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购买保险的6个原则,很多人都不知道

今天这个主题,先从一个案例开始吧。

35岁的王先生,2017年5月,因炼铜的锅炉产生泄露,造成失火,王先生被严重烧伤,被立即送往当地的医院进行治疗,烧伤面积高达60%,最终因 “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 死亡。

整个治疗过程长达近2个月,经历多次手术和 ICU 监护,整个过程一共花费 55 万元。其中 17万元的治疗费用可以通过当地的社保来报销,但是仍然有38 万需要自费。

好,我们来看看,不同的保险是怎么赔付的?

1、如果王先生只买了一份百万医疗险,如平安e生保,医疗费用支出可以通过医疗险进行报销,由于是百万医疗险,需要在社保报销后,扣除1万免赔额再报销,也就是说38万中可以报销37万。


正确购买保险的6个原则,很多人都不知道

2、如果王先生购买了保额100万的意外险,那么会有什么结果呢?这次事件属于意外导致,符合理赔条件,一次性可以获得赔付100万,不管治疗花了多少钱,也不管赔完这个钱要怎么花。

3、如果王先生只买了 50 万的重疾险,那么会有什么结果呢?根据保险行业关于重大疾病的定义使用规范,Ⅲ 度严重烧伤的定义是烧伤面积达到 20% ,而王先生烧伤已经达到60%,所以可以获得重疾险的赔付,直接赔付保额50万。

4、如果王先生只买了200万定期寿险,又会是什么结果呢?定期寿险保险责任简单,就看是否身故或者全残,不管疾病还是意外原因造成的,王先生身故后,他的家人可以获得 200 万的赔偿。

5、如果王先生买了一个保险组合呢?总共赔付387万,不仅可以全额覆盖医疗费用开支,还可以解决治疗期间的营养补给,弥补家人的收入损失,身故后的赔偿还可用于偿还债务,子女抚养,赡养父母等。

正确购买保险的6个原则,很多人都不知道

大家看到了吧,这就是保险组合的力量,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购买的保险呢?接下来,华姐跟大家聊聊,保险购买的6大原则

一、给谁买?

谁赚钱、谁优先:很多家庭是在孩子出生后才开始考虑保险的,并且家庭中的第一张保单也是给孩子买的,还有很多家庭呢,找华姐咨询,直接想先给老人买保险,因为他们认为老人年龄大了,发生风险的概率高。

这些从情感的角度都是可以理解的,但从财务的角度上来讲,花很大预算给孩子、老人配置保险显然是一个不很明智的选择。

保险是一个转嫁风险的金融工具,那我们就要回归理性,就要考虑谁发生风险,对家庭财务影响最大,就应该优先给谁做保险,就应该优先给谁做足保额。所以一定要先大人,后小孩,先保第一经济支柱,再保第二经济支柱。。

二、买什么?

覆盖全面,保障充分:从上面的那个案例可以看出来呢,每个险种是帮助我们解决不同问题的,都有其独特的功能,所以买保险只有组合搭配,才能全方位覆盖风险。对于一个处于人生重大责任期的青壮年,比如王先生这个群体,重疾、医疗、定寿、意外,一定也不能少。

正确购买保险的6个原则,很多人都不知道


三、先买什么?

先保障后理财,抓大放下:人生的7张买单,购买顺序很重要,打个比方说,保险就像一个可以给我们遮风避雨的房子,所有险种,都是建材,房子要如何建呢?肯定要先搭地基,4个基础保障类险种,必须先做扎实了,我们的房子才能稳固,否则即使这个房子再华丽,也会经不起风吹雨打。

抓大放下吗,又该怎么理解呢?就是先保大风险,后保小风险,举个栗子吧,你家里有个汽车,还有一辆自行车,你会给哪个先上保险呢?肯定先给汽车上,因为一旦汽车出事肯定就是大事,我们赔不起啊,而自行车,即使出事,一般都是小剐小蹭,没有什么大风险。

同理,我们给自己买保险,首先要考虑那些我们承受不了的风险,充分利用保险的杠杆性,比如重疾、意外、身故,这都属于低频发生,但损失巨大的风险,要优先考虑通过保险转嫁出去,而门诊风险,属于高频发生,但损失很小,完全可以考虑自己承担。

四、买多少呢?

保额充足、保费合理:保额,就是风险发生后,保险公司最高能赔多少钱,关于保额规划多少才算合适,很多人比较纠结,最近华姐遇到两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案例:

A女士:投保不到1年,交了一期保费,发现了乳腺癌,保险赔付50万,说了一句实在话:“华姐,保险买少了,当时让我买100万就好了”

B女士:A女士的亲妹妹,受姐姐生病这件事的冲击,要给自己买一份重疾险,咨询了1个多月,回家跟老公商量,本来50万的保额,减到30万,原因:今年家里计划再买个房子,资金紧张。

这是我们很多人对保险的普遍认知:买的时候嫌多,用的时候嫌少!


