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順:重症病房的勇士

1月31日上午,在疫情最膠著時刻,我和同事們毅然前往武漢。到達的當天晚上就參加了防護知識培訓,第二天便前往火神山醫院採訪拍攝。


在武漢的60天裡,我用鏡頭記錄下了身著迷彩軍裝的白衣戰士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攻堅克難、連續作戰的英雄壯舉。為了能夠拍攝到醫院重症病房醫護人員救治新冠肺炎病患的畫面,我曾經10次進入醫院“紅區”進行採訪拍攝,每次穿戴著防護裝備幾個小時下來渾身都溼透了,這讓我真正體會到醫護人員面對的危險和付出的艱辛。


王傳順:重症病房的勇士

經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批准,軍隊抽組1400名醫護人員於2月3日起承擔武漢火神山新冠肺炎專科醫院醫療救治任務。圖為2月2日上午,空軍派出8架大型運輸機空運醫療隊員抵達武漢天河機場。

王傳順:重症病房的勇士

王傳順:重症病房的勇士

2月4日,武漢火神山醫院開始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確診患者。上午9時30分,武昌醫院、漢口醫院等定點醫院的患者陸續轉入剛剛交付給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的新建醫院。圖為醫護人員轉運確診患者。


2月7日上午8點,我走進駐武漢中部戰區總醫院感染科的病房,這是我第一次進入“紅區”採訪拍攝。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我穿上防護服、戴上護目鏡和手套,攝影器材也有相應的防護措施。雖然之前考慮到一些不利於拍攝的因素,但真正進到病房拍攝時發現困難很多,尤其是手上戴著三層手套,相機包著保鮮膜,每按一次快門都特別費勁,後來我索性拆掉保鮮膜進行拍攝。當天,我用了3個多小時拍攝了三個病區,有時甚至因為想要拍攝一個好的畫面距離病人太近,而被醫護人員“警告”。


王傳順:重症病房的勇士

2月7日中午,武漢市中部戰區總醫院感染科,又有一名患者治癒出院,患者與醫護人員道別。


疫情無情,人間有愛。在病房裡,我看到最多的畫面就是患者與醫護人員相互鼓勵、相互打氣。很多病人都非常樂觀,對治癒充滿了信心。在採訪中,我聽說當時在重症病房的醫護人員已經堅持了一個多月,非常辛苦,院領導決定輪崗,把一線的醫護人員換下來。但是有16名調休下來的醫護人員聯名簽了請戰書,要求繼續戰鬥。還有很多醫護人員不願意宣傳自己,怕家人擔心,同時覺得這只是自己的職責所在。那一刻,我真正體會到什麼是擔當,什麼是責任。


“如果你的報道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離現場不夠近”,這是許多記者的座右銘。在武漢抗擊疫情一線,我真正理解了這句話的深刻內涵。給我印象最深、最難忘的記憶是2月19日第三次進入“紅區”。那是在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等待拍攝第一批接診的病人,由於我當時戴的三層手套尺寸都偏小,防護服和護目鏡也不太合體,當時就感覺渾身箍得很難受。病人預計下午3點抵達,我2點30分就進入“紅區”等候,還不到半個小時護目鏡上全是水汽,看人都是影影綽綽的,等到4點,病人進來我只能對著人影盲拍。但是更難受的是因為手套太小了手被勒得不回血,整個手都是麻木的。大概到了4點30分以後,我的眼睛什麼也看不見,頭疼得好像要炸開,整個人處於一種瀕死的狀態。要不是旁邊醫生一直按著我,我真想一把扯下口罩,不管那麼多先讓我痛快吸一口氣再說。如果不是有醫生攙扶著我一點點挪出“紅區”,我一定會暈倒。往外走的過程中我看到有個護士在嘔吐,我試圖舉起相機拍下這一幕,但是發現根本掂不動相機。等我出去以後立刻吐得一塌糊塗,感覺就像死過了一次。

