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讀財報的樣子, 像極了剛碰智能手機的大爺

最近有粉絲爆料

自己被一家HR當面吐槽

“你看財報的樣子,就像剛接觸智能手機的大爺”

你讀財報的樣子, 像極了剛碰智能手機的大爺

不管你是想去投行/四大/基金還是證券公司

讀寫財報都是進入這些企業的必備通行證

可以說

想進金融相關行業而

不懂財報絕對是不行的


1


財務報表的三張表


一套完整的財務報表至少應當包括“四表一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和附註。無論是大券商的頂級研究員還是草根研究員,都必須看這三大表。


一般來說,學習讀財報表,主要讀的是這三張表:

  • 資產負債表
    代表一個公司的資產與負債及股東權益
  • 利潤表
    代表一個公司的利潤來源
  • 現金流量表
    代表一個公司的現金流量,更代表資產負債表的變化


你讀財報的樣子, 像極了剛碰智能手機的大爺

2

財務報表到底該怎麼看?


1

利潤表


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期間內生產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企業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既可能表現為盈利,也可能表現為虧損,因此,利潤表也被稱為損益表。它全面揭示了企業在某一特定時期實現的各種收入、發生的各種費用、成本或支出,以及企業實現的利潤或發生的虧損情況。


需要關注的財務指標:資產週轉率=總收入/總資產*100%


企業最核心的能力就是用資產創造收入,是最能體現企業的經營效率的指標。舉個例子:

2016年沃爾瑪的資產週轉率達到了244%(2.44次)

2016年蘋果的資產週轉率則為66%(0.66次)


兩家所處的行業不同,沃爾瑪是大型零售商,本身就要求把資產做輕;蘋果是科技製造業,要有研發生產以及大量的庫存,因此會有較大差異,所以分析報表一定要結合行業。


  • 成本控制:這個不是某個具體指標,而是一系列指標(市盈率、銷售成本、三費操縱等);
  • 市銷率:相對於市盈率來說,該指標是上市公司股票市值跟該公司銷售收入的比率。根據國外統計,通常情況下市銷率等於1是最合適的;
  • 毛利率:就是銷售毛利潤除銷售收入;
  • 三費操縱:所謂三費,即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 三費也可稱為期間費用 )。

做商業分析的時候,這些數據最能體現一個企業經營策略。所以一個企業是什麼發展策略,是否有效執行了策略,可以通過成本相關的指標一探究竟。


你讀財報的樣子, 像極了剛碰智能手機的大爺


2

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表是反應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如月度、季度或年度)企業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對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所產生影響的財務報表。影響現金流的就是企業的三個活動,“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


經營活動現金流+利潤:

  • 經營活動現金流增加,利潤也增加:成長型企業的表現
  • 經營活動現金流減少,利潤也減少:衰退型企業的表現
  • 經營活動現金流減少,利潤增加:警報之一,要注意企業的應收帳款是否有問題,庫存是否大量增加。當然,也有虛驚一場的可能性(比如企業用現金購置了大量存貨,並通過客戶預充值的方式規避風險)。
  • 經營活動現金流增加,利潤減少:這個是比較奇葩的情況,一般是企業內部有數據調整,進行一些清算或者減損的時候才會出現。


投資和籌資活動現金流:

  • 企業是否做出了較多有利於經營活動的投資(長期或短期)?
  • 是否通過籌資的方式獲取了所需資金?
  • 籌資的方式是哪種(股權融資、債權融資)?


通過這些,可以看出企業管理者在經營上的信息,以及專注度。


一般,企業融資會有一個順位:

  • 盈利能力突出的公司,用自有資金(保留盈餘)的方式發展
  • 前景比較穩健的公司,可以進行債券融資
  • 前景不明確(初創企業),採用股權融資的方式(VC風險投資)


3

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如月末、季末、年末)全部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情況的會計報表,是企業經營活動的靜態體現,根據“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一平衡公式,依照一定的分類標準和次序,將某一特定日期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具體項目予以適當的排列編制而成。


一般來說,負債比率在50%~70%是比較合理的,如果高於100%,那就是“資不抵債”,但是如果負債太低,也可能是不好的信號

(資產流動性差、供應商不給賒賬等)。


需要關注的財務指標:負債比率=總負債/總資產*100%


跟同行業的企業進行對比會比較有效,畢竟行業不同,難以制定統一的標準。舉個例子:

