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鸡娃”这事真由不得自己来选择

很多时候,“鸡娃”这事真由不得自己来选择


前几天抽空看了一眼《天天向上》,里面有我大爱的一对神仙眷侣:麦子和黄觉。在全世界的爹妈都被网课逼疯的时候,这对夫妻不走寻常路地停掉了俩孩子的网课。

黄觉说,难得的这段特殊时期,一家人相依为命,应该好好享受,对于孩子的学习是否退步或者进步就没那么计较了。

许多网友一边对夫妇二人的超脱自叹不如,默默羡慕,另一边,鸡娃照旧


很多时候,“鸡娃”这事真由不得自己来选择


这对神仙夫妇,凭什么就能做到那么温柔淡定?每个人不同的育儿价值观,只是个人的选择吗?

最近读完的一本书,倒是给了我不一样的思路来看待这个问题。

这本书就是由耶鲁大学和西北大学的两位经济学教授法布里奇奥·齐利博蒂和马赛厄斯·德普克合著的《爱、金钱和孩子》。


很多时候,“鸡娃”这事真由不得自己来选择


正像两位作者所说,这并不是一本育儿指南,而是讲了“鸡”与“不鸡”背后的经济学。

作者用翔实的数据,从横向和纵向,对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群体之间的教养方式做了分析和比较,从经济学的角度帮助我们理解家庭如何选择生育孩子的数量、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进行多少教育投资,以及选择怎样的教养方式。


很多时候,“鸡娃”这事真由不得自己来选择


很多时候,“鸡娃”这事真由不得自己来选择


“享受当下还是着眼未来”?


作者用一句最扎心的话,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我们与孩子之间最大的矛盾:


“最常见的亲子分歧在于,享受当下的乐趣和当前行为的长期后果之间的权衡。”


孩子天生都来自“及时行乐国”他们时时刻刻都在关心自己现在开不开心、快不快乐。

至于他们的行为,是不是只是一时爽,从长远来看并无益处,他们并不care。

但父母不同,父母总是比孩子自己更关心孩子的“未来”。因此,才会有一系列诸如“立规矩”、“定原则”、“反对”他们的部分行为等,诸如此类尽管孩子们讨厌、父母却不得不为之的行为。

当然,父母们的育儿方法也各不相同,有紧有松。是什么让他们产生如此不同的教养方式呢?

作者引入了经济学中“驱动力”的概念,认为父母对孩子的爱可以分成两种不同的驱动力:

  • 利他主义

利他主义的父母可能会为了陪孩子去他们更喜欢的迪士尼,而牺牲自己十分热衷的爬山。或者常常和孩子一起玩自己觉得很无聊的棋盘游戏,而只是希望孩子能够开心。

他们不仅选择高昂的成本(金钱、时间)来育儿,还对孩子共情,会通过孩子的视角看孩子。他们不会逼迫孩子做他们不喜欢的事。

而这样的育儿驱动力产生的是放任型教养方式,很少干涉孩子们的选择。

  • 父爱主义

父爱主义父母,会从成年人的视角权衡孩子行为的利弊。一言以蔽之,就是“我知道,什么对你好!”(是不是闻到了熟悉的味道)

因此,他们会按照自己的准则,影响孩子的行为,并对孩子的部分行为表示反对。

这样的育儿驱动力产生的是密集型教养方式包含“专断型”和“权威型”)。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父母都是这两者的混合体。利他主义和父爱主义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而是程度问题。


很多时候,“鸡娃”这事真由不得自己来选择


很多时候,“鸡娃”这事真由不得自己来选择


在鸡娃的路上越走越远……


要在这届育儿班子里搞个真心话大冒险,你多半会听到从娃的嘴里,和爹妈的嘴里同时吐出一个词,那就是:

累!

娃被各种各样的早教、自鸡、补习班、兴趣班压的气喘吁吁;爹娘被学区房、私校、牛娃、分数搞的焦头烂额,过着“唧唧复唧唧,家校一起鸡;日日勤工作,薪资换补习;周中请私教,周末兼司机”的日子。

这深深的焦虑背后,折射的就是经济问题。育儿就像一小滴水,照见了社会变迁下的经济变化。

为什么我们的童年,不像现在的娃这样压力山大?为什么我们儿时,有更多的时间和小伙伴疯跑,而现在的娃却被各种学习任务填满?为什么这届娃如此让父母操心,以至于辅导个作业都能血压飙升?

