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學高”能為師

雷鄧芳,高級教師,陝西省教學能手,渭南市2019年“名師大篷車”送教下鄉講師團成員,合陽縣城關第二小學副校長,合陽縣“千人計劃骨幹教師”,陝西省教育學會研究員。從教20年來,以飽滿的熱情投身教育教學工作中,樂於鑽研、敢於創新、精益求精,先後參與、主持多項國家、省、市縣課題研究,多篇論文在省、市、縣報刊網站上發表。

2019年11月,有幸成為渭南市“名師大篷車”送教下鄉講師團成員之一。華陰、臨渭兩次送教,給了她一次提升自我的機會,讓她充分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也切實明白了“打鐵還需自身硬”的道理。

無獨有偶,2020年開學季,隨著教育部“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的通知,“線上教學”這一應運而生的新生事物又一次讓她明白了學習的重要性。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要想做一個好老師,以前我們總說“要想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但是現在,一桶水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需求,要想給學生一碗水,必須得有源頭活水才行。

一、與書為友 最是書香能致遠

有人說“教師是最需要讀書的職業之一。因為,讀書--能夠改變我們思想匱乏、蒼白的狀態;能改變我們的精神、氣質和品性。”一次上課,當跟孩子們談到霍金逝世的消息以及他關於“2030年太陽黑子不再運動,地球將進入小冰河期”的預言時,有同學問到“老師,什麼是太陽黑子?”時,她啞口無言,無從做答。

她清醒地認識到:作為教師,要讓自己優秀起來,非常重要的一條途徑,就是讀書。耐下心來,讀一讀名人傳記,尋求一份心靈的淘洗,精神上的追隨,做自己教書育人的有益借鑑;讀一讀專業書籍,讓自己的知識更新換代,跟上時代的潮流,保證自己的課堂教學鮮活,有時代氣息;讀一讀各個時代的文學著作,豐富自己的文學底蘊,感悟生活,增強工作的針對性;讀一讀教育家的著作,為自己的工作尋求啟發及指導;讀一讀科技讀物,瞭解現代科學技術,告別科技盲……從此,只要一有時間,她就手捧圖書,《讀者》《意林》《第56號教室的奇蹟》《唐詩百話》……成了她床頭、案首的必需品,于丹、路遙、於永正、陳忠實成了她人生路上的指路人。

二、學而不厭 生也有涯而知無涯

教學,不僅是一門複雜的學問,同時又是一門高超的藝術。需要不斷去研究,不斷地去反思,不斷地去提高。因此,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不斷充電”的意識。

疫情之下,每天的線上教學,老師們都為不能進行師生互動而苦惱。一次偶然的機會,她掃碼進入自己的課堂,直播平臺點擊了頭像旁邊的小手,出現了“授權”的字樣。隨機的,聽課平臺手機屏幕左側出現了三個小按鈕,逐一點擊,她發現可以通過這三個按鈕進行“選擇、書寫、消除”這樣的操作;在朋友的幫助下,她又學會了與學生連麥進行課堂問答。隨後,她將這些發現教給學生,讓他們學會了線上舉手回答問題以及在屏幕上簡單答題。這樣,改變了以往自己一言堂、滿堂灌的現象,作答正確、標準的時再輔以獎盃的獎勵,充分激發了學生線上學習的積極性。

三、研精覃思 熟讀精思子自知

大教育家孔子告誡我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們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知識。

《第56號教室的奇蹟》中雷夫老師提到“樂於閱讀的孩子能和身旁的世界產生聯繫,最後具備超越現階段想象範圍的思考能力。”看到10歲的孩子能把“亨利四世”這一角色完美演繹,進而學會日後在面臨困境時的自處之道時,她想到了自己班的孩子,如何他們愛上讀書,並且也學有所獲呢?

學期伊始,她為孩子們推薦了符合年齡特點的課外讀物,要求孩子們每天在班級群裡進行閱讀打卡,讓他們在老師、同學的監督下養成閱讀的習慣。為了督促孩子們堅持閱讀,她還開闢時間,定期進行“故事會”、“讀書分享會”“閱讀漂流”等活動,要求孩子們講講自己一段時間讀過的故事、分享讀書心得等。為了讓他們養成邊讀邊思考的好習慣,她提出了“一讀、二悟、三批註”的讀書方法,即:讀文章或者故事,找出文中印象深刻的句子,劃出來,並出聲讀一讀;想想從這些關鍵的字、詞或者句子中,感受到了什麼;把自己的理解或感受標註在課本旁邊。如今,班裡的孩子每天都能按時打卡閱讀,故事分享也一個比一個精彩。長此以往,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閱讀理解能力都會取得長足的進步。

教育就是生活。“腹有詩書氣自華”,是對教師的真實寫照。她一直相信:只有堅持學習、認真思考的人,才能擁有美麗的人生。在做好教育的路上,她將一路前行,在讀書、學習、思考中提高自己,收穫精彩!

最是“學高”能為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