來非常普通:高大,瘦削,頭髮亂糟糟的,就像一箇舊金山街頭隨處可見的普通男子。但當他打開電腦,登上這裡的免費無線網之後,數個身著便衣的FBI(聯邦調查局)探員就從旁邊竄了出來並抓住了他。

原來這個約什·特雷的真名叫羅斯·烏爾布萊特;他當然也不是什麼外匯交易員,而是一個活躍的網絡積極分子。FBI相信,他的網名叫“恐怖海盜羅伯茨”(Dread Pirate Roberts),擁有並管理著一個名叫“絲路”的地下網站—這個網站是非法交易的天堂,匿名交易者在這上面交易毒品、假身份證、火藥還有黑客軟件等被法律禁止的物品。他們之所以能這麼自在地交易,是因為“絲路”位於互聯網上不為人知的“後巷”,亦即,所謂的“深層網絡”(Deep Web)。

美國海軍資助的“世外桃源”

嚴格來講,所謂的深層網絡,是與“表層網絡”(Surface Web)相對的互聯網部分。表層網絡指的是通過超連接可以被傳統搜索引擎索引到的頁面的集合,比如說,谷歌在2008年就曾宣佈,其引擎收錄了超過1萬億個獨立網頁;而深層網絡則是搜索引擎無法索引到的部分,包括各種儲存在數據庫裡的資料還有需要註冊才能瀏覽的論壇頁面等等,這個部分要比表層網絡巨大得多。

不過,這裡說的深層網絡意義卻不太一樣,它指的是在如今社交網絡氾濫的互聯網上逐漸減少的一類:完全匿名的網絡。換而言之,除非你自己願意,否則你在深層網絡上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不涉及你在現實世界裡的身份和生活—就像早期互聯網那樣,“沒有人知道網絡另一端是人還是狗”。大多數人從來沒見識過這個世界,不過你只需要花兩三分鐘下載一個免費軟件,安裝好之後就能進入未被搜索引擎窺探的深層網絡。

深層網絡存在的意義有很多,比如說,保護人們的隱私。皮尤文化中心在今年九月公佈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86%的互聯網用戶曾經嘗試刪除或隱藏自己的數字化歷史,55%的用戶試圖避開被特定團體(比如僱主或者政府)觀察他們的網絡活動。

使用深層網絡的大多數都是普通人,但美國政府和司法機構卻擔心,深層網絡可能會是一個潛在的噩夢,成為竊賊、兒童色情狂、人口販子、毒販、殺手和恐怖分子的大雜院。FBI、DEA(美國緝毒局)、ATF(美國菸酒槍炮及爆裂物管理局)和NSA(國家安全局)等都花費數千萬美元試圖攻入其中。這多少有點諷刺,因為最早的時候,資助深層網絡的正是美國軍方。

深層網絡就是一個科技發展帶來的不可預知的後果。1996年5月,三位受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資助的科學家在英國劍橋的一間工作坊裡展示了一份名為“掩藏路由信息”的論文,介紹了一個新的系統,可以讓用戶接入互聯網,而且無需向任何經過的網絡服務器或路由洩露自己的身份。他們叫這個概念為“洋蔥路由”,因為這個系統涉及多個加密層次,信息在其中層層傳遞。2003年10月,他們將這個概念實現為一個名為Tor的開源項目,讓用戶通過Tor在互聯網上進行匿名交流。

為什麼美國軍隊和政府要資助這樣一個系統呢?原因有很多。警察可以用來收取匿名爆料而無需暴露他們的線人,軍隊和間諜機構可以用來組織秘密行動和交流,國務院也可以訓練外國政府的反對派來使用它。Tor目前由一個非營利性組織管理,不過到2011年時,其資金來源有60%依然來自美國政府。

非法交易版的亞馬遜商城

深層網絡建構後不久,其發展方向便與美國政府的美好願望背道而馳。2006年,一個名為“農夫市場”的網站成立,專賣各類毒品,從大麻到氯胺酮一概提供,顧客遍佈美國50個州乃至全世界34個國家。美國緝毒局用了6年時間,才在2012年4月由一個專案小組將其攻破。今年8月,FBI還攻破了另外一個位於深層網絡的網站,其自稱是“這個星球上最大的兒童色情服務商”。這些網站聚集了一群使用匿名身份來進行非法交易的人,對社會的危害極大。“這允許各種類型的犯罪者能聚在一起公開地做壞事,”紐約西南區檢察官普利特·巴拉拉說。

但烏爾布萊特的“絲路”又跟“農夫市場”等網站不一樣。它看上去更有節操:服務條款中明確表示,禁止交易兒童色情相關產品、贓物和假鈔。還有,在“絲路”上交易不用美元,而是用比特幣。

