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店“滑鐵盧”:用戶增長停滯風控缺失 新項目屢戰屢敗

趣店“滑鐵盧”:用戶增長停滯風控缺失 新項目屢戰屢敗


消費金融行業2019年成績單已陸續交出,可以看到,2019年第四季度對從業機構來說是不容易的92天。


而其中,趣店的業績滑坡超出市場預期。


趣店2019年第四季度調整後淨利潤1.57億元,環比下降85.2%。並且,2020年前兩個月,趣店貸款業務和開放平臺的平均每月交易量分別較2019年第四季度減少約50%和61%。而貸款業務和開放平臺組共同構成趣店的主營業務,在第四季度為趣店帶來的收入佔其總收入90%以上。


財報顯示,趣店D1(逾期1天)拖欠率數據從2019年第三季度末約10%升至第四季度末約13%,到2020年2月,這一數據上升到20%,對比2019年第三季度末翻倍。同時,趣店CFO楊家康也宣佈離職。


業績下滑、高管出走,趣店為何走到這一步?這只是短暫現象還是會長期持續?


總結趣店的2019年,繞不開“開放平臺”。趣店在2018年第四季度財報新聞稿中對開放平臺戰略作出重點推介,此後開放平臺業務迅速增長,2019年第三季度,開放平臺業務已貢獻趣店90%以上淨利潤。


但在第四季度,開放平臺放款量減少20%,收入環比下降34.6%,從崛起到下滑,開放平臺僅用了一年時間。


探究趣店開放平臺失利背後的秘密,或許能一窺這家明星公司跌落神壇的深層次原因。


一位接近趣店的專業人士月牙向我們表示:“通俗來說,開放平臺就是獲取流量並進行風控後二次批發給金融機構,以此賺到風控服務費和獲客價差。”


要做成開放平臺有兩個前提:一是有持續低價獲客的能力,二是強大的獨立風控能力。遺憾的是,趣店兩項能力似乎均有欠缺。


01

現狀:低價獲客能力缺失,用戶增長停滯


2017年第一季度至2019年第四季度,趣店的註冊用戶數、授信用戶數和在借貸款人增長數據如下:


趣店“滑鐵盧”:用戶增長停滯風控缺失 新項目屢戰屢敗

來自趣店財報


通過計算可得出,自從2017第三季度後,趣店註冊用戶(灰色線)增長速度就已開始下滑, 2018年第一季度起,趣店註冊用戶增長數就處於低位,2019年第二季度該數據回暖,但隨後又開始波動下滑。


趣店“滑鐵盧”:用戶增長停滯風控缺失 新項目屢戰屢敗


雖然趣店一再對外表示其已擁有巨大用戶基數,還有很多用戶待挖掘,但從上方圖表來看,趣店授信用戶增長曲線(黃色線)更加平滑,2019年前三個季度增長几乎停滯。


一個眾所周知的原因是趣店和螞蟻金服“分手”,有報道顯示,早在2017年年底,現金貸整頓通知下發之後,螞蟻金服就收緊了對趣店的導流;2018年8月,雙方合作不再續約;2019年5月曝光的信息顯示,螞蟻金服已清空趣店股份,正式離場,


可以看到,趣店新增用戶量正是在2017年第四季度開始斷崖式下跌。


趣店並非沒有在用戶增長上做過努力,只是從結果來看,收效不佳。


趣店尋找流量的方式與眾不同,月牙稱:“趣店在獲取流量時並不做廣告投放,而是投資流量公司,比如唱吧,然後獲取其用戶。”2016年6月,唱吧與趣店的合作在各大報道中出現,但從後續趣店新增數據來看,與唱吧的合作對趣店並沒有帶來太大幫助,用戶與金融業務吻合度和轉化率都很低。


同時,趣店“內部激活”計劃也宣告流產,趣店從2018年第三季度開始採用給客戶投放小額授信額度,如果用戶表現良好,則加大授信將這部分用戶轉為正常用戶的策略。但這種方法在2019年第三季度已暫停,有離職員工伍牧表示:“錢是花了,但沒什麼用。”