要知道,这样的变化,并非仅仅存在于中国。20世纪70年代,普遍流行的是放任型教养方式。除了我们特殊的国情,当时西方国家流行嬉皮士育儿,反对教化、顺其自然。

但进入80、90年代,教养方式开始变得越来越密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变为权威型或者专制型教养方式,甚至出现了“直升机式父母”这种过度育儿的现象。

教养方式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父母在育儿上投入的时间增加了


多国比较之后,发现美国的增长最为明显,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005年,美国父母每天增加了1小时45分钟的亲子互动。


父母与孩子的互动质量有所提高


以美国为例,在2012年,美国父母平均每周多花4.5个小时陪孩子游戏、阅读与交谈。


·孩子们的自由游戏时间减少


在美国,步行或骑车上学的孩子从1969年的41%下降到了2001年的13%。6—8岁的美国儿童,1981年至1997年间,自由游戏时间减少了25%,

那么,这样的变化给孩子们在学校的表现带来了什么影响呢?作者通过PISA(OECD 国 际 学生评估计划)和美国NLSY97(1997年美国国家纵向青年调查)这两组数据,来进一步分析。

通过2019年和2012年两年的PISA的分析,在对比了比利时、智利、德国、中国香港、意大利、韩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情况之后,作者发现,父母是否高学历,对孩子的成绩影响比较小(增加7分),而选择密集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却会让孩子们的成绩提高20分以上。


很多时候,“鸡娃”这事真由不得自己来选择


父母参与阅读书籍、讲故事、讨论政治这三项活动的孩子受到的影响最大。如果以足够高的频率进行这些活动,孩子在测试中平均得分比其他孩子高出约32分。

相比于给娃大撒把、完全按照孩子的意愿来的那些家长,采用密集型教养方式的家长更能让孩子们在学校成绩出色。

而美国的NLSY97也表明,三种教养方式相比,孩子获得大学学位的比例,以权威型最高,放任型其次,最差的是专断型

而且,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也最不容易做出一些危险行为,比如吸毒、犯罪等等。

当然,这里说的“权威型”不是咱们平时理解的那种“独断、说一不二”(那是专制型了),而是鼓励孩子独立,但对孩子的行为仍有适当控制。也就是说要平衡父母的“控制”和孩子的“自主”。


很多时候,“鸡娃”这事真由不得自己来选择


那么,父母为什么做出了这样的改变呢?是今天的父母更加聪明、更有思想,或许甚至比他们自己的父母更有爱心吗?还是,这只是他们为了提高孩子在学校的成绩而做出的明智选择?

作者用经济学试图帮我们解释这样的变化,并从个人经验和数据两方面证实自己的论点。

从7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环境经历了最显著的变化,即:

收入从低不平等到高不平等。

在西方国家,以美国和英国为首,它们不平等程度上升的特别剧烈。


很多时候,“鸡娃”这事真由不得自己来选择


而造成这种不平等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由于教育回报率上升导致的


在美国,受过大学教育的劳动者工资与仅受过高中教育的劳动者工资之比从1.5上升到了2。此外,研究生教育的回报率也急剧上升。但在70年代,这两个学历并没有显示出收入上的优势。


不同学科之间的薪酬差距增加


即便是教育水平相当的人,工资也表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差异。比如,人文、社会学科毕业的人,工资不如科学和工程学科毕业的人高。

作者进一步解释,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改变了劳动力市场条件,减少了对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者的需求,并增加了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者的需求。

以至于,所有这些不平等的变化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结果:增加了教育的重要性。

简单来说,就是之前因为社会相对平等,孩子们未来的选择风险不高。高学历、低学历都能找到安稳的工作,薪资差距也没那么大。所以,父母也不用玩命鸡娃。毕竟鸡娃要付出高成本(时间、金钱),有可能得不到对等的回报。

而现在,社会越来越不平等,过于佛系就可能让孩子得不到好成绩,上不了好大学。学历不好,直接影响了未来的工作前景,更进一步说会直接影响工资收入。所以,父母也改变了之前的价值观,越来越相信孩子的成功将取决于教育成就

在一个利益攸关的世界里,鸡娃大业开始兴起。哪怕搭上全部的空闲时间,将薪资换补习,也在所不惜。因为,这更像是一场投资,鸡过之后没准会有更丰厚的回报。

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鸡娃也许并不是一时脑热,而是父母在面对经济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做出的理智选择


很多时候,“鸡娃”这事真由不得自己来选择


很多时候,“鸡娃”这事真由不得自己来选择


芬兰教育辣么好,我们为什么不学学?


