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2019年年报分析

新希望是我入手猪周期第1只股。早在18年2月份,就因为新希望逆境反转逻辑开始关注它;到了18年6-7月份,大股东和公司开始大额增持和回顾,让我感到了产业资本对养猪业的极大看好,随即跟着大股东后面也买了进去;19年6月份,参加雪球组织的新希望乐山的新猪场的实地调研,跟着车跑到了真正的山沟沟里面,第1次见到了真正的规模化猪场;19年11月份,公司在北京的临时股东会上做了一次调研,见到了刘畅董事长和邓成总裁,并在会上问了几个问题。现在年报出来,就迫不及待地一读。简单地分析一下,其实与其说是一个分析,不如说这是一篇新希望年报导读,对很多没有时间细读年报的人来说,是一个省心省力的方法。虽然新希望是我第一只重仓的猪股,但是研究的深度远远不如在上面深入研究了几年的老师们,如有不当之处,大家海涵。由于年报信息量太大,只能重点突出养猪板块和食品业务。

主要指标和板块业绩

新希望2019年年报分析

先看看最主要的几项指标。收入820.5亿,同比增长18.8%,但是比17年增长了将近200亿。归宿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4亿,同比增长195.78%,这个数字在纯粹的养猪股里面并不算出色。但是考虑到新希望还有其他的几个板块,我们需要看的具体的分板块明显才可以做结论。经营性现金流还是不错的和净利润是比较匹配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是20.6%,相比2017年是翻倍的。


各板块收入情况

新希望2019年年报分析

新希望2019年年报分析

各板块毛利率:饲料和食品行业的毛利率都是微增,禽产业增加2%,猪产业增加22%

养猪业务

1. 截至2019年底,已在全国实现与储备了约4350万头的产能布局,全年生猪出栏数达到355万头,继续保持在全 国上市公司的前4位。在种猪繁育环节上,公司现已建立PIC、海波尔双系种猪架构,根据国内南北方市场的差异,选择适合区域市场的猪种。

近年来公司平均PSY一直保持在24以上,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在商品代育肥环节,公司根据市场区域上进行差异化配置,在消费、土地、环境、物流等方面具有综合优势区域积极布局,优先建设种猪场,自产仔猪,在育肥环节以“公司+农户”合作 养殖为主,一体化自养为辅。而在一些综合优势不明显,但公司又有猪料业务布局的区域,公司则会从其他大型养猪企业或 专业重注企业外购仔猪,同时采取合作放养育肥,实现了饲料业务与养猪业务的协同发展。在2019年,在育肥猪中,从仔猪 来源看,自产仔猪与外购仔猪比例约为1:2,从育肥模式看,一体化自养与合作放养比例约为1:9。但到中长期,公司将逐步 实现仔猪的完全自主供应,同时也实现一体化自养与合作放养的均衡发展。

2. 代养:当公司与农户签订合作放养育肥合同时,首先根据当时的市场情况形成一个基础单价,该基础单价会在回收结算时根据市场新变化适当浮动。当育肥猪达到可出栏的体重时,对其进行称重,由基础单价乘以均重形成基础价格,再根据具体猪只的重量是否超出或不达理想体重区间、上市率(即成活率)、正品率、喂养天数、总增重、全程料肉比、日均增重、超标 耗用饲料等生产指标,对结算价格进行调整,得到终的代养费。

新希望2019年年报分析


3. 针对养猪投资项目“两个180天”的挑战目标,公司全年有18个项目实现了180天内 完成手续办理,8个项目实现了180天内完成工程建设。截至2019年末,公司已投入运营项目产能达1,000万头,在建产能达 650万头,公司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余额比上年末增加超200%,另有已完成土地签约或储备的项目产能超4,350万头,理论可达的大产能已超过6,000万头。储备人才资金,支持长期发展。在人才储备上,公司猪产业员工已经超过10,000人,可支撑1,200万头生产规模的人 才需求。

4. 公司全年外购仔猪育肥的完全成本仍然控制在17.3元/kg。

5. 生产性生物资产, 相比年初增长384.7%,季度环比增长154.5%

新希望2019年年报分析

6.消耗性生物资产, 相比年初增长170%

新希望2019年年报分析


食品业务

产品渠道继续优化,保障安全助力防疫

1 发力火锅餐饮,提升非批市渠道占比。公司持续优化渠道结构,通过对湾仔码头、海底捞、永辉超市等火锅、餐饮 渠道的大客户开发,进一步提高非批市渠道占比,其中,生鲜猪肉非批市渠道占比从46%提升至58%,猪肉制品餐饮渠道销 售额同比增长133%。此外,公司在新零售渠道也有新突破,公司与盒马鲜生深度合作,“日日鲜”生鲜猪肉、小酥肉等多款 产品上架盒马鲜生门店。