正确购买保险的6个原则,很多人都不知道

我们买保险就是担心万一发生一些不可预测的风险,对于我们的生活产生一些冲击和影响,所以规划保额时就要对这些风险损失的金额有一定的预判,不仅要考虑直接损失,还要考虑间接损失,同时还要考虑一定的通胀系数。我们以重疾险为例:

1)直接损失:医保外的开销有多少,包括医保外的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以及其他开支,例如去异地求医的住宿费、交通费、家人的照护开销。这部分费用因人而异,差别很大,30-50万是最起码的吧。如果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资源和治疗条件,您是否有可能选择去国外就医,那保额又要增加多少呢?

2)间接损失:由于长期不能工作,造成收入断流,而我们的生活还要继续,那么这些开销又要如何解决呢?重疾险保额至少考虑覆盖3年的收入,或者5年家庭年支出,这样既可以保证家人生活不受影响,我们又可以能安心治疗、康复。

上述两项之和,就是我们重疾险的保额。通常华姐认为,对于一般人,如果你生活在北上广深这种一线大城市,要以拥有100万~200万的保额为目标,如果您购买了医疗险,重疾险保额可以适当减少。

3)通胀系数

基于(CPI)计算,中国过去十年通货膨胀率大约在2%~3%之间。医疗通胀得更加厉害。根据一些全球性的医疗研究报告,中国内地的医疗通胀水平更是超过了全球和亚洲的平均,达到了10.6%。

10.6%是个什么概念呢?用投资的“72法则”简单算一下,72/10.6=7,也就是说医疗通胀如果保持这个涨幅(10.6%),7年后中国的医疗成本就将会翻倍。

即使选择中间值5%作为重疾险保额通胀率。那么同样,根据“72法则”,72/5=14.4,也就意味着同样金额的货币购买力将在约15年后“减半”,也就是说今天的100元,在15年后相当于现在50元的购买力。

对于我们来说,如果你认为自己购买的重疾险可能会在15年以后才派上用场,那么你在今天投保的保额=2倍你现在计算出的基础保额。

如果预期通胀率更高,或者预计重疾险派上用场的时间更晚,则所需要的保额也就更高。。

那意外险的保额:至少50-100万起,因为我们要考虑意外伤残这种,是按照等级赔付的,赔付比例是10%-100%。

寿险的额度=负债+未来的责任(孩子教育、父母赡养、家庭生活费),如果一个家庭是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家庭责任,那么这个保额就按照收入比例分配两个人身上。

举个栗子:王先生和太太收入比例分别是6:4,如果家庭中测算出来的寿险额度是300万,那么两个人分别承担180万、120万。

那么保费支出,如果是保障型保险,建议控制在家庭年收入的10%-15%是相对比较合理的,这样不会给家庭造成很大的压力。当然如果您年龄偏大了,保费偏高了。可能这个比例就要适当调整。

五、如何买?


正确购买保险的6个原则,很多人都不知道

先看条款、后看公司:保险合同是我们跟保险公司签订的一个严格的法律契约,一旦达到触发条件,只要符合合同约定就赔付,不符合就不赔付。

所以我们购买的时候,要先看清楚条款,了解哪些情况可以赔,哪些情况不能赔,而实际情况呢,大多数人买保险,根本不看条款,甚至买的是什么险种都没搞明白,理赔时如果产生问题,就感慨保险容易理赔难。

而实际上,保险不赔只有两个原因:1、不符合赔付条件;2、投保时如实告知没有做好。只要这两个条件满足了,无论大小公司都要赔。听到这里,你是不是会有疑问呢?小公司的靠谱么?关于这个问题的疑问,请看华姐之前的推文《万一保险公司倒闭了,我的保单怎么办呢?》

六、如何买

实时检视,动态调整:保险规划是一辈子的事情,保险规划是分阶梯进行的,从基础保障,再到储蓄理财,最后到财富传承,不同阶段做不同的事情。

还有很多人生的重大事件,比如孩子出生了、您新买了一套房子,你身上的责任就增加,那么相应的保障也要加强;

您升值加薪,生活品质提高了,那么保险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也许你以前用百万医疗,现在需要中端医疗或者高端医疗了,所以保单也要经常拿出来检视,及时加保、动态调整。

好的,最后把今天的重点内容总结一下,购买保险的3W3H:

3W:

  • Who:谁赚钱谁优先;
  • what?全险种,大覆盖,保障要全面;
  • what:先买什么呢?先保障,后理财;

3H:

  • How much?买多少呢?保额充分、保费合理;
  • How?怎么买呢?先看条款、后看公司;
  • How 怎么买呢?实时检视,动态调整。

买保险,最大的风险是买错了保险,掌握了这6个原则,才能保证买对保险!

保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