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微信視頻號的詳細問題回答,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1、為什麼我的視頻號只能看不能發?

因為視頻號還在內測,你沒有創作者權限,所以只能瀏覽,而不能發內容。如果你能收到微信團隊的通知,就證明你獲得內測的資格,意味著你就可以通過視頻號發視頻了。

2、怎樣才能開通視頻號?

微信從2020年1月底開始視頻號內測,當時用郵件和內測碼可以申請內測。在3月1日之後,所有的內測申請都暫停了。在3月6日之後,有一段時間視頻號嘗試了一種邀請卡的功能,針對一些比較活躍和官方認可的用戶,發放了一些邀請卡,擁有邀請卡的人,可以定向邀請三個人,但要求邀請的人必須認識三個月以上,不能把邀請卡轉讓給陌生人,但是,擁有這種邀請卡的人非常少。

但是,近期周圍開通視頻號的人多了起來,原因就是視頻號開啟灰度測試,一些普通人被灰度到了。所謂灰度測試,就是在某項產品或應用正式發佈前,選擇特定人群試用,逐步擴大其試用者數量,以便及時發現和糾正其中的問題。而現在視頻號想針對普通人進行灰度測試,所以很多並不知道視頻號為何物的人,卻開通了。而一些特別想要開通視頻號的人,卻沒有開通。

3、為什麼我的大號沒開通視頻號,小號卻開通了?

我的猜測,這個階段微信視頻號最想灰度測試的是普通人,而不是有過多營銷屬性的人。所以你的大號沒開通視頻號,小號卻開通了。甚至一些朋友反映,他瀏覽了很多視頻號,卻一直沒獲得開通權限,而她老婆一次也沒瀏覽過,卻被開通了視頻號。這是因為,微信還是想測試那些對瀏覽號感興趣,具有一定創作能力,又沒有擁有過多營銷屬性的普通人,灰度測試具有很強的隨機性。

4、為什麼視頻號非要內測?

不是視頻號要內測,幾乎所有的互聯網產品,在開放之前,都要進行內測。這就好比開飯館,在飯館正式營業之前,都要先邀請人試菜,等菜品試的差不多了,才正式開門營業。何況微信做的是針對中國十億用戶的菜,更要慎之又慎。那些沒有拿到內測機會的人,也不要著急,一個產品的紅利期很長,對於公眾號而言,2012年開始內測,但是在2015-2017之間都屬於紅利期。

5、多點贊、多互動、多評論會幫助我開通視頻號嗎?

的確有人通過多點贊、多互動、多評論開通了視頻號,也有人反映在我的視頻號上點贊點了一個月,還沒有開通。所以,在內測階段,灰度測試也具有一定的隨機性,這裡面有一定的運氣成分。但是,多點贊、多互動、多評論並沒有壞處,至少可以讓你瞭解視頻號,看看別人都是怎麼做的,也有利於你以後創作短視頻內容。如果大號瀏覽了視頻號沒動靜,可以試試小號,再不行找你親友的微信碰碰運氣。

6、微信視頻號和朋友圈小視頻有什麼區別?

朋友圈小視頻,還主要是分享自己的一些日常生活、美食、親子的內容,也就是展示我們日常生活的碎片化內容。而視頻號,因為現在可以發一分鐘的視頻,相對門檻高一點,針對一些短視頻內容創作者,可以根據你的一些特長髮布一些精心製作、具有一定知識科普性的內容。但是,隨著視頻剪輯工具的普及,由於視頻的門檻更低,肯定會湧現更多的短內容創作者。

7、如何抓住視頻的紅利,微信視頻號到底是誰的機會?

