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尖”招生何時休?深圳今年強調:堅決整治違規爭搶生源行為

4月1日,深圳教育局發佈《關於做好2020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強調,所有公辦民辦學校都要嚴格遵守並全面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入學規定。堅決整治公辦民辦學校通過面試、面談、人機對話、體驗活動、簡歷材料等方式為依據的“掐尖”招生、提前招生、違規爭搶生源的行為。

各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將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2020年對面向全區招生且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的民辦學校,全部實行電腦隨機搖號錄取。辦學層次同時包括小學和初中的民辦學校,應首先通過直升或電腦隨機搖號方式招收本校自願報讀初中的小學畢業生,剩餘的招生計劃應公開報名,實行電腦隨機搖號錄取。

事實上,今年已是深圳實行“公民同招”、“免試就近入學”、“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學校採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等措施的第二年。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對照了深圳2019年的招生入學工作通知發現,在義務教育階段免試入學規定的表述中,深圳今年特別強調:堅決整治公辦民辦學校通過面試、面談、人機對話、體驗活動、簡歷材料等方式為依據的“掐尖”招生、提前招生、違規爭搶生源的行為。

在2019年4月,深圳發佈了“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實施統一招生平臺、同步招生,不得以面試、面談、人機對話、簡歷材料等任何形式為依據選擇生源”的措施之後,5月,百合外國語學校組織了11104名小學畢業生到學校開展體驗活動,活動內容含有選拔性質的學科試題、考題材料。

深圳百合外國語學校是一所知名民辦初中,曾連續幾年奪得深圳中考總均分第一名,在家長們看來,孩子進入百合外國語,等於一隻腳邁入了重點高中的大門。

2019年11月,深圳教育局發佈《關於深圳市百合外國語學校違規招生處理情況的通報》,認定了其變相考試和“掐尖”招生行為,取消了該校跨區招生的資格。

如今,深圳重申將整治“掐尖”等違規招生行為,深圳一家教育培訓機構人士劉琛(化名)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教育局的措施能夠一定程度讓“擇校熱”降溫,但背後的根本問題還是在於優質教育資源稀缺,而很多家長會有追逐優質教育資源的天性。

記者瞭解到,位於深圳龍崗區的百合外國語學校被取消跨區招生資格後,有的家長表示支持,認為此前“百裡挑一”擇優招生的氣氛渲染,加劇了家長的焦慮;也有其他區的家長表示惋惜:這相當於孩子少了一所可以上的名校。

深圳教育局在上述違規招生處理通報中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各類“掐尖”招生行為,嚴重擾亂了招生秩序,對中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帶來了不利影響,加劇了家長和社會焦慮,助長了校外培訓機構辦學亂象,屬於明令禁止行為。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南方中心主任臧敦建向記者表示,深圳的教育格局是公辦學校整體質量較高,公辦學校偷偷“掐尖”招生的情況甚至更加嚴重。在以升學為導向的評價體系下,加上教育資源不均衡,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很難做到不焦慮。

但臧敦建有他樂觀的一面,“今年是深圳執行新招生制度的第二年,瞭解的人越來越多,如果再有違規行為出現,家長們可以提出異議,去年的處罰也會有威懾作用,最終義務教育階段招生會慢慢走向規範化。”

“實際上有些名校,最大的競爭力就在於能夠掐尖招生,挑選生源。” 臧敦建說。

他認為招生制度的變革將有助於推動教育均衡化,但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譬如官方認定的“重點學校”等稱號是不是可以取消;民辦學校原來最大的優勢之一就是招生自主權,現在招生自主權受限,相當於納入了提供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政府也應該建立起相應的成本分擔機制。

劉琛則認為,“實現教育均衡最終還是要靠發展,真正提供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