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大道理我都聽夠了!”多少父母,輸在了“太講道理”上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很多爸爸媽媽都是頭疼不已,不能打、不能罵,道理講多了還被嫌棄。

你告訴他不要這樣做,他偏偏跟你唱反調;你害怕長時間看手機對眼睛不好,他一玩就是幾個小時;即使這次聽你的放下手機,下一次依舊不悔改……

“這些大道理我都聽夠了!”多少父母,輸在了“太講道理”上

很多家長都很疑惑,好不容易控制住自己的脾氣,平心靜氣的跟他們講道理,這群“熊孩子”怎麼還完全沒有悔改的意思?難道必須動用“家法”嗎

其實講道理沒有錯,但是中國有一句話叫做“說100次不如做一次”,同樣你用道理告訴他100次,效果真的太弱了;而且反覆說還會激起孩子的厭煩,換來一句“這些大道理我都聽夠了”

“這些大道理我都聽夠了!”多少父母,輸在了“太講道理”上

“不講道理”,那應該怎麼教育孩子?

1.善於體驗孩子真實的感受

曾經就有過這樣的案例,公交車上,媽媽讓孩子給老人讓座,孩子磨蹭著沒動,媽媽就強制把孩子拉起來講道理;公交車上那麼多人,孩子覺得丟人,態度反而更強硬,媽媽更生氣了……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經常站在制高點,用成年人的想法來要求孩子,反而忽略了當時孩子的心理活動和感受。

孩子本身就處於不好的情緒狀態,哪裡聽得下你在說什麼道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這個時候,父母還改不了說話的高姿態,只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相反,如果父母學會暫時放下成年人的思維,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跟孩子溝通,真正瞭解他內心的真正想法,比說教的效果要很多,對拉近你們的親子關係也有很大的幫助。

“這些大道理我都聽夠了!”多少父母,輸在了“太講道理”上

2.捨得讓孩子犯錯,並讓他們自己承擔責任

家長替孩子預防100次可能出現的後果,不如孩子一次犯錯真實體驗來的感觸深。

如果孩子總是賴床,不到最後一刻不起床,不如就讓孩子自己體驗一次遲到的後果。孩子在經過老師的批評之後,之後起床就不會那麼拖拉。

只要不會造成嚴重不良後果或者傷及孩子的身體情況下,家長要捨得讓孩子犯錯,當孩子承擔自己做錯事的後果後,自己就會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事情,比別人說一萬次還要有說服力。

“這些大道理我都聽夠了!”多少父母,輸在了“太講道理”上

3.做孩子的好榜樣

父母言行對孩子也很重要,你說出來的話和你做的事,要一致。一邊告訴孩子背後議論別人不對,一邊當著孩子面吐槽別人;自己都做不到,還怎麼讓孩子心服口服?

古代常常講究家風,你在家裡扮演什麼角色?你對身邊的朋友親人是怎麼做的?你的態度都會被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裡,這些對孩子的成長和性格都有很大的影響。

生活技能也是這樣;在孩子不知道怎麼做的時候,與其告訴孩子怎麼做?不如示範給孩子看,你是怎麼做的。孩子在仔細觀察後,就會模仿你的做法。

講道理不需要反覆不停的重複,選擇好時機,點到問題關鍵就可以了,剩下的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去判斷自己的行為;把自己的思想一股腦都扔給孩子,孩子不止吸收不了,還容易產生逆反和挑戰心理。

“這些大道理我都聽夠了!”多少父母,輸在了“太講道理”上

推薦各位家長看看這幾本書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好父母不吼不叫》、《正面管教》、《好性格讓孩子受用終生》、《聽孩子說勝過對孩子說》

“這些大道理我都聽夠了!”多少父母,輸在了“太講道理”上

幫助新手爸媽在孩子成長道路上掃清阻礙,懂得孩子內心的孤僻、叛逆、敏感等想法的真實感受

,教你正確的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這些大道理我都聽夠了!”多少父母,輸在了“太講道理”上

5本書共78元,相當於一本書就是一杯奶茶的價錢,讓你不再憂心孩子如何教育孩子,不再自責自己脾氣暴躁,同時也能更加了解孩子,促進親子關係,和孩子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