既然是微信推出的短視頻產品,應該是所有中國人的機會。但是,在任何機會面前,機會只垂青那些有準備的人。像大型的MCN機構、明星和短視頻網紅在內容方面,肯定有先發優勢,視頻號也必然成為他們一個新的內容分化渠道,他們還會繼續收割。像一些自媒體、大V、微商從業人員,由於本來就有公眾號和大量好友,他們的內容也容易冷啟動,對於他們也是一個內容全面視頻化的機會。但我相信,視頻號還註定屬於95後、00後等這些年輕人,他們在短視頻方面具有與生俱來的表現力和才華,他們也會創造出跟抖音、快手不一樣的內容。視頻號還在內測,也不知道未來內容會變成什麼樣,但是你要相信社交推薦和中國10億人的創造力。

8、視頻號如果是企業號,是單獨的一個號,還是跟微信公眾號一體的?

視頻號是跟個人微信是一體的,如果看到一些企業或者機構號,也是通過個人微信來申請的,只不過是進行企業和主體的認證。

9、微信視頻號沒有濾鏡、沒有BGM、沒有道具,普通用戶該怎麼玩?

我個人認為,視頻號主要還是針對短視頻創作者,並不是針對普通用戶的產品。視頻號和抖音快手不一樣,它既沒有各種神曲作為BGM,也沒有各種濾鏡或者貼紙,跟公眾號一樣,完全是原生態的產品。如果你不使用外部軟件,完全是上傳生活類視頻,那麼視頻號跟微信朋友圈的小視頻就沒有區別。這時候,你就應該提前掌握最基本的拍攝技能,至少要保證你上傳的視頻畫質清晰。同時,你應該下載一個剪映、快剪輯或者inshot等軟件,學會最基本的剪輯技巧,至少要給你的視頻配上字幕,讓人感覺你不太業餘。

10、打開視頻號,視頻號裡一些內容讓人辣眼睛,都是一些講成功學的油膩大叔和自媒體大V,我還應不應該繼續看?

你在視頻號裡,看到很多油膩大叔,是因為很多自媒體和大V在微信生態上已經存在了很久,具有對流量的渴求和創業的狼性。他們在看到內測消息之後,第一時間就申請了內測,然後開始迫不及待地創作內容。這類大叔,最大的問題就是具有輸出內容的能力,但缺乏視頻內容基本的視聽語言和包裝能力,所以生產出的視頻有些不堪入目。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參與到創作中來,視頻號的內容會越來越豐富,到時候你就可以看到令你爽心悅目的內容。

11、為什麼我在視頻號上經常刷到重複的視頻?

因為視頻號還在內測階段,推薦算法還不完善。你之所以收到重複視頻,有可能是多種算法重複推薦的結果,比如你看到的這個視頻,是因為你的好友點過贊,或者跟這個人在同一個城市,也有可能是同城推薦;又可能是因為你點讚了同類視頻,系統會根據標籤來推送。推薦算法看到重複內容很常見,在抖音早期也經常發生這樣的情況。

12、視頻號和微博有什麼區別?

有人說視頻號跟微博很像,可以快速、便捷地發佈短內容。但是,微博還是上一代社交媒體形態,是社交關係先導的,要你先關注一些好友以後,你才會看到更加豐富的內容。而視頻號,一開始也是採用推薦形式,即便你沒關注任何人,也有看不完的內容。可以說,視頻號是今日頭條智能推薦和微博結合的一種產品,還是內容驅動的,因為微信上早就有社交關係,不需要沉澱。

微信公眾號是圖文創作平臺,視頻號是短視頻內容創作的平臺,兩者的功能就是豐富微信的內容生態,讓大家社交分享的時候有優質內容。跟公眾號相比,短視頻創作的門檻更低,但是生產優質內容卻比圖文要難得多。現在,視頻號的內容,可以附帶公眾號的鏈接,兩者之間可以流量互通。視頻號和公眾號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兩者都很簡潔,只有一個發佈框。

14、抖音、快手、視頻號的推薦算法有什麼區別?

