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大瘟疫-太平道兴起,医圣张仲景巨著《伤寒杂病论》传世

一、背景

据史书记载,东汉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成千累万的人被病魔吞噬,造成了十室九空。

大瘟疫当时被称为“伤寒”。有关史料记载,这种疾病的主要症状为:由动物(马牛羊等)作为病毒宿主传播,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发病急猛,死亡率很高;患者往往会高热致喘,气绝而死;有些患者又血斑瘀块。

当时人所称的“伤寒”,与我们现代所认识的伤寒并非一个概念。据现代研究者分析认为,当时的“伤寒”很可能是鼠疫和流行性出血热两种疾病,后者的可能性更大。无论哪种疾病,在瘟疫来临的初期,面对可怕的瘟疫,人们几乎是束手无策,只能在绝望中等待死亡。

二、名医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东汉末年大瘟疫-太平道兴起,医圣张仲景巨著《伤寒杂病论》传世

医圣 张仲景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的家族本来是个大族,人口多达二百余人。自从建安初年以来,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者竟占十分之七。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他痛恨统治者的腐败,将百姓推入水深火热之中。对此,张仲景痛下决心,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一定要制服伤寒症这个瘟神。

建安年间,他行医游历各地,亲眼目睹了各种疫病流行对百姓造成的严重后果,也借此将自己多年对伤寒症的研究付诸实践,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经验,充实和提高了理性认识。经过数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终于写成了一部名为《伤寒杂病论》的不朽之作。这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又一部最有影响的光辉医学典籍。

《伤寒杂病论》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专书,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它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三、张角与太平道

规模空前的瘟疫给人们心理投下了阴影。社会学家认为,由自然灾害造成社会灾难,必然会对民众信仰与社会心理带来变化。两汉时代以经学政治伦理为主题的社会主题,迅速转向了魏晋时代关注存在意义和生命真伪,进一步导致清谈和玄学的兴起。

另一方面,由于伤寒流行,一些方士便以符水方术为人治病,道教迅速传播,贵族信奉佛教逐步成为潮流。公元183年,张角、张梁、张宝三兄弟趁大疫流行,以妖术教授,立太平道,咒符水以为人疗病,民众神信之。十余年间,徒众数十万。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自称“天公将军”,率领群众发动起义,史称“黄巾起义”。不久张角病死,起义军也很快被汉朝所镇压。

东汉末年大瘟疫-太平道兴起,医圣张仲景巨著《伤寒杂病论》传世

大贤良师 张角


四、瘟疫的后续影响

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震撼了东汉王朝的根基,直接导致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进而演变为三足鼎立的局面。持续多年的大瘟疫,还对三国格局产生影响。曹操《蒿里行》诗云:“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刘联军与曹操战于长江赤壁一带,拥有数十万大军的曹操,败给只有五至六万的孙刘联军。曹操兵败赤壁,最终三分天下,当时军中也爆发了大瘟疫,增加了伤亡。这场瘟疫也正爆发在当下的焦点湖北地区,离武汉很近。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操南征孙权于濡须口,感染疾疫,竟导致建安七子中的四人——陈琳、刘桢、应瑒、徐干同年殒命,司马懿之长兄司马朗也死于这场大瘟疫,可见疫情之惨烈。

汉末乱世导致人口从6000万下降到1000多万,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瘟疫的肆虐。从晋朝开始,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影响力播散开来。南北朝名医陶弘景曾说:“惟张仲景一部,最为众方之祖。”由张仲景传承下来的医术,在古代无数次乱世中不知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东汉三国之后中国再没有爆发过死亡超过1000万人的瘟疫。

东汉末年大瘟疫-太平道兴起,医圣张仲景巨著《伤寒杂病论》传世

南阳医圣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