比特幣由一個自稱為Satoshi Nakamoto的人所發明,在2009年,作為一種“比現有貨幣更優越”的貨幣而誕生。與傳統貨幣不同,比特幣從發行到交易都是純粹數字化的,它沒有實體形式;比特幣也不依託於任何國家或經濟主體,其價值由供求關係所決定。

由於比特幣是高度加密的完全數字化的產物,所以它很難被假冒,更難被追蹤。農夫市場的垮臺原因是真實世界的銀行交易留下了可供執法機構追查的痕跡,而使用比特幣的“絲路”就排除了這種風險。

於是,在過去兩年半時間裡,“絲路”成為了非法交易者的亞馬遜商城,交易人數超過100萬,交易總值超過120億。作為“絲路”的老闆,烏爾布萊特從中賺取了超過8000萬美元的手續費。

“暗網”“深網”如何進入暗網深網網絡

“絲路”的誕生

作為一個德克薩斯州人,羅斯·烏爾布萊特相當推崇同是德州出生的政治家羅恩·保羅。跟保羅一樣,他也對奧地利經濟學派有深入的研究,並尤為推崇路德維希·馮·米塞斯所形容的“完全放任”的無限制自由市場模式。在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完成物理專業本科學習之後,烏爾布萊特去到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拿了一個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的碩士學位。認識他的人都說他相當聰明,但為人刻板,而且非常低調。“他不是那種焦點人物的類型,”他的一個朋友說,“他總是把自己融入背景裡。”

在校園生活結束之時,烏爾布萊特已經開始將互聯網視作完全自由市場的理想實驗地,而根據他在LinkedIn上所填的資料,他認為自己最大的敵人是政府。於是在2009年畢業之後,他開始構建“絲路”的雛形。在那個時候,已有不少毒販在深層網絡裡相當活躍,但他們的生意通常並不怎麼靠譜,因為銀行轉賬或者信用卡支付有跡可尋,而且你很難讓顧客建立起最初的信任。烏爾布萊特可以解決這些問題:Tor保證了網站的匿名性,比特幣可以繞開銀行支付系統,至於如何取得顧客的信任,烏爾布萊特則是從亞馬遜和易趣這兩大電子商務網站身上找到了靠譜的經營模式。

他學得很快。“絲路”很快做出了名堂,用戶紛紛表示這是一個非常友好而且功能全面的交易網站,買家和賣家都可以給對方作出評價和反饋。“當我想要買東西的時候,我會仔細閱讀賣家的頁面,看其他用戶的評價和反饋如何,包括幾個月前的評分,”一個“絲路”用戶說,“還有論壇,上面有人點評各個賣家的貨品,甚至還有樣品的實驗室分析結果。”至於貨品交付,賣家通常採用的是普通郵遞方式,據介紹,“它們看上去就像廣告信函或者諮詢資料之類的東西,除非特地去找,否則誰也不會知道里面裝著毒品。”

“絲路”社區漸漸地形成了自己的亞文化,這些用戶在政治上也顯露出自由派的傾向。在其論壇上有這麼一個帖子:“你是為了毒品而來,抑或為了‘革命’而來?”這個帖子引發了熱烈的討論,而大部分人都回答說,“為毒品而來,為‘革命’而留”。在這個社區裡,那個低調的烏爾布萊特的化身“恐怖海盜羅伯茨”,成為了一個標誌性的英雄人物。

FBI的追查行動

“絲路”在2011年1月上線,並很快引起了執法機關的注意;不過有Tor保證完全的匿名性,烏爾布萊特也並不考慮隱藏“絲路”的存在—畢竟,要是完全藏起來的話,生意也就沒法做了。

FBI最初注意到羅斯·烏爾布萊特這個人,是在當年的10月。有個叫做“altoid”的人在好幾個聊天室裡給“絲路”打了廣告;然後在一個比特幣論壇裡,“altoid”又發了一個招聘帖,希望能找一個“比特幣社區裡的電腦專家”,來為一個“比特幣相關的初創公司”編寫代碼。烏爾布萊特在這裡犯了一個錯誤:他在招聘帖裡留下的聯絡郵箱,是他的個人電子郵箱。

烏爾布萊特還留下了更多的“尾巴”。比如說,他的Google+賬號上有不少網站跟視頻,都是“恐怖海盜羅伯茨”在“絲路”論壇裡提到過的;另外,FBI從谷歌那裡得到了他的賬號信息,上面顯示,烏爾布萊特登錄Gmail郵箱的地點是舊金山,而“恐怖海盜羅伯茨”登錄“絲路”的地點也同樣是舊金山;烏爾布萊特還曾經在一個非匿名論壇裡發帖求程序員幫忙修改代碼,而這個代碼最終用到了“絲路”網站上。

