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山水畫中的漁父形象代表什麼?"漁隱"思想的體現

在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過程中,"隱逸"這一文化現象一直是文人們所追求和嚮往的。而"漁父"在我國傳統文化中,通常是作為隱逸之士而存在的。因此,許多文人士大夫經常以"漁父"為題表達自己對隱居山林的嚮往之情。

其實,最早出現漁父形象的並不是在繪畫中,而是在文學中。早在《莊子·漁父》、《楚辭·漁父》這兩首詩詞中,便對"漁父"賦予了超然曠世、灑脫自然的特徵,同時也是我國漁父文化的源頭。

此後,漁隱意象被歷代文人所用,他們希望通過漁父的形象來表達出自己所體悟到的人生哲理,但是不同時期的文人所體悟到的智慧是不同的,因此他們筆下的漁父也表達了不同的意境。

今天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宋代"漁隱"題材山水畫形成的原因以及創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境。

宋代山水畫中的漁父形象代表什麼?

"漁隱"為何物?

在山水畫中,漁父通常都是以駕舟於江中的形象出現的,仔細分析可以發現,和漁父同時出現的必然有兩樣東西,第一便是水,在宋代山水畫中,水是漁父題材畫中不可或缺的一項。第二便是"舟",這裡的"舟",我們可以看作是漁人依靠的地方,甚至可以說是他們安身立命的地方。

山水畫中的漁父形象有兩種身份,一個是漁夫,相對應的他的舟就是他勞作的工具,一般山水畫中的漁人以這種身份出現的話,基本都是成群結隊的出現,而且他們的船上還會出現桅杆、漁網等。他們出現在畫面中基本都是以"動態"的形式出現的,畫面中他們正在撒網或者正在收網,展現給我們的是集體勞作的畫面;另一重身份則是漁父,他是文人士大夫隱逸精神的寄託,也可以說漁父是一種隱士。當山水畫中是以"漁父"形象出現時,大多是孤舟的樣子出現。漁父架著一葉扁舟逍遙於江上,順著江流,飄飄蕩蕩,好不愜意,這也是文人心中期盼嚮往的隱逸生活。

宋代山水畫中的漁父形象代表什麼?

隱士在我國曆史上的角色通常都是受人追捧的,不管是在太平盛世還是在戰亂頻繁的時代,隱士的地位和名聲一直都是不同凡響的。隱士一次最早可以追溯到《莊子·繕性篇》,

"道無以興乎世,世無以興乎道,雖聖人不在山林之中,其德隱矣。隱故不自隱。古之所謂隱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見也,非閉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發也,時命大謬也。"

在這段話中,莊子不僅明確了隱士這個詞的含義,同時還給出了隱士出現的背景及其文化特徵。總的說來,我國隱士主要是指那些遠離塵世、隱居山林,不問世事的文人,這類人通常先仕後隱,一般是在仕途上受到了挫折上海,辭官而去。他們隱居山林間,雖然遠離朝堂、隱居山水間,但是他們仍心存社稷,"先天下之憂而憂"。

宋代山水畫中的漁父形象代表什麼?

宋代"漁隱"題材山水畫形成的原因

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以武臣的身份奪得了後周的政權,建立了自己的大宋王朝。之後他擔憂自己的王朝會重蹈覆轍,於是實行了崇文抑武的政策,甚至提出"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念。這種重用文臣、抑制武將的政策被宋朝皇帝傳承了下來,因此宋代形成了一種以文官制度為基礎的統治格局。

雖然說宋代重用文臣,但是統治者對文臣也是忌憚的,所以宋代的統治者一直都在全力的對付自己的內部。因為"崇文抑武"的政策,宋代的武力方面一直很薄弱,所以在對待外族侵略的時候是無力還手的,和遼國打仗,以失敗告終,和金人抗爭,同樣是以失敗結尾。在這種屢戰屢敗的情況下,宋代的士兵在不斷的減少,因為失敗簽訂的屈辱性和議導致國土面積不斷的減少,而且還將金銀和糧棉等物資源源不斷的送往北國,以此換取短暫的和平。由此種種,致使宋人在感情上生出了許多不滿。

到了南宋時期,大宋王朝的國土面積已經剩下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南宋統治者卻始終偏安一隅,沒有抵抗敵軍、收復國土的志向。對待金軍,宋朝皇帝只是一味的投降,文人志士對他的鼓動和諷諫都不起作用。統治者的態度讓他們對這個國家失望透頂,因此出現了悲觀的情緒,同時也產生了隱逸的思想。這種思想體現在文人的文學和繪畫中,他們利用自己手中的筆來抒發自己的愛國情和激憤的情緒。

宋代山水畫中的漁父形象代表什麼?

總結

在我國古代思想史中,隱逸思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他在文人士大夫的生命中是一直存在的。宋代時期隱逸之風之所以盛行其實是有特定的歷史因素的。宋代文人通常都具有高超的才情,他們不僅能夠繪畫,同時還可以將詩文與畫境相通,在繪畫中融入自己的深遠閒談,表現出自己超然的心境和埋怨。

我國北宋時期作品中漁父的形象還僅僅是依附於山水間,但是到了南宋便逐漸成為畫面的主要部分,同時也是畫家託物言志的一個人物形象。

山水畫在北宋時期已經開始走向成熟,宋代"崇文抑武"的政策使文人在社會上的地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也激發了他們積極入世的想法。北宋時期的山水畫表現的多是客觀自然景象,通過全景式的構圖來表現北方山水雄偉壯觀的特徵,但是南宋時期的山水畫則是以真實的細節和追求詩意為自己的特色,更加講究空間鏡像的營造。

宋代山水畫中的漁父形象代表什麼?

"漁隱"題材的山水畫發展到南宋時期,開始在畫面中追求詩意。隨著這種心境的改變,畫面中的人物也有所改變,從北宋時期帶有生活氣息的漁夫等形象向高士轉變,審美趣味也逐漸從注重現實生活向表達自我情感過渡。南宋國土淪陷,朝廷偏安一隅,不但壓制那些抵抗金兵的民眾,而且統治者總是屈膝投降,使當時的文人非常失望,於是產生了悲觀、消極的思想。這種思想下創作出來的作品,必然帶有隱逸的思想,這也是他們積極抗金,同時復國無望之下的產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