王傳順:重症病房的勇士

王傳順:重症病房的勇士

武漢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醫護人員根據患者病情的變化,有預見性地快速調整救治方案,採取呼吸支持、抗病毒、維護臟器功能、加強營養等方法,使重症患者逐漸有了好轉,提高了救治成功率。圖為2月24日上午,醫護人員觀察液體流速,嚴格按照工作流程做好每個環節工作。


王傳順:重症病房的勇士

2月24日上午,醫護人員精心護理重症患者。


王傳順:重症病房的勇士

武漢火神山醫院綜合科,根據老年患者病情的變化,有預見性地及時調整治療方案。2月28日上午,患者緊緊抓住醫護人員的手,不願意鬆開,千言萬語道不盡對醫護人員的感激之情。


這次經歷讓我更加理解到了醫護人員的不易,作為記者的我們只是偶爾進入一次“紅區”,他們卻要忍受著穿防護服的悶熱和不適,每天數小時工作在“紅區”裡。還要細心地為病人診斷治療,再難受他們都不能倒下。


前一秒風平浪靜,後一秒驚心動魄。這是我多次進入ICU病房的切身感受。


在火神山醫院ICU病房裡,陳靜護士長告訴我,從2月10日開始收治重症患者以來,數十天“戎裝天使”們和時間拼速度,與死神搶生命,每個步驟都是按秒計,每一秒都生死攸關。她還告訴我,ICU病房裡的護士們非常辛苦,很多時候病人大小便失禁,或者吃飯嘔吐,都要護士們來清理。常規情況下,醫院裡都有護工來處理,非常時期這些都變成了護士們的工作內容。防護服一穿上即使不動都是體力消耗,但是護士們還要穿著它們完成各種工作。

王傳順:重症病房的勇士

王傳順:重症病房的勇士

武漢泰康同濟醫院重症監護室運用氣管插管機械通氣治療、血液淨化等治療方法,有效提高了治癒率,降低了病亡率。圖為3月19日上午,醫護人員忙碌的身影。


王傳順:重症病房的勇士

中部戰區總醫院駐守在武漢疫情的“暴風眼”,他們與這座城市休慼與共、血脈相連。在兩個月的時間裡,感染專區重症監護室的醫護人員與時間賽跑,與疫情進行著頑強地戰鬥,他們從死亡線上挽救了無數個生命。圖為3月16日上午,醫護人員忙碌地穿梭在各個病房。


王傳順:重症病房的勇士

武漢火神山醫院ICU病房,採取恢復期血漿、中醫藥、託珠單抗、ECMO等手段治療,對危重症患者實施“一人一案”救治,建立篩選評估和療效評價救治體系,提高了治癒率,降低了病亡率。圖為3月24日上午,由於長時間站立,護士何賓(右一)差點摔倒,戰友趕緊扶住。


張西京主任是大專家,他說了一句話讓我很震撼,他說:“在重症室行醫,必須有敢與‘死神’掰手腕的勇氣與擔當。”長期擔任重症室主任的他和同事們每年成功搶救危重患者600餘人,他說要隨時有預見性地調整醫療方案,他們從死亡線上往回拉人,哪怕稍微一鬆懈就有可能失去一條生命。


每天,我都被醫護人員的敬業、奉獻精神深深感動。大疫面前,他們都是英雄。我想對他們說:戰友們,向你們致敬!向你們學習!每天走向戰位的時候,你們一定要做好防護!等戰“疫”結束時,我們要一個不能少地平安回家!


回望數十天的戰鬥,我們每天都收穫著無數的感動,每天都強烈感受到了軍人的擔當、軍人的情懷和軍人的奉獻。作為一名軍事記者,疫情一線就是我們踐行“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最好場所,採訪好、挖掘好、報道好廣大醫護人員的先進事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文章刊發於《中國攝影報》·2020年·第25期·8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