雖然三者都會使用推薦算法,但三者推薦的算法又有細微的差別。抖音的運營能力很強,通過算法把最優質的內容篩選出來,內容非常具有爆發力,所以打開抖音,系統上推薦的內容多是百萬級的點贊量,而快手上“發現”的視頻基本維持在幾萬至幾十萬級別。

短視頻的用戶主要分成兩類:

一類是看視頻的用戶,一類是內容創作者。抖音是“用戶導向”,而快手則是“創作者導向”。在抖音“高熱度不斷提高曝光機會”,頭部創作者集中大量用戶注意力,這種中心化讓普通創作者、草根創作者望而卻步。快手的宿華為了內容分發的去中心化進行了流量調控,則將頭部內容流量限制在30%左右,70%流量分配給中長尾內容,就是想強化創作者導向和社區屬性。對於一個短視頻平臺而言,用戶導向的平臺,具有很強的媒體屬性,基本上用戶感覺啥爽,平臺就給你推薦啥。而對於一個創作者導向的平臺,社區屬性就會更強一些,這就是為什麼快手上會有“老鐵經濟”。

事實證明,推薦算法不是萬能的,在內容分發上很難實現真正的公平和去中心化。而人的審美、趣味和需求,又是多維度的,既需要那種讓你感覺非常爽的內容,也需要更高層次的內容。就像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一樣,你既要滿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也需要有社交尊重、價值實現等更高層次的需求。

像快手抖音上的這些美女、美食、搞笑、娛樂、旅遊這種直接的感官刺激的泛娛樂內容,通過算法就可以簡單的實現推薦,大家在快手抖音上都可以得到滿足;而另外一種就是價值較高的趣味,如創業、投資、學習等,這種內容不能直接依賴機器分享,而是需要社交關係圈層首先去做一些推薦和篩選。所以說,社交推薦在理論上可以修正算法的單一化,讓內容更加豐富和多維度。因此,視頻號是唯一有可能實現內容去中心分發的平臺。

15、我的視頻號開通了,卻不知道發些什麼,應該發些什麼內容好?

你開通視頻號以後至少可以發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VLOG。

這類記錄我們日常生活的內容,在抖音、快手上,最不容易得到關注的,因為我們都是普通人。但是這類內容,可能在視頻號上並不會缺少觀眾,因為我們的親朋好友、同學、同事都在這。即便沒有多少人看,這種展現我們日常的VLOG,基本的播放的基數還是有的,並且看這些內容的,都是我們認識的人。通過拍攝VLOG,可以與我們的親朋好友互動,拍攝VLOG和發朋友圈一樣,都成為我們社交活動的一部分。

二、好物分享。在消費主義時代,商品都是被口碑驅動的,大家在社交媒體上,也並不排斥關於商品的廣告和信息,只要這內容足夠精準。而在日常生活中,你感覺哪家化妝品比較好用,你感覺哪件衣服穿搭比較好看,你感覺哪個網紅店比較好吃,都可以拍攝成視頻,發在視頻號上。

三、知識分享。這類內容,特別適合做過公眾號,或者在某個領域具備一定專業知識的人。如果你是美食、親子、旅遊、家居等方面的達人,可以把你知識用視頻的方式呈現,把知識分享給更多的人。

16、都說做短視頻要確定好自己的人設,我如何確定自己的定位?

很多人只想開通視頻,覺得視頻號可能是一個機會,但是你問他拍啥,他又一頭霧水。我看很多獲得視頻內測的人,也是搞不清楚自己的定位,不知道拍些什麼好。在做視頻號之前,應該瞭解自己的特長,你是擅長做旅遊,還是擅長做美食,還是擅長親子教育,搞清楚自己到底要拍啥。一定搞清楚自己的定位,搞明白自己在哪個領域可以持續的產出內容,才能夠把視頻號持續地運營下去。

確定自己定位最好的辦法,就是看看自己處於什麼行業,自己的朋友圈裡的人都看些什麼,你朋友圈裡的人最想看的內容,至少可以在內容發佈以後冷啟動。你的內容先在圈子裡打響,未來才能實現破圈。

17、如何給視頻號的內容加上封面和字幕?

我再強烈地安利一下視頻編輯軟件“剪映”,雖然這是一款抖音旗下的產品,但是用起來的確很好用,很容易上手。可以非常容易地給你的視頻加上封面和字幕,這個軟件還有一個字幕識別功能,導入視頻之後,可以自動識別字幕,如果你的普通話標準的話,基本不用修改。還有一個功能非常強大,就是可以為你的視頻加上各種抖音神曲和BGM,讓你的視頻更加有活力。

18、未來視頻號怎麼商業化?

