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洲都城榨乾百萬人心血,南京到底有何"魔力",讓明政府回心轉意

提起南京,就會想到南京悠久的歷史。在南京地區,見證了太多歷史的滄桑與世間的鉅變。在中國浩瀚歷史中,南京的存在也推動了許多歷史發展的進程。或建康,或金陵,作為一個繁華的歷史城市,它有太多的光輝與驕傲。

濠洲都城榨乾百萬人心血,南京到底有何

在明朝初期,特別是洪武年間,南京作為大明王朝的都城,又一次走向了歷史的前端。作為大明王朝的政治文化中心,南京又見證了一個偉大王朝的產生。不過南京都城的光環,曾在大明皇帝朱元璋的眼裡,受到了質疑與挑戰。

熱愛家鄉的朱元璋在洪武年間,曾想過將自己的家鄉濠州,作為大明王朝的都城。為了實現這一目的,朱元璋置群臣意見於不顧,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來營建他自己的故鄉。當新都城建好後,卻因為一個荒唐的原因廢置了。

在洪武年間,南京都城的地位獲得了鞏固,其曾經面臨的最大的一個挑戰,落入了歷史塵煙之中。直到永樂年間,為了守衛北方疆土,新皇帝朱棣將都城遷往北京。可是南京經濟文化的輝煌,卻是帶不走的。

那麼南京京城的地位,在洪武年間為何沒有動搖?這便需要講講朱元璋的家鄉。

明朝政權建立前期的主要根據地

當朱元璋在發展自己的力量之前,在群雄的江南地區,農民的身份是沒有任何人會重視的。可是在機緣與朱元璋勇於作為的努力下,朱元璋改變了他一生的軌跡,又使其登上了改變歷史的舞臺。

為了稱霸江南,朱元璋早就想好了自己的根據地——南京。在當時,朱元璋把其稱為應天府。正是因為佔領了南京,朱元璋的勢力進一步發展壯大,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是源源不斷的軍事後盾。當然,朱元璋選擇南京,還有許多原因。

濠洲都城榨乾百萬人心血,南京到底有何

1、江南的中心

從南京的地理位置來看,在當時朱元璋發展自己勢力的過程中,無疑是一塊寶地。在北有元朝勢力,向東有張士誠的勢力,向西有陳友諒的勢力,而處於南京,便可以在這些勢力之中得到制衡。

在朱元璋奪取南京之前,各方起義的主要目標是打擊元朝勢力。而朱元璋當時的力量還不足以與元朝軍隊相抗衡,所以奪取南京,朱元璋可以有效避免與元朝勢力的摩擦。並在這片富饒的地方,發展自己的實力。

在朱元璋問鼎江南之前,朱元璋也憑藉南京有利的地理位置,先後消滅了陳友諒與張士誠的勢力。如果朱元璋沒有奪取南京,那麼歷史也將改寫。

2、前代王朝的選擇

在朱元璋奪取南京後,南京這塊寶地便成為了朱元璋勢力之內,最重要的城池。因為南京城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在這裡,也是許多帝王都城的選擇。這種選擇,正是歷史經驗的凝結,是許多王霸之人對政治與地理的思考。

就好比長安,其從秦朝開始,到唐朝結束,一千年餘年的都城歷史,許多帝王選擇它的原因都是在歷史中延續的。所以選擇南京作為自己的王霸之地,除了地理與所謂的風水原因以外,歷史的悠久也是許多人選擇的主要原因。

3、其中的不足

南京的歷史雖然悠久,可是從明朝的國家局勢來看,南京並非是十全十美的。在思索全國發展的過程中,大明王朝不得不考慮來自北方的威脅。因為元朝統治雖然被推翻,但是元朝的勢力並沒有被徹底消滅。將元朝驅逐出北京後,其勢力在北方的草原中野蠻生長。

濠洲都城榨乾百萬人心血,南京到底有何

“去中原頗遠,控制良難”,朱元璋在大明王朝建立之後,就提出了對南京的不滿。這塊使其力量壯大的寶地,並沒有讓朱元璋滿意。在朱元璋的眼裡,是大明王朝的全部疆土。只有守住自己奪取下來的土地,都城的選擇沒有感情。

中都鳳陽的廢立

之後的歷史發展證明,朱元璋並非真為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考慮。在都城的選擇中,朱元璋動用了他的私人感情。當其提出對南京的不滿,就有大臣提出其他都城的建議。長安、洛陽、開封和北京,都是不錯的選擇,但是朱元璋最後選擇了他的家鄉——濠州。

當大臣聽聞朱元璋的想法,無不驚歎。在這片荒蕪的土地上,這片曾經養不活朱元璋一家人的土地上,朱元璋卻想著將其作為大明王朝的都城。朱元璋並沒有在意大臣的想法,營建濠州的計劃在朱元璋的強權下進行。同時,也在朱元璋的厭棄中毀滅。

