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訶夫的《假面人》:做真實的自己,還是藏在“面具”背後

導讀:

近些年,有一個詞語十分的火,叫做“人設”。無論是我們自媒體行業,或者是明星都有人設這一說法。那麼人設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人設就是自己或者他人幫助自己設計的一個人物形象。這個人物形象是自己展示給大眾看的,和真實的自己肯定存在著區別。

既然不是真實的自己,那不就是相當於戴上一層面具嗎?除了人設以外,在契訶夫的小說《假面人》(這是翻譯後的名字,也有叫做《戴假面具的人》或者《假面》)中也有這樣戴面具的情節。

契訶夫的《假面人》:做真實的自己,還是藏在“面具”背後


一個戴著假面具的醉酒男人闖進了一間閱覽室,這間閱覽室裡有五個沒有戴面具的知識分子。假面男人要佔領這間閱覽室,而那五個知識分子認為他沒有禮貌,雙方發生了衝突。於是那五個人叫了領班來幫助自己維護正義,結果那假面男人拿下了自己的面具。眾人驚訝地發現這個假面男人竟然是當地的百萬富翁,喜歡公益的皮亞季戈洛夫。原本一臉正義的神情,此刻突然變得諂媚了起來。

這是一個看似寫戴假面具的故事,其實並不僅僅寫的是戴假面具。



1.表面上是指假面具,其實是指人們的虛偽。

這篇小說表面上是寫的是一場假面舞會,帶著假面具的皮亞季戈洛夫由於在閱覽室的眾人發生的一場鬧劇。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我認為作者其實另有所指。

①皮亞季戈洛夫的“面具”及其背後

皮亞季戈洛夫在原文中是這樣介紹他的身份的:

“大家認出這個搗亂分子原來是當地的百萬富翁、工廠主、世襲的榮譽公民。”

作者契訶夫還通過很多側面描寫來突出眾人對於皮亞季戈洛夫的敬畏。

契訶夫的《假面人》:做真實的自己,還是藏在“面具”背後


這就表明皮亞季戈洛夫平常在眾人面前所展現的姿態與現在醉酒之後的粗俗,恃強凌弱是很不相同的,不然眾人也不會如此驚訝。

而且原文中還說皮亞季戈洛夫是一位熱心公益教育事業的好人。可是他在醉酒之後卻展現出了真實的自己,這個真實的自己大放厥詞,說著報紙書籍沒有用,還擾亂著閱覽室。這種行為是一個熱衷教育,積德行善的好人可能會做的嗎?


由此可見,皮亞季戈洛夫給自己戴上了一層又一層的“面具”,這些“面具”讓他在眾人面前光彩奪目,成為人們口中的好人。可是層層“面具”背後的真實自我,只有他自己知道。

契訶夫的《假面人》:做真實的自己,還是藏在“面具”背後

②知識分子的面具及其背後

小說中的五個知識分子,在看到閱覽室被人擾亂之後,“熱愛文化”的他們義正言辭地站了出來。說實話,如果不是看到後面,我差點就被他們感動了。

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最初他們身上一些品質:“熱愛文化”和“堅守正義”。可是當皮亞季戈洛夫拿掉了自己的面具,展示出自己的身份時,他們頓時就慫了!

知識分子的“文化”和“正義”在皮亞季戈洛夫的財富和權利面前,似乎是多麼不堪一擊啊!那一張張初看正義的臉,立馬就佈滿了諂媚。

他們又何嘗不是為自己戴上了“喜歡文化”和“堅守正義”的面具啊!他們真正的虛榮,諂媚就被一層層擋住了!

2.為什麼他們要成為一個個“假面人”,做真實的自我不好嗎?

讀到這裡,我們也不禁想問,為什麼要給自己戴上“面具”,偽裝自己,一不小心還要被拆穿。這樣不累嗎?做真實的自己不好嗎?

萬事都有因果,不如讓我們來“執果索因”吧!

