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鬧翻天,天天遊戲,你希望早點開學嗎?

積極家庭教育


1.管不住的家長希望早點開學,讓老師來管。這種是自私的表現,現在還在抗疫情期間,學校又是人員聚集地區,一旦有人感染,那樣隔離的人員就是成千上萬了,對於疫情防控不利。

2.管的住的家長還是希望疫情結束以後再開學,反正在網上上課和在學校上課沒啥區別。健康第一。


重獲新生的螞蟻


這個遊戲應該是手機遊戲吧,不是我們所說的一般的遊戲。我覺得早點開學與孩子天天玩手機遊戲之間好像沒有聯繫性。

雖然現在因為疫情在家,但並不妨礙孩子學習。現在許多學校都開展了網上學習,孩子在家可以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網上學習,並完成相應的作業與練習。除此之外,還可以讓孩子做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如讓孩子看一些有趣的科學實驗,讓孩子跟著一起做一做這樣的小試驗。孩子都會喜歡的。還可以讓孩子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如健身、唱歌、舞蹈、繪畫、下棋、樂器等。孩子每天都有事要做,他就不會成天鬧著要手機玩遊戲了。

就算現在早點開學,孩子沉迷於遊戲中,回家以後還是會把作業擱置一邊,繼續玩他喜歡的遊戲,學習還是會被落下的。只有讓孩子真正認清到手機遊戲的危害,才會主動與手機遊戲劃清界線,不然再怎麼做,孩子都會偷偷摸摸地玩手機遊戲。

如何讓孩子遠離手機遊戲呢?

家長要與孩子交流交流玩手機遊戲的原因,瞭解了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做到藥到病除。如果是覺得無聊才玩的話,可以幫孩子找一些有意義的事做;如果是覺得在遊戲中才能獲取成功感的話,家長在平時就要少批評孩子,多讚揚孩子,多看孩子的優點,不要讓其自卑自棄;如果孩子就是為了玩而玩,那就應該跟孩子說明理由,讓其認識到遊戲的危害,從而真正遠離遊戲。

孩子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家長的問題。如果當初家長不給孩子手機,採取在手機上設置密碼等措施,孩子就不會用手機玩遊戲了。所以要讓孩子遠離手機,家長也要尋找自己存在的問題,哪些方面做錯了,哪些方面還做的不夠。

家長有時間多陪陪,陪孩子聊天,陪孩子玩耍,陪孩子活動,相信孩子就會遠離手機遊戲。

我是藍兔有話說,歡迎您的關注,留言,點贊,轉發!

藍兔有話說


您好,可以換個思路想這個問題😁

  1. 如果孩子有自己的事情,忙都忙不過來,哪裡還會鬧翻天?很可能他“鬧”,是為了引起您和您愛人得注意才有的行為,換言之,如果要想孩子安分聽話,其實,陪他一塊互動就可以了,很多家長忽視了孩子其實很“孤單”。
  2. 天天遊戲,是沒有適合的發洩渠道,這就和狗狗拆家一個道理,多餘的精力無處安放,遊戲的刺激能進行有效釋放,所以關鍵點,是您需要了解孩子的喜好,培養興趣愛好,轉移注意力,釋放多餘精力,比如說我的學生中,有喜歡樂器吉他,所以他們對手機都是不屑一顧,玩手機也是他們父母曾經的頭疼之處,找到痛點,不要對抗,學會打太極一般,化之即可。
  3. 還是希望早些開學,僅僅是因為直播網課太粗糙,學生學得不踏實,但是對於平時交流就少的父母,何不趁這個空檔期,好好和孩子進行“溝通”,比如說,一塊玩,父母和孩子玩得好,孩子自然會聽父母的話(注意玩的期間,佔領主導指揮地位,不能被牽著鼻子走)。

純手打,希望採納👍


英語急診室


因為疫情影響,開學推遲,我是一名小學教師也是一位高中孩子的家長,不盼望開學那是不可能的,高中的孩子還好點,多少會有一些自制力,但真正的小學生,自制力確實沒那麼強。

我就列舉我見到的事說說吧,那天碰到一個學生的奶奶,拿著銀行打出的流水賬單,因為這個學生的父母都出去賺錢沒在家,由奶奶帶,要我幫著看看裡面的扣款項目,我一看,全都是財付通的扣款,少的五十,多的二百,老人家看不清楚,也不明白,原來是孩子拿著她的手機打遊戲買裝備花的錢,學生的奶奶當時就生氣了,一個勁說回去要去收拾。

所以說在這疫情期間,要管好孩子,家長必須想出一些方式來嚴格管束,讓孩子學一些有用的東西,比如看書閱讀,多看一些名著,練練字,聽聽故事,等等,孩子就不會打鬧無所事事,只顧著玩,開學了很難收心。


chen老師7406


孩子愛鬧愛玩,家長應該負主要責任,與開不開學無關。簡單分析以下三點,希望引起警惕!

