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合併高血壓,這些症狀比常人更隱蔽

63歲的張阿姨已有5年糖尿病史。最近,張阿姨在一次義診檢查中發現血壓偏高。張阿姨非常疑惑,自己並沒有不適,為什麼會血壓高呢?由於心存疑慮,張阿姨決定到醫院找醫生看看。

專家指出,糖尿病一旦合併高血壓,發生心腦血管問題的風險就會明顯增高,尤其是糖尿病腎病,所以糖友需定期監測血壓,做到早期發現。


糖友合併高血壓,這些症狀比常人更隱蔽

專家:糖友合併高血壓,應勤查蛋白尿

糖尿病與高血壓在醫學上常有“姐妹病”之稱,兩者往往同時存在。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表明,約有70%~80%的糖尿病患者合併有高血壓。

廣東省中醫院芳村分院內分泌科主任劉振杰指出,糖尿病和高血壓都會危害血管健康,一旦糖尿病合併高血壓,這種危害也會疊加。

首先,患者出現大血管問題的幾率會增加,如腦中風、冠心病、下肢血管病變等。其次,微血管病變也會增多,如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等。

劉振杰提醒,糖友患高血壓後,蛋白尿症狀會加重,治療不及時,易發展成糖尿病腎病,所以糖友確診高血壓後一定要定期做尿常規檢查,監測蛋白尿。 


糖友合併高血壓,這些症狀比常人更隱蔽

定期監測,才能發現早期高血壓

案例中張阿姨疑惑,自己沒有不適,為什麼會血壓高?很多患者會有類似的疑問。

劉振杰指出,血壓驟然增高時,患者會感到明顯不適,如頭痛、面色潮紅、心跳加快等。

但多數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是緩慢增高的,身體會逐漸適應高血壓狀態。所以,患者一開始並不容易發現到上述的典型症狀。

這也導致很多糖友患上高血壓而不自知的原因。有的糖友甚至在出現糖尿病腎病引發的水腫症狀時,才發現高血壓的存在,但這時為時已晚。

劉振杰表示,想要發現早期高血壓,只能通過監測。建議糖友,年齡超過40歲就要經常測量血壓。

如果有高血壓家族史,監測血壓的年齡還要提前,30歲左右就要注意了。在日常生活中,糖友除做好血糖的監測工作,也要定期測血壓。

有條件的糖友最好購買一臺家用血壓計,以便居家自測,隨時掌握血壓狀況。不便在家測量的糖友,應該每個月去醫院或診所測一次血壓,檢查血壓的情況。


糖友合併高血壓,這些症狀比常人更隱蔽

糖友控壓要比常人更嚴格

劉振杰表示,糖友的血壓控制目標相比其他非糖尿病人群要嚴格。目前指南建議我國普通人血壓應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而糖友則應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血壓要求需更嚴格,如果可以耐受,可以控制得更低一些。

對於糖友高血壓的監測,如果血壓達標且穩定,可每週監測2~3次。但如果血壓不穩定,則增加監測頻率,建議每天測量不同時間點的血壓,記錄下來,並提供給醫生,方便調整藥物。




指導專家/廣東省中醫院芳村分院內分泌科主任 劉振杰

通訊員/宋莉萍

圖/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