關鍵的轉折點出現在2013年1月,當時,一個“絲路”僱員偷盜了用戶的比特幣,而烏爾布萊特展現了前所未有的另一面:他聯繫上一個“絲路”顧客,花錢僱其“追捕”該僱員,要求用刑折磨他歸還比特幣,然後再殺死這個人。這可不是自由派理想主義者的做法,而完全是一個反社會人士了。烏爾布萊特沒有意識到,他聯繫的這個“殺手”其實是FBI派來瓦解“絲路”組織的臥底探員。這個探員給他發送了一張偽造的謀殺照片,然後心滿意足的烏爾布萊特就通過一家澳大利亞銀行轉賬機構支付了8萬美元。

領導本次“絲路”調查的FBI探員塔貝爾透露,這並不是烏爾布萊特第一次買兇殺人了。曾經有個加拿大的“絲路”用戶威脅烏爾布萊特,說要把絲路的客戶情況洩露出去。烏爾布萊特隨後就花了價值15萬美元的比特幣,找到一個網名為“redandwhite”的人去幫他殺死那個勒索者。(他也收到了那一次謀殺的照片,但加拿大警方沒有將這幅照片與任何一起已知的謀殺案聯繫起來)2013年6月,烏爾布萊特還從“redandwhite”那裡訂購了一整套的假證件;也正是這一次訂購出賣了烏爾布萊特的住址—美國海關截取到這個從加拿大寄來的包裹,不僅發現了9張印著烏爾布萊特姓名、照片和出生年月的證件,還從包裹上發現了他的地址。

到了這個時候,烏爾布萊特已經落在了FBI的掌握之中。7月,FBI的黑客們追蹤到了一個“絲路”的海外主機,並從運營商那裡得到了“恐怖海盜羅伯茨”自從“絲路”開通後在該主機的所有電郵及其他通信往來。7月26日,國土安全部的探員敲開了烏爾布萊特家的大門,他承認自己一直使用的名字約什·特雷並不是他的真實姓名。

7月31日,執法機關取得了另外一項突破性進展,他們抓到了西雅圖地區的一個毒販,他願意在“絲路”問題上作證。10月1日,在FBI關注烏爾布萊特兩年之後,聯邦探員跟蹤他到了舊金山公共圖書館格林分館並逮捕了他。

互聯網的兩極困境

烏爾布萊特的落網並不是個案,如今,各國政府和執法機關都在抓緊清掃深層網絡上的非法行為。10月8日,瑞典警方抓住了兩個通過“絲路”賣大麻的男子;同日,英國警方也逮捕了四名毒販。“這是我們給犯罪分子的一個訊息,”英國國家打擊犯罪局局長基斯·布里斯托說,“隱秘的網絡並不隱秘,匿名活動也非匿名。我們知道你身在何處,清楚你所做何為,而且我們一定會抓住你。”

這宣言的真實性仍有待考證。在斯諾登洩露的NSA文件中,有一份2012年6月的文檔專門講的就是Tor和深層網絡的問題。NSA對破解Tor的前景並不感到樂觀,甚至明確表示,“我們將永遠不可能完全揭開所有Tor用戶的真實身份”。烏爾布萊特用來創建“絲路”的那個深層網絡在技術上依然難以攻破,事實上,“絲路”的論壇裡已經有人開始討論重建新“絲路”—用舊的網站架構,加上更多的安全保障。

至於Tor本身,它則處在一個微妙的位置。一方面,它接受來自美國聯邦政府(包括國務院和國防部在內)的資助;另一方面,像FBI和NSA這樣的美國聯邦政府機關又在試圖攻破它。不過,就算是直接負責本案的執法官員也強調說,他們並不責怪技術本身。“想在互聯網上匿名活動,這本身一點問題都沒有。想要一種使用一種新的貨幣,比如比特幣,這也不是問題。”檢察官巴拉拉說,“問題是,這些技術在讓人實現了匿名的同時,也助長了毒品交易、洗錢和買兇殺人的氣焰。”

Tor並不是罪惡之源,它也不會就這樣黯然落幕。匿名性在如今的互聯網上已經變成一種奢侈品,人們的一舉一動都被監控著,成為每年成百上千億美元線上智能廣告的養分,也成為政府部門窺探民眾生活的放大鏡。所以,真正的問題在於,如今的互聯網陷入了兩種極端:深層網絡提供了過多的隱私,而餘下的互聯網則遠遠不足。

數月之前,好萊塢爆發了一次“豔照門”危機,波及範圍之廣,令人咂舌。

在欣賞香豔照片之餘,有人注意到這次信息洩露事件雖然源自名流們隱私保護意識的淡漠,但是真正將豔照流出規模擴大到人盡皆知的導火索,就在於有黑客在“暗網”上明碼標價的兜售這些豔照,這是構成購買者二次傳播的關鍵前提。