(1)是否存在溺愛問題。絕大多數情況下,孩子出現愛玩遊戲,愛鬧騰的現象,後面基本都是會有一個或者多個過於溺愛孩子的家長。在孩子哭鬧的時候,往往選擇妥協,第一時間滿足他的需求。久而久之,孩子就拿捏住了家長的脾氣,肆意玩耍。家長也不願意或者不忍心教育和制止孩子,所以只能寄希望於學校進行管理教育。

(2)是否存在不教育問題。這是典型的將教育孩子的任務全權丟給學校的那部分家長,喜歡當甩手掌櫃,認為小孩只有在學校系統的接受教育就可以了。所以孩子在課後,應該是處於散養狀態,放任他去玩,這種情況尤其以農村地區最為普遍。也一部分因素是家長認為自身的知識儲備不夠,沒有文化支撐自己去教育孩子;另一部分因素是家長太忙,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教育孩子所以才會更期待通過上學來培養孩子。

(3)是否存在行為習慣問題。

有的孩子玩歸玩鬧歸鬧,但是該學習的時候一個不落,不完成作業絕不去玩。這主要是從小父母就有意識的給他培養了良好的行為習慣。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只有父母帶頭做表率,做榜樣,陪孩子一起建立學習樂趣,孩子才會有樣學樣,從而有個好的學習氛圍環境和氛圍。所以可以看到即便有的家長也溺愛孩子,但是孩子依舊規規矩矩,該學學該玩玩。這是最好的狀態。

綜上所述,孩子的教育好壞主要是取決於父母長輩的培養,千萬不要寄希望於通過其他途徑解決。

擺正態度,做好表率,講對道理,那麼一切都不是問題。


糖果簡筆


大家好,現在特別想讓馬上開學,我兩個學生,大點的天天上網課,感覺就是心不在焉,就知道玩,你給她說還不聽你的,給講道理吧,她還給你說的頭頭是道,小點的吧白天玩遊戲晚上做做作業,也是道理一大堆,現在的小孩是真難管,現在特別理解當教師真不容易,


豐縣產哥


最近可能不少家長都在煩惱一件事。因為疫情的影響,孩子被迫只能待在家,而他待在家不是盯著電視看,就是抱著手機玩,有時候還會一邊開著電視一邊玩手機,一般家長看到這個情況就會強行干涉,不讓孩子玩手機看電視。家長們擔心孩子會沉迷玩樂,也害怕手機電視看久了會影響孩子的視力。

這些考量都在情理之中,但是不讓孩子玩手機看電視,那他們可以做點兒什麼呢?你可能會說他們應該好好學習認真看書啊。可是一天24小時寒假有一個多月,我們不可能要求孩子一直在學習。那除學習的時間他們還能幹什麼?尤其是在現在哪兒都去不了的情況下。沒什麼可玩的很無聊,孩子當然就會控制不住的想看電視玩手機了。其實現代生活想讓孩子完全避開電視和手機的影響,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我給大家提供幾個參考。

第一,讓孩子有事可做。孩子無事可做,自然會想著看電視玩手機,因此我們要讓孩子有事可做。這可能是第一次你和孩子都待在家裡這麼久,我們應該好好利用這個機會,正好現階段也不方便帶孩子出去,那我們可以在家多陪陪孩子。比如跟他一起玩樂高學剪紙讓孩子沉浸在這些事所帶來的樂趣中時,自然就不會想到玩手機了。對於年紀大一點的孩子,我們也可以讓他們參與家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當孩子的時間被均勻分配之後,那就能夠有效避免他們沉迷手機和電視了。

第二,適當滿足孩子的需求。看到孩子看電視玩手機,很多父母常用的方式是打罵孩子,這種做法短期內確實會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時間長了不僅會加重孩子對電子產品的沉迷,還會影響你們的親子關係。以後你說話孩子是不會聽的。家長們要學會理智分析看電視,玩手機並不是什麼十惡不赦的事情,我們要預防的是孩子沉迷這些,而不是全面禁止孩子去玩。所以你可以與孩子協商規定玩手機看電視的時長次數。比如說孩子違反可以施加一些責罰手段。