2016年蘋果的負債比率是58%

2016年沃爾瑪的負債比率是59.6%


可見兩家國際大企業的負債比率控制的是很優秀的。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100%用來衡量企業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一般來說,業界普遍將150%~200%的流動比率作為衡量標準,如果流動比率太低,說明資金週轉不靈,難以償還短期債務;如果流動比率太高,則說明企業閒置資產過多,經營效率低。


不過在流動比率的分析上,一樣要遵循“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舉個例子:

2016年蘋果的流動比率是135%

2016年沃爾瑪的流動比率是86%


資產負債表另外兩個需要重點關注的,是應收帳款和無形資產。

  • 應收帳款:這個可以算事企業風險的聚集地,企業一般會計提應收帳款的壞賬準備(就是可能收不回來的錢),但是這個數據是很容易操作的,移動要綜合分析應收帳款裡出現壞賬的數額和可能性。
  • 無形資產:一般指的是品牌、專利、商標、著作權等等,對於上市公司或者中大型企業,都有專門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計算,但是對於創業公司進行估值的時候,可能沒有很多的數據參考,就需要做更多的行業研究了。
你讀財報的樣子, 像極了剛碰智能手機的大爺


3

投行面試中常見的財務報表面試問題


"How does $10 of depreciation affect the three financial statements?"


這是最經典的一道題目,旨在考察面試者對三表(Income statement, balance sheet, cash flow statement)的理解掌握程度。要回答這類問題,需要將三表依次作分析。步驟依次為:


  • 從income statement開始(記住, 如果revenue或costs有任何變化都要算上tax的影響,一般你會被告知tax rate為40%)。
  • 得到net income,
  • 然後開始分析cash flow statement。由於cash flow statement的首行為net income,這樣一來就能比較好的銜接。
  • 說完cash flow,得到net change in cash,就可以開始分析balance sheet.
  • 不要忘記balance sheet的基本等式:Assets = Liabilities + Shareholders’ Equity.

案例一

"If a company incurs $10(pre-tax)of depreciation expense, how does that affect the three financial statements?"


這是此類題型最常見的問題。當然,不一定是$10。就如同上面所說的一樣,要回答這個題目,我們需要一個一個的解決三表,下面的回答模板供參考:

Income statement: Depreciation is an expense so operating income(EBIT)declines by $10. Assuming a tax rate of 40%, net income declines by $6.

Cash flow statement: Net income decreased $6 and depreciation increased $10 so cash flow from operations increased $4.

Balance sheet: Cumulative depreciation increases $10 so Net PP&E decreases $10.


分析完之後,你很可能會得到一個follow up的問題,例如:

"If depreciation is non-cash, explain how this transaction caused cash to increase $4?"


對此的回答是:

"Because of the depreciation expense, the company had to pay the government $4 less in taxes so it increased its cash position by $4 from what it would have been without the depreciation expense."

案例二

A company makes a $100 cash purchase of equipment on Dec 31. How does this impact the three statements this year and next year?


回答這一題時有幾點要注意:

  • 題目特意提到Dec. 31是為了告訴你,今年並不用考慮折舊;
  • 三表都要逐一分析,不過既然問到了兩年的情況,那就也應該逐年來說;
  • 本題中說的是"cash purchase", 而有的題目會改為" purchase by issuing debt ", 這樣一來對三表的影響都會改變,大家需要留意。

下面是對應的回答模板,供參考:

第一年

Income statement: A purchase of equipment is considered a capital expenditure which does not impact earnings. Further, since we are assuming no depreciation, there is no impact on net income, thus no impact to the income statement.


Cash flow statement: No change in net income so no change in cash flow from operations. However, we’ve got a $100 increase in CapEx so there is a $100 use of cash in cash flow from investing activities. No change in cash flow from financing(since this is a cash purchase)so the net effect is a use of cash of $100.


Balance sheet: Cash(asset)down $100 and PP&E(asset)up to $100 so no net change to the left side of the balance sheet and no change to the right side.


第二年(假設5年straightline depreciation, 40% tax rate)

Income statement: $20 of depreciation, which results in a $12 reduction in net income.


Cash flow statement: Net income down $12 and depreciation up to $20. No change in cash flow from investing or financing activities. The net effect is cashed up $8.


Balance sheet: Cash(asset)up to $8 and PP&E(asset)down $20 to the left side of balance sheet down $12. Retained earnings(shareholders’ equity)down $12. We are balanc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