新希望2019年年报分析


2 打造爆款新品,优化产品结构。公司2019年陆续推出小酥肉、“知初”系列全产业链可溯源猪肉产品等多款新产品。其中,小酥肉从年中开始发力,主要依靠下半年的销售,其销售额就突破了1.4亿元,并进驻海底捞、盒马鲜生等知名餐饮 终端,成为公司明星产品。报告期内,高溢价品类份额提升至38%,面向商超、电商、新零售等新兴渠道的高毛利品类销量 占比提升至15%。爆款新品开发与新兴渠道突破形成有机结合,一方面以爆品为支点,为后续更多新品导入打下良好基础; 另一方面以头部客户为示范,为新产品拿下更多客户带来口碑影响。

新希望2019年年报分析

3 川内市场下沉,川外高速扩展。猪肉制品作为公司的传统优势产品,一直在川内核心城市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但 过去在该区域之外的市场影响力较为有限。在2019年猪肉制品业务重点关注川内市场下沉和川外的市场拓展,并取得优异表 现。川内二级市场销量增幅23%,其中县级市场增幅27%。川外市场销量增长47%,特别是西北地区全年销量增长超200%。

4 公司销售猪肉产品23.3万吨,同比下降4.5万吨,降幅为16.1%(全国猪肉产量下降21.3%),下降原因主要 是非洲猪瘟导致收猪困难;销售各类深加工肉制品和预制菜17.7万吨,同比增加2.7万吨,增幅为18.3%;公司食品业务实现 营业收入71.49亿元,同比增长17.14亿元,增幅为31.53%;实现毛利润9.63亿元,同比增加2.61亿元,增幅为37.18%。

公司战略及未来展望

新希望2019年年报分析


公司近年来一直坚持“做强饲料、做大养猪、做精肉禽、做优食品、做深海外”的中长期战略,打造产业间畜禽多元化与 产业内农食一体化的均衡布局,致力于成为具有稳定成长性的优质蓝筹股,引领行业科技创新的现代化企业,中国农牧食品 企业国际化的排头兵,投资者友好型公司,以及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美好公司。

猪养殖

由于猪的生长周期相比禽更长,其养殖技术难度也较高,单场投资门槛相对较高,所以国内猪养殖相比禽 养殖发展起步更晚,也成熟得更晚,规模化程度更低。因此,猪养殖产业仍然存在着来自于行业技术效率进一步提升所带来的空间,特别是随着养殖技术的发展,由大企业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的仔猪生产,相比农户自繁自养模式下的仔猪生产具有 明显的效率差异。这一点体现在行业里常用的指标PSY上面,2017年全行业平均PSY约为17,大型企业PSY通常在20以上,农户自繁自养的平均PSY约为15。

在商品猪育肥过程中,尽管企业相比养殖户也存在着一定的技术与效率差异,但这种效率 差异现阶段并不像仔猪生产环节的效率差异那样大。由此,大企业从事育种及仔猪生产,农户专注于育肥环节,逐渐成为行 业发展自发形成的一种效率优的配置。由于存在着这样明显的效率差异与成熟的商业模式,在2015年到2016年的猪价高位 运行触发的新一轮养猪投资发展中,新增投资多为大型企业主导,而且有大量饲料企业进入养猪领域。

其次,由于目前仍然没有针对非洲猪瘟的有效疫苗,且一旦感染无法治愈,从企业到农户为了降低疫病风险,从棚舍设施、动物营养、动保药品、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加大了投入,在有效的疫苗开发出来之前,这些投入都必然会抬高全行业的生 产成本。在2019年,非洲猪瘟疫苗一直处于研发过程中,行业里不同的企业根据自身条件的不同,选择了不同的防疫技术路 线,经过实践摸索,也包括损失与教训,逐步明确了在当前形势下,以生物安全为基础的综合防控手段更为有效和实际,各 大企业也都陆续开始重视升级内部防控体系,整个行业的防控能力开始逐步提升。

总之,非洲猪瘟在过去两年给全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在客观上也促成了对行业中不环保、不卫生的落后产能的清退,整体上有利于在各种防控措施上能充分投入的大企业。全行业产能的大幅下降也已经引发新一轮的猪周期上行,全国猪 价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出现明显的反弹上行,并从8月份开始接连创出历史新高。受猪价大幅上升刺激,行业里开始大量将 商品代母猪用作父母代母猪进行繁殖生产的情况,但由于商品代母猪自身生产性能与衰退速度的局限性,以及非洲猪瘟依然 严峻的外在形势,再叠加2020年初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阶段性地影响全行业的补栏复产与猪场开工,又将进一步拉长本轮猪周 期,预计2020年全年猪价仍将保持在高位区间。公司由于养殖产能大多为2016年以来投资新建,从一开始就坚持高标准建设,并且在全国各大区域都有较为均衡的产能分布,而且还有在下游发展生猪屠宰的丰富经验,在2019年也取得了行业公认的非 洲猪瘟防控水平,必将会在非洲猪瘟所引发的行业大变革中获得更多的机遇,实现后来居上的跨越式发展。

