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球的唐國明從1993年開始創作直到2001年定名為《零鄉》的小說

一個敢騎著單車上月球的唐國明從1993年開始創作直到2001年定名為《零鄉》的小說

————————————————————————————————————

————————————————————————————————

上月球的唐國明從1993年開始創作直到2001年定名為《零鄉》的小說

————————————————————————————————

上月球的唐國明從1993年開始創作直到2001年定名為《零鄉》的小說

————————————————————————————————————

半途哲人、鵝毛詩人、紅樓工匠、作家唐國明

——————————————————

我是唐國明,在沒有成為作家之前,別人認為我是“騎著單車想上月球”的怪人;成為作家之後,別人又認為我是“騎著單車上了月球”的“怪才”;但我認為我自己不過是一個胸懷“思危奮發圖強,修德安和天下”情懷、一直不顧一切為夢想“傻行笨做”的“孩子”而已。自從2013年全文發表《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復原:第81至100回》,直到2016年出版,這期間我曾被冠以無數“……書痴、神仙哥、自大文人、紅樓狂人、絕版文藝青年、文學牛人……”這些五花八門的稱號,但我最喜歡、認為表達自己最恰當的稱號是:“……文學上的曹雪芹、雲夢湖邊的天鵝、夢想中的貴族、一個無鄉的詩人……”

…………………………………………………………………………………………

而真實的我,卻出生於大山深處,自從心懷作家夢想以來,我由爭氣的好孩子,被認為是家裡人無可奈何的精神負擔、朋友親戚鄉鄰眼裡的異想天開不務正業者、大學同學眼裡不現實不習時務的瘋狂理想主義者、大學老師眼裡的大天才與大蠢才、社會普眾眼裡不合時宜的瘋子狂人異類傻子、女子眼裡不能寄託婚姻的浪漫才子,同時我也成了媒體關注成名後被世俗‘冷落’的‘清貧’作家;一個倍受非議與具有爭論性的追夢者,讀者眼中的的文學聖徒、還有夢想的倖存者,自我眼裡的普通人、作家,騎著單車實現登上月球的夢想成功者,從雲夢湖邊飛越遠方的高貴天鵝,一個無鄉的鵝毛詩人。

…………………………………………………………………………………………

在欣賞者眼中,得知我的事情後,情不自禁地寫文感嘆道:“……八平方的天地,溪水炊煙。歲月流轉,他用文字書寫自己的浪漫,考古修復《紅樓夢》是他精神的源泉。天鵝的白羽,嶽麓的山川,將他的靈魂浸染。他是純情的才子,卻躲不過形單的影子……”“傾一世芳華,為一個信念。”“……春去秋來,嶽麓山的楓葉又紅了一遭,而他的生活除了書稿上多出的文字,再無別的變化。堅守,於他而言或許已經成了習慣。”

…………………………………………………………………………………………

一直以來,我只是心存一個抱負,希望這一輩子能寫出一部能讓世代讀者能讀下去的作品,這部作品就是我從1993年開始創作直到2001年定名為《零鄉》的小說,到目前為止,它一直處以未完成狀態……

…………………………………………………………………………………………

當一切給我帶來聲譽與各種聲音的時候,完全不是我意料之中的,當我被推上大眾關注的時代高速列車時,我只能告訴自己我已經不能停下,唯一的選擇只能不斷地隨著這已開動不能停下的高速列車奔跑,不管前面是鮮花還是荒野,是掌聲還是叫罵,我只能堅持將夢想進行到底。

…………………………………………………………………………………………

在這幾十年對夢想的堅守中,雖然我大學畢業後以3.5元一天的生活費到如今以10元一天的生活費堅持著自己夢想的信念,但我這個騎著單車要上月球的人,到目前實打實地開創了“考古復原曹文紅學”,自創了鵝毛詩這兩個已經被讀者公認的成就;直到用“個位區間”法論證了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並從“3x+1”發現了萬有規律公式。雖然這個數學成果要被獲得承認,即使還有一段路,但這個太陽已升起在海平面上……

…………………………………………………………………………………………

對於我這個已經實現“騎著單車登上月球”夢想的人,更相信月亮上會有一個像我一樣騎著單車登上去的女孩子將與我相遇。

—————————————————————

唐國明的書法:鵝毛帖

……………………………………………………

上月球的唐國明從1993年開始創作直到2001年定名為《零鄉》的小說

唐國明遵循自己的“ 識你之理與力,看他之理與力,合諸家之理與力,知行之,得我之理與力”原則,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的啟發,得出的“半途哲論”名言:

1、萬物永遠處在半途之中,萬有總在途中。

2、我們都是途中人。

3、遠方沒有遠方,你到達的遠方,不過又是一個遠方的半途之上。

4、寫天地之得失、強天下之心力。

5、我被一切改寫,我在改寫一切。

………………………………………………………………………………………………………………………………………………………………

唐國明說過:續寫《紅樓夢》一萬年也沒有意義

————————————————————————————————

上月球的唐國明從1993年開始創作直到2001年定名為《零鄉》的小說

————————————————————————————————

——————————————————————————

唐國明簡介:

………………………………………………………………………………

唐國明是誰,他是——

一個“雷打不動、火燒不倒、風雨不垮”,“踩倒高山就上路”的漢子;

一個“流血不失長風情懷、火燒無損鵝毛風範”,“究天地之得失,強天下之心力”的文人;

一個胸懷“與時俱進思危奮發、實事求是安和天下”精神情懷的人類知識分子;

一個提出“半途哲論”的命運跋涉者、文學執著者、思想開拓者、靈魂共鳴者的“半途哲人”;

一個“識你之理與力,看他之理與力,合諸家之理與力,知行之,得我之理與力”的感性學者。

………………………………………………………………………………

唐國明說:“科學精神就是‘窮天地之理,富天下之力,利天下之民,惠天下之物’”。

他說,讀書人的性格就如他追夢10多年租住在長沙嶽麓山8平方米房間裡坐“冷板凳”中,在發揚“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不怕死”的湖湘精神基礎上;在互聯網時代,在各種文化的碰撞與交融下,所表現出來的如他詩作名篇《讀書人》中所說的——

“雷劈不倒,火燒不移,風雨不垮,似朗月清風;日食隨時,起住隨所,執筆隨心,如閒雲流水”;

“對洶湧潮流,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流血不失長風情懷;居安寧山腳,貧則無憂富則無過,火燒無損鵝毛風範”;

“與時俱進認知世界真理,思危奮發圖強;實事求是改造現實命運,修德安和天下”;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窮天地之理,富天下之力,利天下之民,惠天下之物”;

————————————————————————————

上月球的唐國明從1993年開始創作直到2001年定名為《零鄉》的小說

——————————————————————

………………………………………………………………………………………………………………………………………………………………

唐國明,男,漢族,現居長沙,半途哲人、鵝毛詩人、考古復原紅樓夢曹文工匠,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

自發表作品以來,已在《鐘山》《詩刊》及其他國內外書報刊發表文學、紅學、數學方面文章數篇。

自2013年始其墨跡“鵝毛帖”一幅字能換3000元。

2016年出版先後在美國秘魯《國際日報》中文版連載的成名作《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復原:第81至100回》,2017年中國紅學會將其列入《紅樓夢學刊》2014年至2016年紅學書目。

2018年以寫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得出自己結論的自傳作品《這樣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3x+1》於上海作協、華東師大獲獎。

2019年出版網紅至今的詩集《鵝毛詩》。

自2013年起,其開創考古復原曹文紅學、開創鵝毛詩、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3x+1猜想得出“半途哲論”的追夢事蹟陸續被湖南衛視、浙江衛視、北京衛視、貴州衛視、遼寧衛視、湖北衛視等電視臺通過電視節目《中國夢想秀》《奇妙的漢字》《最愛是中華》《有話就說》……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與報道,被美國及其海內外無數報刊網絡媒體報道至今。

2017年,分別論證了世界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並從“3x+1”發現了萬有規律公式,通過論證“1+1”與“3x+1”得出了“半途”哲論:你永遠處在另一個未知終極變數的半途之上,你永遠就這樣被置於一個未知終極變數的“零鄉”……

2018年4月完成《唐國明考古復原曹雪芹百回本紅樓夢》。

2019年4月江蘇無錫市《太湖》雜誌雙月刊發表唐國明鵝毛式探索小說開山之作《堅守在長城要塞上的士兵》。

什麼是唐國明“鵝毛小說”,就如作家唐國明本人所說的——

鵝毛式小說,就是吸收了詩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創作手法,就像鵝毛脫離了天鵝,迎風四處飛舞,鵝毛仍然是這隻天鵝身上的鵝毛。

…………………………………………………………………………………………………………………………………………………

上月球的唐國明從1993年開始創作直到2001年定名為《零鄉》的小說

唐國明在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的過程中所取得的數學與“半途哲論”成就摘要:

=============================================================

1、“1+1”:

無論一個多大的素數,除素數2與5外,它的個位數總是1、3、7、9;無論多麼大偶數,它的個位數總是0、2、4、6、8,任一偶數表示為兩素數之和時的不對等素數都分佈在“偶數除以2”兩邊的區間,並與之數差相等。或說,每一個大於2的正整數都是兩個素數之和的一半,且兩個不同的素數分佈在這個數兩邊的區間,並與之數差相等。這個理論我們在已知的偶數素數區間是成立的,面對無窮無盡的未知數我們只能在一個區間數一個區間數的推進驗證中認可這個理論,因此哥德巴赫猜想即