所謂的“暗網”,其英文原名叫作“Deep Web”,又稱深層網絡,它有泛指和特指兩種層面的定義。

先說泛指,廣泛意義上的“暗網”,指的是那些無法被搜索引擎收錄內容的站點,也就是說,一切有著非公開訪問機制的網站——比如Facebook,甚至一個註冊才能進入的小型BBS——都屬於“暗網”的一部分;另外,由於搜索引擎對於網站內容的抓取通常都是通過追溯超鏈接來完成,有著相當多的頁面因為沒有任何超鏈接的指向,也處於搜索引擎的盲區,故而它們也被納入“暗網”的範疇。與“暗網”對應的,是“明網”,也稱表層網絡(Surface Web),曾有學術機構統計過“暗網”與“明網”分別蘊含的數據比例,結果顯示前者的數據存量百倍於後者,且增長速度更快。

真正敏感的,是特指意義上的“暗網”,也就是那些蓄意隱匿信息及身份,將在大多數國家都不合法的生意搬到網上正常經營,追求並捍衛無政府主義的立場。在美劇《紙牌屋》第二季中,女記者佐伊被男主角弗蘭克謀殺,她的記者男友——或者說是炮友——盧卡斯為了調查已經當上副總統的弗蘭克,通過一個名為Tor的工具訪問“暗網”,尋找黑客幫忙挖掘弗蘭克不為人知的秘密,這個過程就是在“暗網”中完成的。Netflix在拍攝這個橋段時,甚至邀請了真正的網絡黑客格雷格·豪斯充當顧問,力求還原劇情的真實性。

因此,劇中提及的軟件工具Tor,正是一枚貨真價實的鑰匙,持有這枚鑰匙,就打開了一扇通往“暗網”世界的大門。而關於Tor,其背後還有著一個“No Zuo No Die”的悲情故事,美國政府是一切故事的開端。

失控的隱私庇護技術

就像俄羅斯人發明了AK-47、卻坐視它成為車臣武裝抵抗力量的最常用裝備的微妙轉折一樣,Tor在最初也是一個源自華盛頓特區的科研項目,直到計算機和互聯網完成了從軍用到民用的變遷,這隻順服的實驗品終於不受控制的長成磨牙鑿齒的猛獸,並衝破溫室牢籠,淪為美國政府最為頭痛的敵人之一。

1995年,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NRL)為了保護船隻之間的通訊網絡安全、避免被敵軍跟蹤信號,啟動了一項旨在通過代理服務器加密傳輸數據的技術開發,這個產品被命名為“洋蔥路由”(Onion Routing),Tor就是其簡稱。

眾所周知,普通的網絡訪問,用戶與服務器之間的記錄都是可以回溯的,理論上說,某個用戶訪問了某個網站,只要網站的系統內部部署了流量監視程序,就能找到這位用戶的IP地址,進而根據行政力量找到他的真實身份。而普通的代理服務器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更改訪問來源,但是代理服務器本身卻無法隱藏自己,如果將代理服務器攻陷,就還是能夠找到訪問者的信息,甚至可以利用被攻陷的代理服務器來釣魚陷阱。Tor的原理,是將P2P的分佈式機制引入,將每一個安裝了Tor的用戶的計算機變成加密的中繼連接,當用戶基於Tor訪問“暗網”時,他的路徑會隨機(或者說無序化的)經過多箇中繼連接,而且每一次都是變化的,沒有任何一箇中繼或服務器能夠獲悉完整的連接痕跡。

2004年,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陷入財政緊缺的狀態,它砍掉了對於Tor的資金支持,並將之開源。一個名叫電子前哨基金會(EFF)的知名自由主義網絡組織——他們致力於保護受到政府權力迫害的美國公民,提供辯護、聲援、監督等多種資助行為——接管了Tor的後續研發和支持,直到今年7月,電子前哨基金會還在網站上推廣Tor,列出的理由包括: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無法繞過Tor的匿名機制;Tor在開源之後經歷過多次挑戰,但從未被發現存在後門;Tor的易用性很高,使用者不需要過高的計算機技術……

儘管電子前哨基金會對於揭露“稜鏡計劃”功不可沒、同時也是美國政府監聽互聯網事件最大的反對組織之一,但是仍有陰謀論者指出Tor由政府部門流落民間是有意為之的“很大一盤棋”,他們指控美國政府似乎想要讓人相信Tor的匿名性,然後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藉機將使用Tor的用戶一網打盡。

總而言之,無論是美國政府還是電子前哨基金會,如今都已經無力掌控Tor的發展,分佈於全球的中繼節點,使得Tor徹底的去中心化,每年有著近5000萬人次下載Tor,連Tor的發明者都承認,自己“也無力摧毀Tor了”。同時,Tor的使用功能開始逐漸變得極為多元,有人在上面買賣毒品,有人定期洩露政府機密文件,連製造炸彈的材料和知識也能簡單獲取,在中國這種互聯網訪問權利有限的國家,還有大量用戶單純的將Tor當作一個翻牆工具——因為連接到Tor之後,用戶就連接到了成千上萬的匿名代理服務器,此時,訪問那些被牆掉的網站也就變得輕而易舉。