雖然現在說視頻號的商業化還有點早,但可以暢想一下。像短視頻賺錢的三件套:廣告、直播打賞、帶貨,未來會在視頻號上一樣都不會少,但那都是MCN機構和頭部紅人的菜。像一些草根或者素人開始的創作者,做哪類內容最有可能掙錢呢?

我覺得應該關注兩點,一是種草。現在所有社交媒體,抖音、快手、微博、小紅書,甚至知乎都在推種草的內容。因為隨著社交媒體的發展,幾乎所有的平臺都意識到,品效合一、種草帶貨才是商業化的真正方向,廣告的瓶頸越來越明顯。而種草內容,是最容易跟電商和全民帶貨承接的。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在抖音、快手上賺錢最多的,都是一些跟好物分享和種草相關的垂類號。2019年抖音上的美妝類的賬號@化妝師繁子,在星圖上接了264單,總營收超過3000萬,秒殺很多頭部大號。所以,像在穿搭、美妝、美食等領域有優勢的達人,可以提前準備好內容,畢竟視頻號剛剛開始,還是有大把的機會。

另外一個點,就是知識付費。微信上不是有這麼多自媒體和大V嗎?不是有那麼多人愛講課嗎?現在很多人的內容,其實已經具有一定的知識性和科普性,已經有一分鐘微課堂的意思。如果將來把視頻號和直播打通,一些自媒體人有機會在知識付費上獲得新的發展機會。

19、視頻號應該採用多大比例?

視頻號很奇怪,既不是我們傳統的橫屏,也不是抖音的豎屏,而是在發佈的時候有一個選擇框,可以把內容框起來。我開始拍攝的時候,採用橫屏,感覺橫屏拍攝比較好。但是由於視頻號是信息流展示,你的內容剛打開的時候,下一條視頻的標題已經露出來了。所以,如果你是講課類視頻,其實可以採取橫屏拍攝,但是在視頻編輯的時候,可以選擇1比1的比例,字幕可以放在講課視頻的下面。這樣生成的視頻屏佔比會高一些,內容被播放和點讚的概率就大一點。

20、視頻號的內容如何出圈?

大家都知道視頻號是一個很大的流量池,是一個出圈的好機會,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具有出圈的素質和能力。所以說,大家在做內容的時候,不要光想著出圈,而是先要做自己,先要在自己的圈層裡打響,才有機會破圈。況且,視頻號的內容,也不是一個躺贏的平臺,你發佈視頻以後,如果你不做分享,在你自己所屬的圈子裡都得不到共鳴,是很難破圈的。所以,破圈之前,首先要在圈層裡打響,才有機會破圈。任何時代,任何平臺上都還是要內容為王。

張小龍在1月份微信公開課的時候曾經講過,微信在短內容上是存在失誤的。他說微信犯了兩個錯誤,一是微信公眾號只是存在PC端,大大限制了普通人創作內容。再就是在短視頻和短內容上,沒推出相關的內容生產平臺和工具。而這個視頻號,其實就是一個亡羊補牢的產品,讓更多用戶可以很容易生產短視頻和短內容。

而就在微信在短內容上懈怠的同時,頭條系推出一系列的短視頻矩陣,最高峰的時候光短視頻就有抖音、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利用群狼效應在短視頻裡跑了出來。目前抖音已經獲得4億日活,快手也有了3億日活,現在用戶使用短視頻的在線時長越來越長,已經威脅到微信。並且,這兩年大家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裡分享的短視頻越來越多,而這些內容都來自抖音、快手等其他的平臺,這是微信和騰訊不想看到的,所以微信必須建立屬於自己的短視頻內容生態。

22、騰訊不是做了微視和很多短視頻產品嗎,為什麼一直做不起來?