上月球的唐國明從1993年開始創作直到2001年定名為《零鄉》的小說

2、“3x+1”與萬有通變規律、萬有總在途中公式:

用個位數是1、3、5、7、9的奇數,乘以3加1,則會變為個位數是0、2、4、6、8的偶數,我們且把這一由奇數變換成偶數的運算規則叫“奇變”,再用2連續整除至此偶數為奇數,我們且把這一由偶數變換為奇數的運算規則叫“偶變”……任一大於零的正整數,通過連續的這樣的“奇變偶變”運算,如無窮無盡數字的萬有總是永遠處在“3x+1”猜想通過“奇變”“偶變”原則抵達4、2、1的途中……

2的n次方是所有遵循“3x+1”猜想“奇變”“偶變”規則抵達4、2、1數流的終結線,又是從4、2、1迴歸無窮數據宇宙的起始線。在這條2的n次方線上,有無數從4、2、1回時的分流點與抵達4、2、1數流的匯聚點,這些點卻是在2的n次方合4+6n形式的數點上。因此遵循“3x+1”猜想“奇變”“偶變”規則經過2的n次方合4+6n數的匯聚點,可以迴流分流出奇數x合1+2n或合2+3n的數群,順著這些數群迴流,會迴流出通過“3x+1”“奇變”“偶變”而來抵達4、2、1的無際的數流。 它描述的無盡的奇數偶數遵循“奇變”“偶變”運行規則最終抵達4、2、1的結果。是宇宙無為地從無序到有序從始到終,又從終到始地循環往復如此存在於宇宙創造著天生著宇宙萬物詩意地生成消亡、消亡生成的最好最恰當的表述,所以此萬有通變規律公式為:

……2x→x→3x+1→(3x+1)÷2→……2的n次方→……→4、2、1……

……2x←x←3x+1←(3x+1)÷2←……2的n次方←……←4、2、1……

即在上一波段轉向下一波段過程中若2+3n不合2+4n與1+2n形式,則2+3n根據“奇變”“偶變”規則直接除以2為下一波段合4+6n形式的起始數的前提下,則

……2+4n→1+2n→4+6n→2+3n……→2的n次方→……→4、2、1……

……2+4n←1+2n←4+6n←2+3n……←2的n次方←……←4、2、1……

——宇宙萬物就是這樣如此詩意地以波段形式生成消亡、消亡生成。這就是萬有的通變規律與“萬有總在途中”通變公式。根據“3x+1”猜想“奇變”“偶變”原理,宇宙萬有的誕生,應是一波段一波段類似於“3x+1”猜想“奇變”“偶變”過程中,隨n數據的變化大小而不斷排列生成。

這個“3x+1”猜想“奇變”“偶變”運行模式已經預示了一切, 它描述的無盡的奇數偶數遵循“奇變”“偶變”運行規則最終抵達4、2、1的結果是宇宙“萬有總在途中”最好最恰當的表述,也是世界是一個無限的整體最好的表達,更是人類將來遵循“3x+1”猜想“奇變”“偶變”原則,以大數據形式進入4、2、1循環有序的運轉後,一種人類夢想的“神”,超越於人類每一個人見識,甚至囊括人類所有智慧無所不能的“超我”將誕生於這個世界的數學告知形式。更是對世界事物是“偶數時”會發生變化回到“奇數時”,回到“奇數時”又會發生變化回到“偶數時”,世界事物就是如此地在在遵循著“3x+1”猜想“奇變”“偶變”原則在讓一切守恆,平衡的最好描述。

不管怎樣,萬有總是永遠處在“3x+1”猜想通過“奇變”“偶變”原則抵達4、2、1的途中,萬有的某事某刻與某個歷史時期都只不過處在它“奇變”“偶變”數據流中某個或合2+4n或合1+2n或合4+6n或合2+3n或合2的n次方或合其他運行形式的數據分離點上,永遠處在一個未知變數的半途之中,永遠被置於一個未知變數的“零鄉”……

…………………………………………………………………………………………………………………………………………………………

3、“半途”哲論(唐國明遵循自己的“識你之理,看他之理,合諸家之理,知行之,得我之理”原則,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的啟發,得出的“半途哲論”)

在n是整數前提下,1除以2的n次方就是至小無內,2的n次方就是至大無外,唐國明遵循自己的“識你之理,看他之理,合諸家之理,知行之,得我之理”原則,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的啟發,得出的“半途哲論”:

萬物永遠處在半途之中,萬有總在途中,當你抵達“1+n”時,你就處在“2+2n”的終極半途中。即當你抵達1時,你就處在2的終極半途中,當你抵達2時,你仍卻處在4的終極半途中……面對前途的無窮無盡,你永遠會處在另一個未知終極變數的半途之上,你永遠就這樣被置於一個未知終極變數的“零鄉”……

我們都是途中人。遠方沒有遠方,你到達的遠方,不過又是一個遠方的半途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