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將至(當代散文)


九九年。吾弟對我說,外婆疫於那年的五月,忘記我們怎麼會提起外婆了,但吾弟的這份記憶卻讓我吃驚未小,無論如何也應該我先回答出來才對,外婆的大恩大德我感受最多,但我卻未能因此記得老人家辭世的確切年份。曾為此千里奔喪且親眼看見外婆嚥下最後一口氣,因此號啕大哭,昏天黑地,踉踉蹌蹌,當日情形仍還記得,歷歷在目,每每回憶,感覺如新:撕心裂肺,痛楚不已。可我卻做到了,竟忘了外婆的卒年,why呢?

清明將至(當代散文)

所有的親戚都知道外婆對我最好,深感榮幸,我也一直以為此生被上帝安排與外婆形成血緣關係真乃莫大之照顧,外婆恆久遠一枚永流傳,迄今為止我仍不變想法:倘有來生的話但願這個女人還做我的外婆。

清明將至(當代散文)

四月將始,外婆最愛的白蘭花又要上市了,我又可以在朝陽菜場門口踞坐一隅的鄉下老婆婆那裡買到白蘭花了。鎖於記憶裡的外婆常將此花別在衣襟,印象好深刻,花期頗長,整個夏天都能聞到白蘭香氣,因須將蚊蟲拒於窗外所以常須關門,外婆行於室內,真是走哪兒哪兒香,童年記憶,舍此不能形成。

回來幾乎九年,每每季節更替,至於仲春,我便會提醒自己莫忘白蘭,最遲至勞動節,菜場門口的那個老婆婆必會被我撞見,她一定這麼以為的吧?但她卻不知這樣的遇見實則由我發起,眾裡尋她,因有時她會不來,倘這個早晨大雨未歇的話,或雷聲陣陣彤雲密佈,那麼我會放棄尋找這個老婆婆而專心於買菜。

清明將至(當代散文)

每於老婆婆處購兩對,兩朵白蘭被細鐵絲穿連形成一對,那麼才可便於別在衣襟,我常買兩對回來掛在外婆的照片兩旁,使之對稱,那麼才會不不覺照片上外婆看著我的眼神稍顯詭異,的的確確,外婆的笑容仍那麼親切,予我和藹之感,尤在這段時期,白蘭常開,我將它獻給外婆,此感尤真:暗香浮影,照片裡的彷彿外婆活靈活現,竟又可以跟她形成對話了。

外婆,你還好嗎?清明將至,字句又熱。

清明將至(當代散文)

哭,不是很有必要了,斯人已乘黃鶴去,外婆肯定住在天堂嘍,毫無疑義,她該享那樣的福。我也是託了外婆的福,每每想她便覺仍可呼喚自己的眼淚,聽它撲簌而來,感覺它晶瑩透亮的樣子,暗自啜泣,痛並快樂,斯是陋室惟吾得馨,情形當然最好發生在獨處的時候:此際宜放飛心靈,不戴面具,也無需口罩。

剛去廁所,巧遇秦工。秦工一邊往外掏一邊跟我嘆道,陰雨連日,不知哪天放晴。我對秦工答道:清明時節雨紛紛。於是見秦工將他的臉轉向我,微微一笑。此笑亦傾城,感覺忽至。


2020.03.30.蘇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