就像那句話所說的:“一種形式的豐裕必然造成另一種形式的稀缺”,互聯網愈加開放和透明,遺世獨立的隱匿需求就與日俱增,在極客看來,Tor是一片還沒有被政府權力和商業巨頭染指的淨土,是自由力量瞄準監管壓迫的一次反擊,但是,革命的偉大隊伍裡,也容易混入壞人。


“暗網”:一個平行的地下互聯網世界

數月之前,好萊塢爆發了一次“豔照門”危機,波及範圍之廣,令人咂舌。

在欣賞香豔照片之餘,有人注意到這次信息洩露事件雖然源自名流們隱私保護意識的淡漠,但是真正將豔照流出規模擴大到人盡皆知的導火索,就在於有黑客在“暗網”上明碼標價的兜售這些豔照,這是構成購買者二次傳播的關鍵前提。

所謂的“暗網”,其英文原名叫作“Deep Web”,又稱深層網絡,它有泛指和特指兩種層面的定義。

先說泛指,廣泛意義上的“暗網”,指的是那些無法被搜索引擎收錄內容的站點,也就是說,一切有著非公開訪問機制的網站——比如Facebook,甚至一個註冊才能進入的小型BBS——都屬於“暗網”的一部分;另外,由於搜索引擎對於網站內容的抓取通常都是通過追溯超鏈接來完成,有著相當多的頁面因為沒有任何超鏈接的指向,也處於搜索引擎的盲區,故而它們也被納入“暗網”的範疇。與“暗網”對應的,是“明網”,也稱表層網絡(Surface Web),曾有學術機構統計過“暗網”與“明網”分別蘊含的數據比例,結果顯示前者的數據存量百倍於後者,且增長速度更快。

真正敏感的,是特指意義上的“暗網”,也就是那些蓄意隱匿信息及身份,將在大多數國家都不合法的生意搬到網上正常經營,追求並捍衛無政府主義的立場。在美劇《紙牌屋》第二季中,女記者佐伊被男主角弗蘭克謀殺,她的記者男友——或者說是炮友——盧卡斯為了調查已經當上副總統的弗蘭克,通過一個名為Tor的工具訪問“暗網”,尋找黑客幫忙挖掘弗蘭克不為人知的秘密,這個過程就是在“暗網”中完成的。Netflix在拍攝這個橋段時,甚至邀請了真正的網絡黑客格雷格·豪斯充當顧問,力求還原劇情的真實性。

因此,劇中提及的軟件工具Tor,正是一枚貨真價實的鑰匙,持有這枚鑰匙,就打開了一扇通往“暗網”世界的大門。而關於Tor,其背後還有著一個“No Zuo No Die”的悲情故事,美國政府是一切故事的開端。

失控的隱私庇護技術

就像俄羅斯人發明了AK-47、卻坐視它成為車臣武裝抵抗力量的最常用裝備的微妙轉折一樣,Tor在最初也是一個源自華盛頓特區的科研項目,直到計算機和互聯網完成了從軍用到民用的變遷,這隻順服的實驗品終於不受控制的長成磨牙鑿齒的猛獸,並衝破溫室牢籠,淪為美國政府最為頭痛的敵人之一。

1995年,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NRL)為了保護船隻之間的通訊網絡安全、避免被敵軍跟蹤信號,啟動了一項旨在通過代理服務器加密傳輸數據的技術開發,這個產品被命名為“洋蔥路由”(Onion Routing),Tor就是其簡稱。

眾所周知,普通的網絡訪問,用戶與服務器之間的記錄都是可以回溯的,理論上說,某個用戶訪問了某個網站,只要網站的系統內部部署了流量監視程序,就能找到這位用戶的IP地址,進而根據行政力量找到他的真實身份。而普通的代理服務器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更改訪問來源,但是代理服務器本身卻無法隱藏自己,如果將代理服務器攻陷,就還是能夠找到訪問者的信息,甚至可以利用被攻陷的代理服務器來釣魚陷阱。Tor的原理,是將P2P的分佈式機制引入,將每一個安裝了Tor的用戶的計算機變成加密的中繼連接,當用戶基於Tor訪問“暗網”時,他的路徑會隨機(或者說無序化的)經過多箇中繼連接,而且每一次都是變化的,沒有任何一箇中繼或服務器能夠獲悉完整的連接痕跡。

2004年,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陷入財政緊缺的狀態,它砍掉了對於Tor的資金支持,並將之開源。一個名叫電子前哨基金會(EFF)的知名自由主義網絡組織——他們致力於保護受到政府權力迫害的美國公民,提供辯護、聲援、監督等多種資助行為——接管了Tor的後續研發和支持,直到今年7月,電子前哨基金會還在網站上推廣Tor,列出的理由包括: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無法繞過Tor的匿名機制;Tor在開源之後經歷過多次挑戰,但從未被發現存在後門;Tor的易用性很高,使用者不需要過高的計算機技術……