02

內憂:新項目屢戰屢敗與高管如流水


趣店“滑鐵盧”:用戶增長停滯風控缺失 新項目屢戰屢敗


新項目也是趣店嘗試獲客的渠道,近兩年來,趣店做的新項目數不勝數,但大部分都走向失敗。消金時代曾在《副業速生速死,趣店上線萬里目“圈”高端客群背水一戰》一文中做過詳細描述。


“曾經內部分了很多團隊,每個團隊幾千萬預算,還有更多沒孵化完就死了。”伍牧稱。


不斷試錯風格來自趣店CEO羅敏,業內人士稱,趣店很多項目都是羅敏一人決策。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羅敏持有趣店21.4%的股票,但擁有73.1%的投票權。


或許正因為這樣的治理結構,趣店高管變更十分頻繁,消金時代獲悉,除前述楊家康外,近期趣店風控負責人葛傳江也被換下。


時間往前推,2019年上半年,負責營運及金融市場的副總裁樓麗麗離開趣店,2017年入職趣店擔任副總裁,分管公關業務的網易前副總編輯楊彬彬也前後腳離職。


2018年,趣店負責政府關係的副總裁楊凱離職。


2017年9月,趣店高薪引入的CRO(首席風控官)粘旻環離職。據獨角金融報道,此前分管人力的副總裁、財務總監陳青青、從Capital One挖來分管風控的曹姓總監都已離職。


03

隱患:多重原因導致風控缺失


趣店“滑鐵盧”:用戶增長停滯風控缺失 新項目屢戰屢敗


每當業內人士聊起趣店,“眾所周知,趣店沒有風控”、“趣店都靠支付寶”的說法便不絕於耳,趣店此前持續亮眼的財務業績背後,隱患早已埋下。


首先是風控負責人的困境。消金時代獲悉,2017年在粘旻環離職後,趣店消費業務負責人葛傳江接管了風險業務。


月牙將這次變更描述為:“趣店再也沒有懂風控的人管風控業務,因為葛傳江本來負責用戶增長業務,但用戶增長和風控這兩項業務目標幾乎完全相反,這相當於讓他左右手互搏。”


而近期,葛傳江也被換下,接替葛傳江的何洪佳曾是趣店前身趣分期的線下運營負責人,從公開簡介來看,沒有金融機構風控從業經驗。


風控人員數量某種程度上也代表一家公司對風控的重視程度,月牙稱:“趣店風控部門分為數據分析和技術建模團隊,一共還不到10個人。”而消金時代向兩家同類型美股上市公司瞭解到,它們公司風控團隊規模均在百人以上。


消金時代曾就風控負責人變更和風控團隊信息聯繫趣店,趣店表示消息不屬實。


前文提到,趣店過往風控依賴芝麻分在行業內已經不是秘密。“趣店在脫離支付寶後,在用戶運營上做的兩件事就是提額和延長賬期,從件均1500元提到1萬元左右,期限從6個月提到12個月、18個月,最長到3年。”有業內人士表示。


數據顯示,趣店從2018年第一季度起,每季度披露的在貸規模分別為129億元、150億元、153億元、190億元、246億元、287億元、384億元(2019年第三季度),直到第四季度下跌前(僅披露貸款賬簿業務在貸餘額,為226億元,環比下降13.2%),趣店在貸餘額均保持了高速增長,但實際上,自2017年第三季度後,趣店在貸借款人數一直在630萬人到490萬人之間波動,沒有顯著變化。


以在貸規模/在貸人數來算,2018年第一季度人均在貸額為2480元,2019年第三季度該數據為6095元,一年半的時間,人均在貸增長了146%。


新流財經引述專業人士說法稱:“水在一個池子裡,慢慢都會變髒,一個客戶反覆賣(貸款產品),好客戶也會變壞。”