1、一意孤行的決策

當朱元璋提出將濠州作為明朝都城之後,朝廷上的反對之音不絕於耳。可是在朱元璋的眼裡,濠州好像自帶了“美顏濾鏡”,就連濠州的花花草草,都是一幅“國色天香”的鉅製。“前江後淮,以險可恃,以水可漕。”

根據濠州歷史的發展,其真實的處境是“平曠無險可守”,“中都曼衍,非天子居也”。可是為了說服反對大臣,朱元璋用了一個非常霸道的理由,“聖心思念帝鄉,欲久居鳳陽”。在這句話發佈之後,朱元璋成為了一個負氣的“小孩”。

濠洲都城榨乾百萬人心血,南京到底有何

只是為了重新回到他的故鄉,朱元璋發表了他任性的藉口。思念故鄉是好事,代表朱元璋不身驕忘本。可是在歷史發展與國家需要的過程中,都城的選擇絕非兒戲。因為它象徵著一個帝國的權威與實力。可是在朱元璋的腦海裡,這確實是一場兒戲。

2、一百萬民工六年的心血

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正式下令開始營建濠州。在濠州,要建出一座適合帝王居住的豪華宮殿。在朱元璋的雄心下,濠州宮殿的營建,耗費了巨大的人力與物力。對於營建的要求,也制定的非常嚴格。

根據之後考古發掘的資料證明,中都營建的標準甚至超過了北京都城的標準。如大殿中蟠龍石礎,每塊的面積都有7平方米,而雄偉的北京城石礎的體量竟然只是中都石礎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說,中都營建完之後的雄偉華麗,甚至超過了現有的北京城。

當然,如此雄偉宏大的工程,也耗費了一百萬工人的努力與心血。在朱元璋的雄心之下,六年的時間裡,一百萬工人創造了當時世界的一個奇蹟。中都鳳陽的建成,也證明了明朝初期雄厚的國力,一個偉大的王朝,也開始展示他的光輝。

3、毀於迷信

但是一百萬人,六年的心血,並沒有獲得朱元璋的恩賜。為了營建中都鳳陽,這些苦力的付出,成為了強權統治下的機械工具。為了報復明朝政府在工錢上的吝嗇,其使用了極其惡毒的手法來詛咒朱元璋。

濠洲都城榨乾百萬人心血,南京到底有何

洪武八年(1375),在朱元璋登臨這座宏偉的宮殿中,隱約聽到外面有兵器打鬥的聲音。當朱元璋詢問太師李善長時,得出了“匠有厭鎮法”的結論。意思是說,工匠在新建的都城內,施下了迷信的法術,這種法術可以使人獲得不好的命運與感受。

聽聞此事的朱元璋龍顏大怒,為了報復這些工匠,竟然將他們全部殺死。就在朱元璋登臨自己新建宮殿的第一天,就聽聞如此不好的消息,所以朱元璋最後放棄了將鳳陽作為明朝都城的打算。一百萬人,六年的心血,就毀於朱元璋的迷信之中。

南京京城地位的鞏固

當中都的想法落空,明初的國力也為了營建鳳陽而消耗殆盡。心灰意冷的朱元璋已經放棄了遷都的打算,在南京城內,朱元璋似乎獲得了慰藉。這片蘊含著歷史的古城,象徵著繁榮的城市,為何還要離開呢?

由此,朱元璋妥協了。朱元璋放棄了他的野心,放棄了他對故鄉的思念。南京成為了大明王朝的首都,已是不爭的事實。南京以其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再度容納了這個心懷遠大的帝王。

在朱元璋死後,南京的土地也成為了朱元璋的依靠。

對於都城選擇的反思

在南京都城不保的這段歷史中,看到了一個帝王的野心與任性,也看到了一個帝國的國力與雄厚,當然,也看到了一百萬人的心血。六年的時間,在飽受煎熬中奮力堆砌一個帝王的夢想,最後卻因為迷信,對其進行了全盤否定。

濠洲都城榨乾百萬人心血,南京到底有何

這種迷信,絕不是工匠故意施放的法術,而是在營建新都的過程中,對一百萬人力的壓榨。雖然歷史中,那些創造功績的人值得肯定,但這不能成為變相壓榨百姓心血的藉口。朱元璋難以與他的故鄉相聚,很大程度上,是其忽視了一百萬人的心血。

那些勇於創造歷史功績的人,確實可以改變歷史的發展。一個都城的崛起,除了地理風水以外,還來源於當時豪傑的雄心。沒有他們敢於創造歷史勇敢,也就沒有歷史中餘留的輝煌,這便是許多帝王對於歷史都城認同的原因。

由此,在都城的選擇中,尊重歷史確實是一大前提。但是敢於創造歷史,確實需要勇氣與趨於現實的思考。在如今,科學的融入也有更多切實的依據可循。不要因為迷信,而使事物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