微視可以說是生不逢時,起了一個大早,趕了一個晚集。微視2014年就推出了,推出了一個可以發8秒的短視頻產品,但那時候4G和WIFI還不普及,知道的用戶很少。在2017年抖音火了以後,微視又重啟爐灶。但是,一直跟在抖音的後面亦步亦趨,BGM、道具、強運營都跟在人家後面模仿。但是,泛娛樂這類內容審美疲勞期很短,用戶不可能在抖音上跳了一禮拜的海草舞,再來你微視上跳一遍。由於微視內容生態沒建立起來,再加上微信給予的支持力度又有限,就很難從這個領域殺出來了。

23、既然騰訊做了那麼多短視頻產品都不成功,你看好視頻號嗎?

視頻號是微信和騰訊必須做成功的產品,馬化騰和張小龍都親自督戰,可以說微信和騰訊這次是ALL IN 視頻號。雖然騰訊也嘗試了一系列的視頻號,微視做了好幾年,騰訊也戰略投資了快手,但是騰訊還有一張王牌沒有打,那就是“微信”。而微信的張小龍,在短內容上是非常剋制的,遲遲沒有出牌。

從這次內測的視頻號上,可以看出騰訊以及張小龍在視頻號上的決心。從入口上看,雖然只是內測階段,但是視頻號在發現頁面的第二個圖標,僅僅在“朋友圈”入口的下面,由此可見微信對視頻號的重視,視頻號已經到了跟朋友圈並駕齊驅的意思。不僅入口已經“淺”到極致,在社交分享上也很便捷,即便是內測階段,視頻號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享受跟微視和快手一樣的待遇。而在分享給好友或者微信群的時候,內容呈現的更好,已經非常接近直接播放了。現在視頻號分享到朋友圈,還只是以動態和鏈接的形式去呈現,一旦形成穩定的內容生態體系,視頻號的內容直接在朋友圈裡播放指日可待。

從中國互聯網發展的歷史來看,騰訊具有很強的紅利收割能力,遊戲、視頻、新聞客戶端一路走過來,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就連騰訊最不擅長的電商,最後騰訊還投資了京東和拼多多。而現在這階段,又到了短視頻的紅利收割期,這時候騰訊肯定不會放著微信這個大殺器不使的。抖音、快手教會了所以中國人如何觀看和製作短視頻,那麼下一步微信做了視頻號,大家都來微信視頻號上來發短視頻吧。

24、微信如果做社交短視頻,跟朋友圈小視頻又有什麼區別?如果視頻號聚焦短視頻領域,又跟抖音快手有什麼區別

微信和抖快最大的不同,是抖快通過優質內容,吸納用戶,而微信從來不缺流量,只是想通過視頻號,給用戶一個創造短視頻的工具,生產出更多的短內容來。視頻號也未必非要跟抖音快手區別,微信最強大的還是社交關係和社交屬性,社交關係會增強視頻的互動量和粘性。事實證明,算法不是萬能的,算法可以提高內容篩選的效率,但並不能把社交關係沉澱,大家都是基於雲內容的雲關係。沒有社交的短視頻,是無根之水。而微信,是最有可能實現內容去中心化分發的平臺。

25、微信的10億日活用戶,對微信做視頻號和短內容有什麼幫助?

微信有10億日活的用戶,這不僅是騰訊的家底,也幾乎囊括了所有的互聯網用戶,這是中國任何互聯網平臺都不能比擬的。利用微信的社交紅利,在競爭最激烈的電商領域,也可以孵化出一個拼多多來,為啥就不能孵化出一個短視頻平臺。我並不是神話微信,只要微信和張小龍下定決心去做,視頻號這事兒八成能成。想想在10億日活用戶裡,十分之一的用戶每天發一個VLOG,那就是一億日活,就可以進短視頻前三了。

26、微信的社交分享,對視頻號來說有哪些紅利?