第三,合理利用電子產品。電視裡並不都是無腦的動畫,手機裡電子產品是好是壞,那得看我們如何利用它。先說電視,父母可以幫孩子挑選一些有意義的節目。比如紀錄片、綜藝節目、中央廣播,中國詩詞大會等等。這些節目不僅趣味性很高,容易吸引孩子,而且還可以增長孩子的見聞,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手機也有很多實用性的功能,除了我們日常用的拍照錄像,導航,聊天等,還有很多適合孩子學習成長的軟件。你可以多裝一些這類軟件,這樣就不怕孩子沉迷遊戲了。

好的父母在發現問題時,應該是學會理解孩子,指引孩子,而不是粗暴地禁止孩子。父母在家要給孩子做出榜樣,不能帶頭玩手機。


醫藥快訊早知道


不希望早點開學。

作為一名教師,作為一名家長,我的態度是堅決的。

開學必須是在疫情得到全面掌控,確實萬無一失了才可以。

學生在家難以管理,家長應該明白開學後,老師所面臨的壓力,知道老師的不容易。

再者,家長應該多想辦法解決問題,幫助孩子克服不良習慣。要知道,孩子的習慣養成主要在於家庭薰陶。在於父母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這也提醒了所有的家長,對待熊孩子,不能心慈手軟!當然,需要方法策略,但聽之任之,把責任推給學校,推給教師,那是十分可怕也非常危險的一種行為!

最好的也是最笨的辦法,就是需要家長拿出時間和精力,陪伴,監督,引領孩子走過這一特殊時期。

按照學校的網課計劃,認真按時完成老師佈置的學習任務。尤其是作業,不能糊弄應付。有些課外作業,比如語文的古詩背誦默寫,名著閱讀,練字,都必須堅持。打卡,不是單純給老師看的,而是對自己的認可和總結。

還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高效的學習行為,嚴格的學習態度,都是孩子未來寶貴的財富,動力源泉。

孩子的自制力大多較差,所以需要約束,需要規矩,需要有敬畏意識,需要有擔當意識。孩子的成長不可輕視,孩子的進步有我們努力的影子。

但願孩子們都擁有一個快樂健康的成長!









縱哥的詩意生活


孩子在家鬧,天天遊戲是因為感覺沒事所幹,心裡悶的慌。

大家都希望早點能開學,早點還孩子一個正常的生活。

但是目前還不能開學。

作為我們家長在孩子面前不要表現煩躁不定,無聊無事可幹。

要與孩子一起面對。

每天與家人孩子做一件有趣的事情。

讓家人孩子一起參與進來。

通過共同完成一些家務,親子活動,溶融親情,讓孩子感受到家的溫暖和家的責任。

也讓孩子有放鬆筋骨,活動一下身體。

讓孩子的愛動天性得到緩解。

孩子也覺的有事可幹。

在家與父母在一起挺有意思,

孩子情緒,心情會有所改善。

然後,引導監督孩子完成作業。

把孩子精力引導放在學習上。

疫情期間與孩子呆在家是建立父(母)子感情,進行教育的最佳時期,家長們一定要好好珍惜,好好把握。


福城林邑


每個家庭肯定都會希望早點開學,但是又都會有所顧慮,以下三點讓我們支持儘早開學。

1、年後一直沒上班,廠長快急瘋了,孩子在家牽扯大人的精力太多。

鄰居孩子父親在外打工,母親本來在當地粗紗廠上班,自從年後孩子在家上網課,周邊幾個年輕媽媽們都選擇在家照顧孩子,一直沒去粗紗廠上班。

這段時間幾乎把廠長急瘋了,天天催她們去上班,但是孩子在家需要陪著上網課、打印作業,還要督促起床、陪同學習、課間鍛鍊,更有一日三餐準備,實在沒有精力去上班。

2、很多學生一上課就關房門,孩子在家玩遊戲,父母無法全程監督。

手機電腦在孩子跟前,家長總不可能每時每刻都在孩子身邊。學習間隙,甚至有些自制力不強的孩子,上課同時還開著聊天軟件、開著遊戲,父母無法全程監督管理。

很多孩子一上課,就關上房門,不讓父母待在身邊,特別是初中以上的孩子,很多家長說管不了。

3、兩個孩子在家鬧翻天。

很多家庭現在都是兩個孩子,老大老二以前忙於上學,見面不多,週末見了面還挺親,現在天天在一起,兩三個月了,經常因為小事鬧翻天。

家長的心在糾結!儘管都希望開學,但是若真開學,又讓很多家長有所顧慮。

現在疫情還沒完全結束,特別是國外正處於高發期。學校人員密集,風險比較大,當希望開學的想法,和孩子健康比較起來,我想所有家長還是會把健康放在第一位。所以,早開學我們只是想想吧,希望疫情儘快結束,沒有風險了,學校自會安排開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