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你我——時代的英雄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惡意造訪,恣肆狂舞,舉國上下,人心惶惶。千鈞一髮之際,有一群人不論生死,挺身而出,視己身為芥草,救生命於危難。捐軀赴國難,誓死忽如歸。

他們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英雄。

平凡的你我——時代的英雄

英雄,是耄耋之年仍奔波一線的仁愛。

十七年前,非典肆虐,一句“將最嚴重的病人都送到我這裡來”讓全國人民認識了這個年過花甲的醫生——鍾南山。他的決心如一座明亮的燈塔,指引著光明的方向。

十七年後,在冠狀病毒染指荊楚之地的今天,鍾南山院士再次將最權威的專業知識告訴國人:“病毒有人傳人的危險,請大家不要去武漢。”但84歲高齡的他卻毅然坐上了開往武漢的列車。

他說過:“醫院就是戰場,醫生作為戰士,我們必須衝上去,相信我們一定會勝利的。”這話語不禁讓人潸然淚下,肅然起敬。

兩月有餘,鍾南山院士仍然奮鬥在疫情第一線,當他聽到徒弟說起窗外的人民在高唱國歌時,這位面龐堅毅的戰士忍不住卸去堅強的鎧甲,落了淚。

那是一滴熱淚,飽含著對人民舉止的感動,對祖國深切的熱愛,更訴說著對抗疫必將勝利的決心。

平凡的你我——時代的英雄

英雄,是有所畏懼仍捨生忘死的勇敢。

非典時期,醫生用溫柔的聲音告訴孩子們:不用害怕,全中國都在保護著你們。

十七年後,少年初長成,他們身披白袍,主動請戰,奮戰一線。正值青春年華的他們不計報酬,不論生死,坐上了開往武漢的列車,逆風前行。曾立下神聖誓言的他們,無悔加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當他們摘下防護鏡時,臉上顯出一道道深淺不一的勒痕,但他們卻露出輕鬆的神情。當記者詢問他們是否害怕時,他們笑著說:“我們都很害怕,但這是我們的使命,我們必須去完成,一想就沒什麼了。”

一句“沒什麼”看似輕鬆愜意,但我們都深知這背後是對責任的擔當和堅守。真正的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雙腳顫抖,依然無畏向前。

那一張張請戰一線的生死狀,那“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的話語,是在莊嚴宣誓:

“十七年前,全中國保護我;十七年後,我們保護中國!”

平凡的你我——時代的英雄

英雄,是暫離親情而堅守崗位的敬業。

如果疫情是一場戰役,那麼深入病房的醫生吳大偉就是離“炮火”最近的“先鋒兵”,他臨危受命,衝鋒在前。他的妻子楊學麗也在醫院緊缺人手時主動申請轉入臨床科室,每天照顧家屬、病人達上百名,忙得不可開交。

他們夫妻倆都奮鬥在各自的一線戰場上,許久未與對方見面。當丈夫出現在鏡頭前時,她哭了:“確實很辛苦,我很想念他和家裡的兩個孩子,但我們都在堅守著自己的崗位,期盼疫情早日結束。”

是啊,相愛的夫妻怎麼會不思念自己的愛人和孩子,但為了使命,他們甘願將綿長的思念暫時放下。他們沒有豪言壯語,只是用實際行動彰顯了甘於奉獻的高尚情操,詮釋了醫務工作者的責任與使命。

平凡的你我——時代的英雄


英雄,是心繫祖國而捨己為人的奉獻。


在疫情面前仍然有一群特殊又普通的“逆行者”。 這些“逆行者”們在城市,是一群默默付出的人。疫情肆虐時他們卻仍堅守崗位。

從快遞到家的便利、街道整潔的景象,再到像韓紅老師那樣的志願者,他們用自己兢兢業業的工作表明瞭自己抗疫的決心,與一線醫務工作者站在一起,同心協力,共抗疫情。

那送口罩不留名的司機們,那捐出一生積蓄的老人家,他們都用自己的行動為抗疫而戰,為中國而戰。不正是應驗了那一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嗎?

再將視野遠望世界,無數留學海外的中華兒女四處批發口罩,防護服運回祖國。即使身在大洋彼岸也時刻心繫自己偉大的祖國。他們在平凡中書寫著不凡。雖然他們不會治病救人,用自己的力量保護著我們的家園。

人民群眾心連心,共同抗疫築長城,勝利的曙光即將到來。

平凡的你我——時代的英雄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每個災情面前,中國英雄從不缺席。他們用仁愛、勇敢、敬業和奉獻築成一道屏障,將生的希望留給了我們,卻獨自面對黑暗與痛苦。我相信,萬眾一心,必將迎來明媚春日。

平凡的英雄們,我們等你們歸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