身边那些有孩子在国外读书的朋友里,有的会让你觉得“one world one dream”,跨越大洋彼岸的鸡娃事业同样风生水起,比如美国、英国、日本;有一些则会让你秒变柠檬精,除了实名羡慕无法表达内心的汹涌,比如像芬兰、瑞典这样的北欧国家。

就像去年的那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对芬兰、日本、印度、以色列、英国和中国的教育现状做了展现和对比,在《爱、金钱和孩子》中,也从经济角度分析了不同国家之间的教养差异。


荷兰:“正常点,已经够疯狂了”


荷兰父母不会时刻监视孩子。游乐场通常位于咖啡馆或餐厅旁边,父母在那里聚会和聊天,而他们的小孩则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一起玩耍。父母甚至容忍一些冒险的行为,比如骑自行车不戴头盔之类的。

在学校,10岁以下的儿童没有作业。在低年级中,学生之间几乎没有竞争,而不及格也十分少见。这种闲散的教学方式似乎并不妨碍孩子们取得好的学业成就。


瑞典:“户外小憩,让孩子们成为孩子”


瑞典父母拥有让人羡慕的育儿福利,父母有权享受共16个月的带薪育儿假,假期权力可以延伸到孩子7岁。大量的日托班和幼儿园几乎是免费的。

瑞典父母是世界上最宽容的父母之一。父母认为,只要不会危及孩子的安全,他们就应该获得最大的自由。比如两个孩子打架,父母一般不会介入,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

大多数家长不会逼迫孩子上音乐、数学等兴趣班。尽管那里气温低下,但即便是婴儿也会经常参与户外活动。


德国与瑞士:(某种程度上)宽松的父母


相比上述的北欧国家,这两个国家的父母宽松度要略低一些。

德国父母并不会敦促他们的学龄前儿童学习读书和写字。两个国家的孩子都在无人护送的情况下步行上学。瑞士学生的放松和宽松,会在他们升入高年级之后减少许多。

因为一场高中入学考试,将决定他们未来是要到学术型还是职业型的高中就读。而大部分瑞士家庭的主要压力,也来源于这场考试。


英国:人气不断增长的过度育儿


与上述欧洲国家不同,比起独立、想象,卡梅伦政府更强调勤奋、坚毅这样的品质。越来越多的父母,甚至在孩子读大学后仍然染指他们的生活,比如陪他们参观学校,参加宣讲活动。


中国:我知道什么对他们最好


作为一个将密集型教养方式常态化的国家,父母对孩子在教育问题上可以做到毫不留情,也会为了孩子的学业做巨大的牺牲。

与西方的国家相比,中国的父母们大约每天花十倍的时间对孩子进行学业训练。

父母们坚信,唯有勤奋、坚持、严格,才能让孩子在激烈的竞争下,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日本:让可爱的孩子踏上旅途吧


调查显示,只有1/3的日本受访者把勤奋作为育儿中最重要的价值观。相反,

日本父母把想象力放在了更高的位置。

而且,他们相当重视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日本孩子很小就在没有大人监护的情况下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或为父母跑腿,比如去杂货店买东西。

很多时候,“鸡娃”这事真由不得自己来选择


那到底为什么不同国家的养育方式会有那么明显的差异?作者从经济激励理论,来分析各国采用不同教养方式的原因:


不平等程度较低的国家,父母多采用放任型教养


北欧国家、德国、荷兰等,因为发展相对平均,不平等程度比较低。父母明显更重视孩子独立性和想象力,采用偏放任型的教养方式,他们也不太执着于给孩子规划未来的职业道路。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研究表明荷兰儿童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儿童,紧跟其后的是挪威、芬兰、瑞典、德国、瑞士和丹麦这些低不平等国家。因为父母更宽容有爱,孩子们也更快乐、独立。


不平等程度中高度的国家,父母倾向于采用密集型教养


比如美国、中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土耳其、俄罗斯等国家,“虎爸”“虎妈”和“直升机父母”在这样的国家更为常见。他们的父母会强调

勤奋是孩子需要学习的重要价值观,至于独立性和想象力在他们看来没那么重要。


教育回报率高的国家,父母多采用密集型教养


法国和西班牙,他们都是低不平等国家。但那里的父母采取专断型的教养方式偏多。

作者推测,原因之一就是这两个国家的教育回报率是欧洲最高的,所以他们的父母比欧洲其他国家更加咄咄逼人。

我们总说,为什么芬兰、荷兰,他们的教育模式这么优秀,我们不能也照搬来学习呢?

书中,通过将芬兰与瑞典的教育系统进行详细的对比,像我们说明了把一个国家成功的教育系统应用到另一个国家去远比想象的更复杂。

即使像芬兰和瑞典这样两个国家有很多共同特征,而且采用大体上类似的教育系统,但当地环境的微小区别也会导致结果的巨大差异。

芬兰的学生普遍更具有创造性,但瑞典的学生显然没有那么优秀。

那如果把芬兰模式应用到中国或美国这样经济社会发展完全不同的国家,难度显然还要大得多。

这也是我们反复强调过的观点:教育模式没有优劣之分,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很多时候,“鸡娃”这事真由不得自己来选择


很多时候,“鸡娃”这事真由不得自己来选择


“推娃”是中产阶级的一场狂欢


全世界的推娃小能手,要属中产阶级的爹妈。

作者的研究发现,如果要想实现阶层的向上流动,选择何种教养方式非常关键这其中以权威型教养方式效果最好。特别是对于那些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的父母,要想让孩子实现向上流动,只有选择密集型教养方式这条路可走。