儘管電子前哨基金會對於揭露“稜鏡計劃”功不可沒、同時也是美國政府監聽互聯網事件最大的反對組織之一,但是仍有陰謀論者指出Tor由政府部門流落民間是有意為之的“很大一盤棋”,他們指控美國政府似乎想要讓人相信Tor的匿名性,然後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藉機將使用Tor的用戶一網打盡。

總而言之,無論是美國政府還是電子前哨基金會,如今都已經無力掌控Tor的發展,分佈於全球的中繼節點,使得Tor徹底的去中心化,每年有著近5000萬人次下載Tor,連Tor的發明者都承認,自己“也無力摧毀Tor了”。同時,Tor的使用功能開始逐漸變得極為多元,有人在上面買賣毒品,有人定期洩露政府機密文件,連製造炸彈的材料和知識也能簡單獲取,在中國這種互聯網訪問權利有限的國家,還有大量用戶單純的將Tor當作一個翻牆工具——因為連接到Tor之後,用戶就連接到了成千上萬的匿名代理服務器,此時,訪問那些被牆掉的網站也就變得輕而易舉。

就像那句話所說的:“一種形式的豐裕必然造成另一種形式的稀缺”,互聯網愈加開放和透明,遺世獨立的隱匿需求就與日俱增,在極客看來,Tor是一片還沒有被政府權力和商業巨頭染指的淨土,是自由力量瞄準監管壓迫的一次反擊,但是,革命的偉大隊伍裡,也容易混入壞人。

以及……

隨著Tor可能變得越來越不安全,已經有新的“暗網”技術正在開發,從情理出發,“暗網”是互聯網普及觸底反彈的一種必然選擇,也不可能在某一天被真正完全摧毀,它既是對“明網”缺失部分的填補,同時又是人性陰暗的隱形出口,在承認了理想的侷限性之後,我們才有一個健全的心態,去尋找足以解決問題的更高智慧。

盧梭曾說,“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王小波也有過一句類似的話,“人們的見識總要受處境的限制,這種限制既不知不覺,又牢不可破”,這麼自我安慰,固然有些犬儒,卻為思想授予了彈性,它象徵著一種樂觀:待到人皆騰焰飛芒,“暗網”之暗亦無處遁形。

懂我的意思嗎?

總之,暗網是一個真實而又虛幻的存在,它就像是宇宙中的黑洞,存在,但是我們大多數人沒有看見過,也沒有進入過,如果有一天你找到了進入它的方法,你會發現那是一個超出你認知的空間。

在這個真正自由的空間裡,你的行為不受任何約束,你的本性暴露無疑,沒有人知道你的身份,就像你也永遠不會知道別人的身份一樣。是我們人的慾望催生了這種東西,在這裡你是迷失人性還是找回自我就看你自己了。

目前,暗網每天的活躍用戶大概在20-30萬,除了警察和情報人員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是各種犯罪人員。但讓警察們感到頭疼的是,除非這些人自己露出馬腳,否則幾乎追查不到他們的任何信息。

暗網的各種資源和信息是非常強大的,是真正的資源寶藏。目前主流的網絡也在想辦法獲取這些信息,比如我們最熟悉的百度和谷歌現在都在研究這方面的技術,有興趣的可以關注一下這方面的新聞。


壓軸的來了:

如何進入“暗網”

Tor (The Onion Router), 在中文世界中被戲謔為“套”。Tor最初是用來避免網絡跟蹤的,但是時至今日,它更多的普通用戶用它突破網絡封鎖。只要給瀏覽器帶上“套”,就可以訪問一 切被封鎖的網站。而今的“套”也早已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新的“網橋”機制已經使封鎖網絡的企圖成為一個無聊的冷笑話而已。 

警告

  通常情況下,僅僅帶“套”訪問被封鎖的網站本身安全的。但是,如果你在一個極權國家,最好不要在網上隨意發言——哪怕你帶著“套”,你依然可能並不是安全 的,因為你的計算機上的某些其它設置可能依然是有漏洞的。另外,不要用帶“套”訪問支付網站,因為你的密碼可能會中途被竊取。