在养猪业务上,通过在优势区域布局聚落化养猪,内部进行饲料、养殖、屠宰的合理配套,打造一体化种养结合的现代化猪产业公司,采用合作育肥与自养育肥并重的养殖模式,以安全生产和成本优化为导向,

在国内力争出栏量前三

2021年 确保 实现1,500万头生猪出栏

2022年 确保 实现2,500万头生猪出栏


食品

相比养猪行业在2018-2019年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大变局,食品行业近年来总体处于一种悄然变化、逐步升级的状态中。食品行业的主要机遇在于产业链价值向消费端的转移,消费者对全程食品安全的愈发关注,以及对更方便快捷同时又兼具营养美味的食品的需求。一是农牧产品主要附加值在食品加工环节产生;二是深加工食品具有更稳定的价格,也可以 抵御农牧行业的周期波动性;三是当近年来行业从“供给不足”转向“供给过剩”之时,只有把握终端消费者需求,才能正确指 导上游农牧产品生产;四是食品环节重要的安全问题,需要全产业链的共同保障。2016年底,农业部发布了《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着力推进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建设”,对于覆盖全产业链 的企业,更易于实现全程监管与追溯,确保食品安全,助力产品获得更高溢价。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全面提升农产品 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追溯监管综合服务平台”,以及“加快发展现代食品产业:在优势农产品 产地打造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大力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产销模式”。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完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强农业投入品和农 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以及“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优化生猪产业和 屠宰产能布局,主产区形成与出栏量相匹配的屠宰能力”,同时强调“推进生猪屠宰标准化建设,强化产销对接,保障肉品市 场供给”。覆盖全产业链的企业,也更易于实现从饲料、养殖到食品加工的全程监管与追溯,更易于发挥食品安全优势,助 力产品获得更高溢价。对于公司食品业务中猪屠宰业务而言,2018年爆发的非洲猪瘟也带来了一些会影响未来发展方向的影响。由于过往大规 模、大范围的生猪远程调运被认为在疫情爆发时会加大扩散概率,相关政策正逐步引导减少跨区域的生猪调运,在一定大区 域内形成生猪供需的内部平衡,同时鼓励大型养猪企业向下游延伸,形成养猪-屠宰一条龙的布局,推动全行业从“调猪”向“调 肉”转变。尽管全国猪屠宰行业近年来一直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全国平均产能利用率约在30%左右,但不同的企业在不同 区域的产能不同,将会面对差异化的猪价。大企业由于总体产能较大,投资布局在养猪大省的比例也会较多,而在非洲猪瘟造成的猪价区域分化的大背景下,养猪大省由于产能相对集中也会面临猪价较低的风险。为了不至于养猪利润被较低的区域猪价所侵蚀,大型养猪企业也会在各自养猪布局较多的区域加快对猪屠宰产能的整合。相比很多养猪业同行而言,公司在下游屠宰业务上有较为丰富的经验积累。无论是自建新项目,还是以战略合作、租赁、合资等形式整合现有产能,这些经验都 将带来极大的助力,帮助公司养猪业务与屠宰业务实现更好的发展。进入2020年,年初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全国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影响了餐饮、团膳行业的 经营与发展,也连带影响了对上游的肉食需求。但在另一方面,现代商超、电商等渠道,方便型半成品或熟食等产品,也凭借相对更加安全的消费方式,在疫情期间获得新的机会。同时,本次疫情也引发了社会对传统农贸市场中安全卫生问题的关注。随着全国疫情形势逐渐稳定,人民生产生活回归正轨,肉食购买与消费恢复正常,可能会迎来食品批发零售环节在安全 卫生方面的全面升级,客观上也为一直对自身高标准严要求/重视食品安全的大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研发

新希望2019年年报分析


研发人员从464人增加到711人,增加53%;研发投入1.74亿,同比大增84.47%。这证明新希望真是大力在投资在研发上,也是紧扣战略上的“引领行业科技创新的现代化企业”

社会责任报告

企业文化

新希望2019年年报分析

可持续发展战略

公司ESG理念

新希望六和致力于成为可信赖的力量,在企业迭 代升级、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更具担当。我们始终认 为社会责任应当与公司的发展战略和日常运营紧 密结合,需要将社会责任战略落实到公司的管理 体系之中,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于企业文化之中,引导员工认同并实践社会责任理念。

新希望2019年年报分析

利益相关方参与

新希望2019年年报分析

新希望2019年年报分析

公司治理

新希望2019年年报分析

两山精神

新希望2019年年报分析

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内容太丰富了,我这里就不一一摘出来了。读新希望的年报,真的是一种享受,这像极了当年在卡特彼勒时读500强的年报一样。不知不觉间,中国出了一家全球500强的企业,并不是营业额达到了标准,而是企业的质地,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文化达到了500强的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