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手”的三重境界:要么死,要么说,要么死了再说

“枪手”的三重境界:要么死,要么说,要么死了再说

狭义的“枪手”指替别人写文章的人,现在的“枪手”多是因为自己没什么名气,只要东西能发表,挣点小钱,便与买方达成协议,虽然价钱低廉,也算你情我愿。在古代有三个不是很情愿当“枪手”的人,最后的结局各有各的悲惨。

一、刘希夷

有一个不肯当“枪手”的人,直接死于非命。他就是初唐时期的诗人刘希夷,死时还不到三十岁,他的这两句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被后人广为传颂,就是这两句诗要了他的命。

“枪手”的三重境界:要么死,要么说,要么死了再说

刘希夷

当刘希夷写完《代悲白头翁》这首诗后,就拿着诗稿去找舅舅宋之问请教。因为宋之问当时已经是大名鼎鼎的诗人了,让刘希夷没想到的是,他舅舅不仅非常喜欢其中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两句,还打起了据为己有的主意,他问刘希夷这首诗是否给别人看过。当听刘希夷回答说没给人看过后,宋之问说道:“我正在酝酿一首诗作,你这两句和我的诗是绝配,舅舅想借用一下,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刘希夷不好意思当面拒绝,犹豫了半天勉强答应了,后来又反悔了。刘希夷做梦都想不到他舅舅如此狠毒,竟然因为得不到两句诗就起了杀心,找人用沉重的土袋子把熟睡中的他压死了。

“枪手”的三重境界:要么死,要么说,要么死了再说

宋之问

如果生命可以重来,让刘希夷拿命和两句诗做个选择,不知道他是否还会宁死也不肯当“枪手”。

二、温庭筠

还有个人不情愿地当“枪手”,他可能想到了刘希夷不给舅舅当“枪手”命都没了,拒绝宰相更有性命之忧吧。他不敢拒绝,命是保住了,仕途之路却被堵死了。这个人就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温庭筠,他又被称为“花间词派”的鼻祖。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有“温李”之称。这么才华横溢的一个人,却一生郁郁不得志,都是“枪手”没当好导致的结果。

“枪手”的三重境界:要么死,要么说,要么死了再说

温庭筠

温庭筠年轻的时候与当朝宰相令狐绹的儿子令狐滈是好朋友,经常出入相府。令狐绹挺欣赏他的才华,但是他自己并不擅长写词。当时的宣宗皇帝喜欢词曲,尤其爱好《菩萨蛮》。为了讨好皇帝,令狐绹让温庭筠代笔写了很多词,当成自己写的呈给皇帝,皇帝更器重他了。令狐绹和温庭筠说,代笔的事一定要严格保密。堂堂一国宰相,文章是别人代笔的,这事传出去不仅仅丢人,一旦被定个“欺君之罪”还有可能丢命。

温庭筠当着令狐绹的面满口答应,一次与朋友聊天,还是忍不住说出了自己帮宰相给皇帝写词的事,说出去的话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闹得满城风雨。宣宗皇帝出于对令狐绹的信任和宠爱,没追究,但是这事让他在百官面前抬不起头,丢尽了面子,他因此对温庭筠怀恨在心。

一次科举考试之后,唐宣宗又诗兴大发了,上句写出了“金步摇”一词,下句却对不上了。下旨让所有及第才子来对,所有人都对不上。正尴尬之时,温庭筠呈上“玉条脱”三字,宣宗皇帝认为是妙对,给了他很多赏赐,并准备重用他。

关键时刻,令狐绹说:“温庭筠这个人,只有才,没有德,不适合做官。”就这么简单的几句话,宣宗皇帝打消了重用温庭筠的念头。温庭筠就此断了仕途之路,纵有旷世之才又如何?直到五十岁时才当上了一个小县尉。一生不得志,五十四岁就抑郁而终了。这都是“枪手”没当好惹的祸。

三、沈德潜

还有一个“枪手”活着时当得小心翼翼的,一副心甘情愿的样子,不像温庭筠一样出去炫耀,由此换来了功名利禄,如果到此结束,他是个最成功的“枪手”。可他自作聪明,以为死后扬名也不晚。甘蔗哪有两头甜啊!

这个人是清朝的沈德潜。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连考了17次,都名落孙山。虽说年过花甲,他秉承着“活到老考到老”的精神,在六十六岁高龄终于一举夺魁。他的才气很大,在他没有考入进士之前就声名远扬。乾隆十分欣赏他的才华,本着敬老的原则,他高中之后乾隆对他很关照,任命翰林院编修,这个职业相当于皇帝的秘书。

“枪手”的三重境界:要么死,要么说,要么死了再说

八十多岁他申请退休以后,乾隆皇帝还封给他礼部尚书衔,到了九十岁还晋阶为太子太傅。

皇恩在他这真算是浩荡,光靠写一手好诗他并不会如此得宠。问题的关键是,乾隆皇帝爱写诗,留下了四万多首,数量都快赶上全唐诗了,可见乾隆对写诗是真爱。但是写的实在不怎么样,基本都是打油诗,全靠修改,改后当然要署上皇帝的名字,沈德潜就担当起了“枪手”的重任。

“枪手”的三重境界:要么死,要么说,要么死了再说

虽然沈德潜被点翰林时已经六十七岁了,到八十多岁退休,九十七岁寿终正寝,也被皇帝宠爱了二十多年。这辈子靠代皇帝写诗就飞黄腾达了,他应该知足了。可是他晚年却有些不甘心,还希望后人知道他的才华,他编自己文集的时候,把那些代乾隆写的诗,都收录了进去。他也不想想,自己是死了,那活着的乾隆的脸放哪儿?

即使是皇帝做贼也是心虚的,沈德潜死后,乾隆借故从他的家人那里,骗来了他的遗稿,这下露馅了。皇帝差点被气死,但还不能说什么,对皇帝来说欲加其罪,何患无辞。乾隆皇帝随便找了一个茬,削了他的谥号,还命人开棺戮尸,那时他已经死了九年了。

貌似都是诗歌惹的祸,表现出了“枪手”的三重境界,要么死,要么说,要么死了再说。是他们太虚荣,非要在文坛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还是他们把作品看成自己的孩子,都不愿把孩子送给别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参考资料:《清史稿》《大唐新语》《唐才子传》《满清外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