 獲取Vidalia bundle

  (一)使用emule下載軟件下載

  瀏覽至http://www .emule. com,下載並安裝emule或者emule plus。

  當emule連接至網絡之後,選擇搜索功能,搜索“vidalia-bundle”,即可找到大量下載資源。

  (二)到rapidlibrary.com上搜索UFO中文網www.ufochn.com

  rapidlibrary. com是專門搜索rapidshare. com的文件資源的搜索引擎,在其中搜索“vidalia-bundle”即可。

  (三)使用迅雷下載
最後一次警告:你千萬不要回復,就算你回覆了,看到了怎麼進入暗網,你也不一定能夠進入,因為打開需要一定智商!
用迅雷下載這個鏈接:
  https://www.to-rproject.org/dist/ ... 0.2.1.19-0.1.15.exe
  迅雷原本也同樣是無法直接連接至“torproject.org”這個網站的,但是迅雷會自動搜索其他迅雷用戶的硬盤資源,找到該文件的下載資源。
  安裝Vidalia bundle
  Vidalia bundle中含有Tor,Vidalia,以及Privoxy。Tor是個Sock代理,Firefox是可以直接使用Sock代理的,而IE或者 Chrome則只能使用http代理,所以想給他們帶“套”的話,需要使用Privoxy將Sock代理轉換為http代理(幸好這個Privoxy根本不用用戶另外單獨設置)。
  連接Tor
  啟動“Vidalia”程序,將看到以下的畫面:
  第一次運行Vidalia的時候,圖中的綠色進度條可能長時間停滯,Status信息提示說“Connecting to a relay directory failed (no route to host)”。
  這是因為你的計算機處在一個被封鎖的網絡之中(或者是你的ISP不允許你訪問一些特定的網絡),於是,你需要給“套”搭“橋” (bridge) 才行:你需要告訴Tor另外一臺正在使用Tor的計算機的IP地址及其端口(即,所謂的“搭橋”)。只要你知道一個甚至多個正在使用Tor的IP地址及其 端口,你就可以以P2P的方式進入Tor網絡,突破一切封鎖。而一旦你已經身處Tor網絡之中,你就可以用Vidalia把自己的機器也設置成一個 “橋”,幫助你的朋友進入Tor網絡(詳見“如何搭建網橋”部分)。


  現在你需要獲得一個以上的網橋IP地址及其端口。
  方法很簡單,給[email protected]發一封郵件(最好使用gmail郵箱,沒有的話就最好註冊一個),內容為:“get bridges”(郵件寫不寫標題都可以),幾秒鐘之內,你就會收到一封含有bridge list的郵件。
  在“Settings”->“Network”中,勾選“My ISP blocks connetions to the Tor network”,之後就可以看到添加網橋的文字輸入框:
  添加完畢之後,按“OK”按鈕關閉該對話框。當然,如果您不習慣英文界面,可以在剛才的對話框裡選擇“Appearance”->“Langage”中選擇“簡體字”。
  連接Tor網絡可能還需要一小段時間。這時候,你可以點擊“View the Network”查看當前連接進度和情況:
  左面的列表是當前可連接的Tor網絡中的計算機。你可以把鼠標指在地圖上,而後靠鼠標滾動條放大或縮小地圖,查看可連接的Tor網絡的節點位置。
  一旦Status中的洋蔥條圖標變綠,就說明你的計算機已經連接至Tor網絡,已成為這個網絡中的一部分。
  只要你有綠色的洋蔥頭,你就自由了,就好像你突然變成了一隻會飛的小鳥,那堵對你來說曾經不可跨越的牆現在突然變得可笑起來,你可以從此對它熟視無睹。其實,那牆也不是沒有用處,它起碼讓你學會了如何使用“洋蔥頭”。
  理論上來講,你現在可以自由地訪問任何網址了,比如,Facebook、Twitter、或者Youtube。但,Firefox需要進一步的配置才能“智能使用”Tor。先彆著急。 

製作Firefox綠色版
  下載並安裝Firefox: http://www.m-ozillaon-line.com/
  在Firefox安裝目錄之內創建一個文本文件,取名為“createshortcuts.vbs”,將以下內容拷貝粘貼之此文件內而後保存:
  Option Explicit
  Dim objShell, objDesktop, objLink, WshShell, WshSysEnv
  Dim strApp, strAppProfile, strWorkDir, strIconPath, strUserHome, strHomeDrive, strTorFolder
  Dim filesys, torcf
  'create firefox shortcut
  set filesys = CreateObject ("Scripting.FileSystemObject")
  strWorkDir = filesys.GetAbsolutePathName(".")
  strApp = strWorkDir & "\\firefox.exe"
  strAppProfile = " -profile " & Chr(34) & strWorkDir& "\\defaults\\profile" & Chr(34)
  strIconPath = strApp & ", 2"
  Set objShell = CreateObject("WScript.Shell")
  objDesktop = objShell.SpecialFolders("Desktop")
  Set objLink = objShell.CreateShortcut(objDesktop & "\\Mozilla Firefox.lnk")
  objLink.TargetPath = strApp
  objLink.Arguments = strAppProfile
  objLink.IconLocation = strIconPath
  objLink.WorkingDirectory = strWorkDir
  objLink.Description = "Mozilla Firefox Customized"
  objLink.HotKey = ""
  objLink.WindowStyle = 1
  objLink.Save
  WScript.Quit
  雙 擊執行“createshortcuts.vbs”,桌面上就會出現一個新的“Mozilla Firefox”的快捷方式。以上的代碼用意也很簡單,創建一個使“Firefox調用\\defaults\\profile\\中的配置文件(而不是安裝程 序默認生成的位於用戶系統目錄內的配置文件)”的Firefox快捷方式。
  此後可以將整個“Mozilla Firefox 3”目錄拷貝到硬盤的任何地方(U盤也行),而後只要重新執行一次“createshortcuts.vbs”之後使用桌面上新生成的快捷方式即可。 
為Firefox配置Tor連接
  用Firefox瀏覽這個頁面:https://addons.mozi-lla.org/zh-CN/firefox/addon/2464
  然後點擊頁面中的“+安裝到Firefox”。

