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大瘟疫-太平道興起,醫聖張仲景鉅著《傷寒雜病論》傳世

一、背景

據史書記載,東漢桓帝時大疫三次,靈帝時大疫五次,獻帝建安年間疫病流行更甚。成千累萬的人被病魔吞噬,造成了十室九空。

大瘟疫當時被稱為“傷寒”。有關史料記載,這種疾病的主要症狀為:由動物(馬牛羊等)作為病毒宿主傳播,具有強烈的傳染性;發病急猛,死亡率很高;患者往往會高熱致喘,氣絕而死;有些患者又血斑瘀塊。

當時人所稱的“傷寒”,與我們現代所認識的傷寒並非一個概念。據現代研究者分析認為,當時的“傷寒”很可能是鼠疫和流行性出血熱兩種疾病,後者的可能性更大。無論哪種疾病,在瘟疫來臨的初期,面對可怕的瘟疫,人們幾乎是束手無策,只能在絕望中等待死亡。

二、名醫張仲景與《傷寒雜病論》

東漢末年大瘟疫-太平道興起,醫聖張仲景鉅著《傷寒雜病論》傳世

醫聖 張仲景

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涅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鉅著《傷寒雜病論》。

張仲景的家族本來是個大族,人口多達二百餘人。自從建安初年以來,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於傷寒者竟佔十分之七。面對瘟疫的肆虐,張仲景內心十分悲憤。他痛恨統治者的腐敗,將百姓推入水深火熱之中。對此,張仲景痛下決心,潛心研究傷寒病的診治,一定要制服傷寒症這個瘟神。

建安年間,他行醫遊歷各地,親眼目睹了各種疫病流行對百姓造成的嚴重後果,也藉此將自己多年對傷寒症的研究付諸實踐,進一步豐富了自己的經驗,充實和提高了理性認識。經過數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終於寫成了一部名為《傷寒雜病論》的不朽之作。這是繼《黃帝內經》之後,又一部最有影響的光輝醫學典籍。

《傷寒雜病論》是集秦漢以來醫藥理論之大成,並廣泛應用於醫療實踐的專書,是我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古典醫著之一,也是我國第一部臨床治療學方面的鉅著。

《傷寒雜病論》是我國最早的理論聯繫實際的臨床診療專書,被後世醫家譽為“萬世寶典”。它系統地分析了傷寒的原因、症狀、發展階段和處理方法,創造性地確立了對傷寒病的“六經分類”的辨證施治原則,奠定了理、法、方、藥的理論基礎。

三、張角與太平道

規模空前的瘟疫給人們心理投下了陰影。社會學家認為,由自然災害造成社會災難,必然會對民眾信仰與社會心理帶來變化。兩漢時代以經學政治倫理為主題的社會主題,迅速轉向了魏晉時代關注存在意義和生命真偽,進一步導致清談和玄學的興起。

另一方面,由於傷寒流行,一些方士便以符水方術為人治病,道教迅速傳播,貴族信奉佛教逐步成為潮流。公元183年,張角、張梁、張寶三兄弟趁大疫流行,以妖術教授,立太平道,咒符水以為人療病,民眾神信之。十餘年間,徒眾數十萬。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張角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自稱“天公將軍”,率領群眾發動起義,史稱“黃巾起義”。不久張角病死,起義軍也很快被漢朝所鎮壓。

東漢末年大瘟疫-太平道興起,醫聖張仲景鉅著《傷寒雜病論》傳世

大賢良師 張角


四、瘟疫的後續影響

張角領導的黃巾起義,震撼了東漢王朝的根基,直接導致了東漢末年軍閥割據、混戰、進而演變為三足鼎立的局面。持續多年的大瘟疫,還對三國格局產生影響。曹操《蒿里行》詩云:“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孫劉聯軍與曹操戰於長江赤壁一帶,擁有數十萬大軍的曹操,敗給只有五至六萬的孫劉聯軍。曹操兵敗赤壁,最終三分天下,當時軍中也爆發了大瘟疫,增加了傷亡。這場瘟疫也正爆發在當下的焦點湖北地區,離武漢很近。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操南征孫權於濡須口,感染疾疫,竟導致建安七子中的四人——陳琳、劉楨、應瑒、徐幹同年殞命,司馬懿之長兄司馬朗也死於這場大瘟疫,可見疫情之慘烈。

漢末亂世導致人口從6000萬下降到1000多萬,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瘟疫的肆虐。從晉朝開始,醫聖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影響力播散開來。南北朝名醫陶弘景曾說:“惟張仲景一部,最為眾方之祖。”由張仲景傳承下來的醫術,在古代無數次亂世中不知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東漢三國之後中國再沒有爆發過死亡超過1000萬人的瘟疫。

東漢末年大瘟疫-太平道興起,醫聖張仲景鉅著《傷寒雜病論》傳世

南陽醫聖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