“持牌機構不傻,會盯著用戶質量,一開始少量放款,發現逾期情況比承諾的差,會立刻停掉,所以開放平臺做不起來的原因就是持牌機構不再買賬。”月牙總結道。


04

外患:聲譽風險與狂奔的競爭對手


趣店“滑鐵盧”:用戶增長停滯風控缺失 新項目屢戰屢敗


如果時間回到2017年,羅敏可能不會“回應一切”。


以校園貸起家的趣店,在2017年上市成為明星公司,彼時對趣店業務批評聲漸起,而後《趣店羅敏回應一切》一文引爆業內,文中“用戶借錢不還一律不催收”、以及“為發現名義和實際利率超過36%的人,提供100萬資助費用”等宣言讓趣店“越描越黑”。


洶湧的輿情為趣店埋下暗雷。


據悉,此前趣店曾接觸過雲集等電商平臺想進行流量合作,但最終因校園貸名聲不佳等多方面原因而沒有成功。2018年與趣店中止合作的一家機構人士對我們稱,中止合作除了業務關係,也有趣店校園貸聲譽風險較為嚴重的原因。


2018年7月,趣店啟動廈門總部,部分員工駐紮北京,而到了9月,趣店派遣200多名員工至廈門出差,承諾出差兩個月後可返回北京,但後來,員工卻被告知北京不再設辦公地點,之後只能留在廈門工作或離職。彼時有記者走訪發現,趣店在9月底搬離了原本位於清控人居大廈的北京總部。


月牙稱,除了廈門主動邀請這個因素,校園貸起家的出身和負面輿情太多也導致趣店不被北京監管接納。


口碑重新建立還需要很長時間,而更為危險的境地是,趣店再想以抖音、朋友圈廣告投放等“主流方式”獲客難度倍增,因為在過去2年,獲客戰爭早已打響,客群已反覆被同行“打撈”。


例如,2019年12月31日,360金融累計註冊用戶1.35億,較2018年增長71.3%;授信用戶2472萬,較2018年增長97.1%;累計借款用戶累計達到1591萬,較2018年增長92.1%。樂信截至2019年第四季度已實現註冊用戶數連續九個季度超過50%的同比增長,2019年,樂信活躍借款人也實現每季度2位數的環比增長。


並且,去年下半年大數據公司整治風暴掀起,年末有多家大數據風控公司被查,全行業為之震動,用戶數據保護與安全再度被重視,再想獲取用戶底層數據難度陡升。


“其他公司用海量數據把自己的風控模型跑出來了,而趣店想重建風控體系將面臨無數據可用的境地。”月牙評價。


05

小結:趣店還在繼續“試錯”


趣店“滑鐵盧”:用戶增長停滯風控缺失 新項目屢戰屢敗


早期趣店可能沒有預料到現在的窘境,2019年6月,趣店還曾將2019年淨利潤目標上調至45億元;11月,趣店下調淨利潤目標至40億元;2020年1月16日,趣店撤回2019年全年淨利潤目標,短期內不對2020財年發佈業績指導;而最新財報顯示,趣店2019年經調整後淨利潤為33.52億元。


月牙稱,目前趣店業務下滑的速度已經超出預期。他認為,趣店未來還要走下坡路。2020年1月22日,趣店曾經的承銷行之一瑞信(Credit Suisse)將趣店評級從跑贏大盤下調為中性;野村證券(Nomura)將趣店評級從中性下調為減持。


趣店放棄高端家政、大白汽車等業務轉做開放平臺時,曾被媒體稱讚“終於迴歸主營業務”,彼時趣店內部人士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今年(2019年)可能想的更加明白,其實消費金融業務天花板太大...”如今趣店帶著奢侈品電商萬里目再度踏上征程,未來的路怎麼走,看來趣店可能還沒想明白。


(本文受訪人月牙、伍牧均為化名)


來源 | 消金時代

作者 | 莫非

原標題 | 《趣店“跑偏”背後:開放平臺業績大滑坡》


*聲明:金融觀察團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