①時代的原因

雖然小說中並沒有準確地寫出故事,發生在什麼時期。但是小說本身就是一個虛構的世界,我們可以通過現實世界和小說中的情節來推斷出故事大概的背景。

要知道作者契訶夫是生活在沙俄時代的偉大作家,他的作品也會有很多諷刺當時時代的。我們再結合小說中的情節,可以大致推斷出小說中的時代背景是封建的,黑暗的,金錢權利至上。


契訶夫的《假面人》:做真實的自己,還是藏在“面具”背後


那麼在這樣一個汙濁不堪的時代背景之下,虛偽似乎也變成了一件讓人習慣了的事情。

各個層次的人們都給自己戴上了層層的面具,讓自己在人們的面前展現出善良,平等,正義的一面。但這其實也是在時代的影響之下,這樣一個混亂的時代,卻偏偏要給自己戴上一具平等公平的面具。

為了盡力去附和時代的“平等”等完美的面具,人們也只能為自己戴上類似的面具。

漫畫家朱德庸曾經說過一句話:

我們為了適應同一時代的氛圍,強迫自己失去了自己。

這句話在這裡十分的貼切,個人不過是在時代洪流下被沖走的一塊石頭罷了。

②個人原因

時代的影響的確對每一個人的選擇產生了重要的作用,但選擇權最終還是落在了人自己的手中。對於個人而言,小說中的人物他們為什麼要給自己戴上面具呢?

在小說中的時代背景之下,有一句話可以形容人們的內心,叫“做無利不起早”。人們之所以不辭辛苦的做這樣的事情,追根究底肯定是有利益使然。那麼利益到底在哪裡呢?

就皮亞季戈洛夫來說,他已經不缺錢財,也不缺社會地位了,這樣的人他最重視的是什麼?

沒錯,就是名聲。他將真實的自己給掩藏在面具背後,為自己戴上一層好人的面具。在眾人面前保持著光鮮亮麗,這就是維護他自己名聲的最好辦法。

契訶夫的《假面人》:做真實的自己,還是藏在“面具”背後


而維護他自己的名聲,可以鞏固他的財富和他的地位。如此說來,為自己多戴上一層面具也並無不可。

就知識分子來說,他們必須要懂得文化,這才搭配他們的身份。而堅守正義似乎更能贏得社會其他階層的人對於他們的尊重。

因此為了鞏固他們自己的社會地位,他們為自己戴上了文化和正義的面具。

由此看來,小說中的人物都為自己戴上一層虛偽的面具,並不僅僅是時代的原因造成的,還是他們自己內心的虛榮作祟。如果他們一個個都能堅守自我,那麼他們又怎會害怕時代洪流呢?

3.為自己戴上一層面具真的不好嗎?

雖然在這一本小說中作者寫假面人,目的是為了諷刺。諷刺當時的時代,諷刺當時的人們。但是我想要站在一個相對客觀的角度來評說一下,戴上面具真的一點都不好嗎?

我們都知道,把真實的自己隱藏起來,每天為自己戴上一層虛假的面具,這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當然也有很多人樂此不疲的做著。

但是我認為為自己戴上一層面具也是有好處的。

在許嵩的歌詞中有這樣一句:

“尋不到花的折翼枯葉蝶。”

當時我就對歌詞中枯葉蝶這一生物很感興趣,為什麼它尋不到呢?於是我上網搜索了之後,發現這是一種外貌十分像枯黃葉子一樣的蝴蝶。這種蝴蝶在自然界中能夠很好的裝飾自己,掩蓋自己。

契訶夫的《假面人》:做真實的自己,還是藏在“面具”背後


或許這樣做的最終目的只是為了保護自己,那麼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為自己戴上一層面具,同樣也有保護自己的好處。

古人說“人善被人欺”。很多人正是吃過這樣的虧,才為自己帶上了一層強硬的面具,其實他們的內心十分的柔弱,並沒有外表上這麼樣強硬,但是他們都是為了保護自己。

我們常說的“刀子嘴,豆腐心”不也是這個樣子嗎?表面上十分強勢,其實只是為了保護好自己,這或許其實是人的一種本能。

契訶夫的《假面人》:做真實的自己,還是藏在“面具”背後


這樣的面具難道不好嗎?因此我覺得為自己戴上一層面具也是有好處的。

但是我們必須掌握好其中的度量,以保護為目的,絕不能迷失自己,損害他人。


結語:

真誠的希望大家能夠做真實的自己,堅守自我,樂觀的對待世界。即使到最後要為自己戴上一層面具,也要掌握好其中的度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