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科技在雙重領先之道的驅動下 將如何高階發展

近日,TCL科技發佈更名後首份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TCL科技備考口徑完成營業收入572.7億元,同比增長18.7%;淨利潤35.6億元,同比增長0.53%;其中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26.2億元,同比僅下降17.0%。

今年以來TCL科技在二級市場呈現"先漲後跌"的表現,2019年11月底至2020年2月底期間,TCL科技股價幾近翻倍,最高漲至7.37元/股,一定程度上表明市場對其重組之後是認可的。但是,近期由於疫情影響,股價出現一定幅度回調。那麼對於已經重組完成,確定全球領先的經營戰略的TCL科技,這份業績"答卷"是否能讓市場所接受呢?


全球面板產業虧損退出 TCL華星週期低谷持續盈利

近年來,受到面板行業供需失衡影響,面板價格經歷最長週期、最大幅度的下行,海內外廠商均面臨不同程度的虧損或經營下滑。

但TCL華星卻是唯一一家自投產以來保持盈利的面板企業,數據顯示,TCL華星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339.9億,同比增長22.9%,實現淨利潤9.64億元,同比下降58.5%。

對於TCL華星淨利下滑,在交流會上TCL華星高級副總裁、大尺寸事業群總經理趙軍表示:"整體上,TCL華星大尺寸出貨規模從量和麵積上都有一定的增長,但受限於市場價格在2019年有大幅度下滑,所以利潤是有所下滑,然而相對同行來講TCL華星還是處於相對優勢的地位"。與此同時,趙軍還表示,"在小尺寸方面,TCL華星整體的出貨面積、出貨量、銷售收入和淨利潤都有比較大的增長。"數據顯示,TCL華星中小尺寸出貨面積為136.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12 倍,出貨量11,397.8萬片,同比增長1.25倍;實現營業收入150.7 億元,同比增長1.50倍。

記者查閱資料瞭解,2019年以來由於持續的虧損,海內外廠商面臨著關閉產線或轉產的情況。3月31日,三星顯示就表示,鑑於LCD市場的不景氣,由此產生大規模的赤字,三星顯示將從2020年第四季度起,在韓國本土及位於中國蘇州的工廠停止生產LCD產品。同時,還有中國一家顯示企業內部人士證實,三星顯示將終止所有LCD產品供應。

其實早在一月份,另一家韓系面板廠商LGD就曾透露,將在年底前關閉位於韓國本土用於生產電視的LCD工廠。更早些時候,日本僅剩的LCD面板大廠JDI屢屢被傳出財務危機、裁員、停產、高層換血等信息,臺灣面板雙雄群創和友達均對產線進行轉產調整,減少LCD產出。

這也意味著,部分LCD面板的生產及供應將停止,並逐步退出競爭。韓國新韓證券分析師李先燁認為,三星顯示器選擇退出LCD市場,也意味著韓系企業在LCD面板市場,與中國等競爭企業的競爭中敗北,而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成本控制能力。

那如何看待TCL華星的管理控制能力呢?TCL科技董事長李東生表示,集團在完成重組後,優化了資本和負債結構,提升經營效率;人均淨利由3.86萬元提升至7.40萬元,資產負債率由68.4%降至61.3%;大大增強了可持續發展能力。其次,通過改善業務流程,推進極致降本增效,優化產品和客戶結構,TCL華星保持效率和效益行業領先。

數據顯示,TCL華星EBITDA利潤率已連續29個季度全球領先,是唯一一家自投產以來每年都盈利的企業,具備顯著優於同業的週期抵禦能力。據瞭解,自投產以來,TCL華星通過高效的產線投資佈局、產業鏈協同優勢和領先的管理水平,在過往多輪行業週期波動中始終保持了淨利潤率、EBITDA%和ROE的行業領先水平。

對於週期性及疫情影響,業內人士認為,疫情影響加大了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但全球顯示產業需求格局尚未發生根本性變化,產業長期發展前景趨好,進一步出清落後產能,產業頭部化進一步集中。

對此,TCL科技在交流會上還表示,由於疫情的影響導致中國市場的需求下降,對於整個面板上下游的產業鏈也造成了比較大的衝擊。但是TCL華星還是比較好地去應對了疫情的影響,提前做了規劃,然後整體生產經營都是保持健康和正常的狀態。在2020年一季度TCL華星是整體的出貨保持平穩,出貨規模也是達到了行業第二名的水平,並且在2月份歷史上單月首次實現了TV面板的全球出貨第一的成績。


防患於未然,TCL科技領先之道的產業佈局

除了半導體顯示業務,TCL科技如其更名"科技"的用意,實際上TCL科技自重組以來其賽道已較之前拓寬且聚焦。據瞭解,TCL科技重新確定了全球領先的經營戰略,聚焦於高科技、資本密集、長週期的戰略新興產業,強化產業生態佈局;提升產業金融能力,助力實業發展。

產業金融投資是TCL科技重組之後保留的主營業務之一,一方面有益於平滑面板產業的週期性影響,提高抗風險能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在於聚焦上下游產業鏈及高科技產業佈局,圍繞半導體顯示產業生態佈局。

對此,李東生在交流會上表示,開拓新業務會考慮標的業務與TCL科技的協同性,包括產品規格的組合、技術的匹配、供應鏈的協同等。為什麼選擇資本技術密集、高科技戰略新興產業,主要考慮到這些產業與TCL華星的管理邏輯相近、經營模式相似,TCL華星的管理優勢、我們的資本優勢能夠在這些新產業裡得到延伸。

作為一家科技公司,產研技術是構建自身壁壘的重要因素。數據顯示,TCL科技在2019年的研發投入達到49.8億元,報告期內PCT專利的申請數量達到2,752件,在新型顯示技術和材料領域保持領先優勢。

從多維度分析來看,TCL華星依舊保持領先的經營之道,同時,市場對其未來在產業併購動作都觀望著,試圖理解TCL將如何做出一條"科技領先之道"。在2020年面板產業暖意優於去年的背景下,TCL科技插上新"想象"將如何演繹,想必在雙重領先優勢下有望繼續保持持續的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