但其实,权威型并不是你想选择就能选择的。它对父母也有一定的要求。

因为它需要父母投入更多的金钱、时间,用更多的智慧去以巧妙的方法影响孩子。所以,对于那些没受到过良好教育的底层阶层的人来说,他们想要采取权威型教养方式实在有些“有心无力”。

但上层社会的父母又和中产阶级不同。他们没有向上流动的需求,努力工作不会在未来给他们带来高额的经济回报,所以贵族父母几乎没有动力给孩子灌输职业道德。他们更倾向于教导孩子享受优雅的休闲活动,通过这样的休闲技能来帮助社交,从而完成阶层巩固。

所以,只剩下中产阶级,推娃推的风生水起,不亦乐乎

。但即便,推娃是一种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如果放眼未来,你会发现“过分推娃”会在长期形成一种“育儿陷阱”。

暂时撇开孩子压力太大、不快乐这些缺点不提,过分推娃会加剧不平等的程度。

阶级固化越来越严重,穷人更穷,富人更富。社会不平等性加剧,自然就更加剧了“推娃”的力度。这几乎就像是个莫比乌斯环一样,形成了某种很难打破的恶性循环。

而这,也是焦虑的最根本来源。

但我也从作者的研究数据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情,那就是:代际受教育水平具有很强的延续性,说白了就是父母受过良好教育,他们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可能性也更高。

如果父母至少有一方受过高等教育,不论你选择放任型还是权威型,孩子的表现都不会差到哪里去。一方面,父母的榜样效果在起作用;另一方面,父母也拥有更强的软实力,即通过更巧妙的方式去影响孩子的能力。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狠命推娃不如使劲自推。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你的孩子也不会活得那么辛苦。


很多时候,“鸡娃”这事真由不得自己来选择


很多时候,“鸡娃”这事真由不得自己来选择


未来,大家会怎么养娃?


作者还从经济角度分析了每个家庭如何选择生几个孩子的问题。我们总说,“穷是最好的避孕药”,作者的分析更好的为我们解释了这个观点。

在过去的两百年间,由于工业化、技术进步、城市化,人类生产活动的重心由农业转为工业,再转向服务业,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家庭内部决策也发生了同样剧烈的变动。对人力资本的需求增加、公立学校的建立,使家长有激励让子女接受教育,而不是早早将他们送去工作。

由此造成的育儿成本的提升,也降低了生育率。

要一到两个孩子,分到每个孩子身上的时间和金钱成本,都会比4、5个孩子要多许多。

作者以经济角度对未来的育儿状况进行了预测。

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包括一些不发达国家),会出现孩子数目少、对子女教育高度重视这种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模式。工业化国家未来的教养会继续受到经济不平等的影响,日益焦虑的中上层阶级将花费更大的精力,以促进孩子社会地位的进一步提升或巩固。

机械自动化和信息化,将会快速侵入并淘汰一些今天看来都最有声望的职业。未来社会会出现技能需求的重叠,以及不同职业工资的巨大变化。

医生会需要掌握越来越多关于机器的复杂知识。对程序员、应用数学家、工程师和物理学家的需求会持续增长。高级律师将继续事业兴隆,但仅仅只有少数能够做到,而当机器接管日常工作时,法律公司收费时间的总量将会下降。

而这些变化,也都是父母们在育儿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当然,作者也在书中多次表示,经济因素只是育儿状况的决定因素之一。文化、价值观、公共决策、宗教

等因素,都在综合影响着每个人的育儿选择。

就大环境来讲,如果我们的不平等状况一直没有改善,甚至加剧,那么未来“推娃”将注定成为主流。但首先,我们可能要先明白自己的育儿初心在哪里,才能更好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育儿方法。

如何推娃、推到何种程度,如何在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做出对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选择,将会是我们为人父母长期的课题。

所以,路还长,扶着走吧……


-END-


很多时候,“鸡娃”这事真由不得自己来选择


小暖说


写这篇读书笔记不是“制造焦虑”也不是鼓励大家“玩命鸡娃”,只是为现在普遍流行的这股“鸡娃”来找找背后的原因和理由。

总结几点文中重点~

一是记得也要从成年人的视角来权衡孩子行为的利弊,别只看眼前享乐。

二是尽量采用权威型养育,也就是平衡父母的“控制”和孩子的“自主”。

三是社会不平等现象加剧,孩子的成就与教育成就的相关度越来越高。

四是别一味看它国,也多关注我们身边的环境,教育模式没有优劣之分,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五是狠命推娃不如使劲自推,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你的孩子也不会活得那么辛苦。

哎呀,怎么每次说到最后都是鸡娃先鸡自己涅?可能是因为这就是"真理"吧,认了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