  安裝完畢之後,Firefox會重新啟動。重新啟動之後,會自動跳出一個“Tor安裝嚮導”,一切按照默認逐步安裝即可。
  使用Firefox+FoxyProxy的好處在於可以把Firefox配置成只使用Tor網絡訪問特定的網站(即,那些因種種原因而被封鎖的網站,比如,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等),可以直接訪問的就直接訪問,而非像“Tor Browser”的默認配置那樣,“要麼用Tor,要麼不用Tor”——換言之,可以做到“自動帶套”。
  遇到上面這個令人噁心的提示之時,可以按快捷鍵“Alt+F2”,看到下面的對話框再按回車鍵,而後再重新刷新頁面(F5)即可。
  這裡面的星號“*”(通配符)的意思是說,之前和之後無論是什麼,只要網址中包含“://www.twitter.com/”,Firefox就要用Tor網絡訪問。
  最近docs.google.com經常無法https訪問,但是用http訪問就可以。如果“生成格式”裡面要是這麼 寫:“https://docs.go-ogle.com/*”,那麼訪問“https://docs.go-ogle.com/”時就要Tor網絡,而訪問 “http://docs.g-oogle.com/”的時候則直接訪問。
  一些常見的被封鎖網站的“生成格式”如下:
  *bbc.co.uk/chinese*
  *.blogspot.com*
  *facebook.com*
  *fbcdn.net*
  *torproject.com*
  *twitter.com*
  *wordpress.com*
  *youtube.com*
  *ytimg.com*
  *friendfeed.com*
  *ff.im*
  *googlevideo.com*

  *.l.google.com*
  *rapidlibrary.com*
  *chinagfw.com*
  *voa.org*
  這些都可以添加到“FoxyProxy - 代理設置”->“URL模式(P)”中之中。(這些模式添加過後,都被保存在“\\defaults\\profile\\FoxyProxy.xml”文件之中。)
  Firefox還有很多精彩的功能,請到Google搜索“Firefox傻瓜教程”。
  如果你覺得設置Firefox太麻煩,那就可以下載這個私藏版(http://ifile.it/v4-6c3fm)試試,解壓縮之後即可使用(先雙擊目錄內的“create.shortcuts.vbs”創建專用快捷方式)。(按Alt鍵就可以看到頂端隱藏的菜單欄) 
如何搭建網橋
  已經變成Tor網絡一部分的你那臺計算機,也可以被設置成一個“bridge”。
  在Vidalia程序主界面中點擊“Setup Relaying”按鈕;
  在“Network”標籤中,把“My ISP blocks connetions to the Tor network”之前的對號去掉;
  在 “Sharing”標籤頁中選擇第三項Help censored users reach the Tor network...”;(還可以設定“Bandwidth Limits”,不過,一般來說,Vidalia通常會相當智能地控制帶寬,現在的人們通常使用的也是“寬帶”,沒必要太“小氣”了)
  點擊“OK”按鈕關閉對話框;(這時Windows可能會跳出一個對話框要求你為Tor程序解除防火牆禁止規則,確認即可)
  Bridge 的建立需要花費幾分鐘,現在可以先該幹嘛幹嘛去。過一會重新點擊“Setup Relaying”按鈕,就可以看到對話框最低端“Let others access your bridge by giving them this line:”之下多了一行代碼,如下圖所示(其中的“*”代表阿拉伯數字):

  這時,你的計算機也成了Tor網絡中的一個bridge。你可以把“bridge ***.***.***.***:443”這行代碼(無需後面那一長串數字字母構成的字符串)拷貝粘貼給你的那些無法正常訪問Tor的朋友,讓他按照之前 介紹的方法添加到他的網橋列表中,他就可以正常訪問Tor了——因為他也有bridge了,而後他也可以將自己的機器變成bridge……如此生生不息。 不妨想像一下地球上的各個角落不停地有個洋蔥頭長出來,過一會兒就變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