啥叫社交流量,社交流量就是微信的對話框,是微信群。我們每個人幾乎所有的社交都在微信上進行了,所以離開了微信,就沒有社交流量可言。而對於視頻號運營者來說,由於有微信的社交流量,這就讓你的短視頻的內容,有了播放基數。你拍的視頻再爛,怎麼說也有幾百個好友,也可以發發朋友圈,可以分享到微信群,讓你的親朋好友看見,不至於你的視頻沒人看。如果視頻號的內容的確很好,你的內容就會很容易地在各個微信群和好友對話框裡流轉。這要比你把抖音視頻下載下來,再傳到微信群裡去,便捷多了。

27、微信擁有社交關係鏈,對內容分發有什麼優勢?

對於短視頻而言,抖音的短視頻的確很好看,是機器算法篩選出來的爆款內容。但機器算法有一個問題,就是內容距離用戶比較遠,炫酷是炫酷、好看是好看,但是好像這些內容距離用戶還是比較遠,跟用戶沒有社交關聯。用戶只是關注內容,並不關注發視頻的人到底是誰?雖然看似抖音達人的粉絲很多,但是社交關係並沒有沉澱,大家也就是看個熱鬧。另外,機器算法的內容會越來越單一,內容越來越趨於同質化,久而久之會對用戶形成“信息繭房”,同質化的內容讓用戶產生審美疲勞。

而視頻號就不一樣了。中國用戶在微信上,有完整的的社交關係鏈,你的親戚朋友、好友、同學甚至前任女友,都在這個關係鏈上。如果你在視頻號上,刷到你前任女友的視頻,雖然她沒有抖音上的一些小姐姐好看,但是哪個帶給你的衝擊、跟你的關聯會強一些?顯然是前者。並且,現在的年輕人,玩視頻已經玩的非常溜了,大有用視頻代替照片的趨勢,以後大家用視頻發朋友圈,也不是沒有可能的。所以,這次微信在入口上,已經把視頻號提到跟朋友圈並駕齊驅的位置。

28、抖音在內容生態和用戶體驗上,具有哪些優勢?

當然,已經拿到4個億日活的抖音,也並非等閒之輩。首先,抖音視頻採用豎屏全屏展示,沉浸感更強,代表著一種短視頻的發展潮流。再就是,抖音通過算法和智能推薦,可以快速把最優勢和最有質感的內容給篩選出來,按照標籤推薦給相應用戶,也已經建立了一種優質內容篩選和內容分發的機制。同時,抖音具有比較強的運營能力,可以通過強運營,發起各種抖音挑戰、研發各種好玩的道具,在內容運營上,抖音還是具有領先優勢。還有一點,經過近四年的發展,抖音已經依託MCN機構、紅人搭建了相對完整的內容體系,建立起自己一定的內容護城河。所以,抖音在泛娛樂領域,已經確定了領先優勢,微信視頻號短期內很難趕超,只能通過社交短視頻和內容分發,才有可能另闢蹊徑。

29、如何看未來短視頻行業的格局?

我斗膽預測一下,未來短視頻行業很可能三分天下。抖音已經擁有4億日活,在泛娛樂領域已經確立了自己的地位,這塊優勢頭條系應該還會繼續保持。快手也拿下3億日活,在下沉市場也站穩了腳跟,它的那個領域別人也很難殺進去。而剩下的份額,可能就是給視頻號留著的,抖音、快手已經教大家學會了如何去拍攝製作短視頻,剩下的就是到視頻號上來發視頻了。而視頻號再加上騰訊投資的快手,騰訊系未來可能還會吃掉短視頻三分之二的份額,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

30、視頻號已經內測了一個多月了,你對它的未來怎麼看?

我參與視頻號內測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剛開始的時候,大部分人對視頻號無動於衷,隨著周圍開通的人越來越多,許多人對視頻號的熱情又高漲起來。雖然現在平臺功能還是比較簡陋,算法也有待完善,但是我個人對視頻號的看法,跟一個月之前一樣,還是比較看好的。並且,隨著越來越多的明星、媒體、MCN機構、頭部網紅、投資人等個體的加入,視頻號的內容生態已經逐步建立起來。接下來,就是要優化算法,能夠把優質的內容篩選出來,並且實現真正去中心化的分發,讓再小的人都有自己品牌,這對微信應該是一個挑戰。

針對微信視頻號的詳細問題回答,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