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巨頭慘遭“除名”紛紛閉店,零售業如何打響自衛反擊戰?


百貨巨頭慘遭“除名”紛紛閉店,零售業如何打響自衛反擊戰?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突破90萬例,這是一個可怖的數字。

在新增確診病例呈現指數級的增長之下,人們心中的不安和恐慌與日俱增,畢竟全球疫情之戰還在進行中。

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統計數據

百貨巨頭慘遭“除名”紛紛閉店,零售業如何打響自衛反擊戰?

來源於: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實時統計數據

然而,不少巨頭企業已經有些撐不住了。

百貨巨頭“苦不堪言”

1梅西百貨被踢出標普

在當地時間週三跌至歷史最低點之後,美國最大的百貨商店——梅西百貨被標普指數宣佈除名,此後加入其小型股指數,而它的位置被供暖和空調公司Carrier Globa取代。

而從年初以來,其股價已大跌70%,截止目前,梅西百貨的市值僅剩約13.72億美元,看起來實在是較為悽慘。

梅西百貨股價走勢圖

百貨巨頭慘遭“除名”紛紛閉店,零售業如何打響自衛反擊戰?

顯然,這一家以“感恩節大遊行”聞名於世的美國連鎖百貨巨頭梅西百貨沒能從疫情風暴中體面存活下來,從此前關閉位於美國的所有775家商店,再到從本週開始將臨時解僱大約13萬名零售終端業務人員,且強制大部分員工休假...它的經營近況可謂是“壓力山大”。

“儘管這些舉措有助於改善情況,但依然不夠……將採取行動縮減員工人數至絕對最低,僅維持基本運營需求。”——梅西百貨

2樂天百貨加速退出中國市場

與此同時,海的另一邊,一家曾乘上風口的巨頭也在“苟延殘喘”,韓國樂天百貨再一次加快了其退出在華業務的腳步

由於受相關行業和市場環境的影響,店鋪經營面臨的困境逐漸增加且無法逆轉,樂天百貨瀋陽店將於4月30日閉店。由此,樂天百貨在中國將僅剩成都環球中心店1家門店

樂天百貨瀋陽店公告

百貨巨頭慘遭“除名”紛紛閉店,零售業如何打響自衛反擊戰?

眾所周知,近年來樂天百貨的日子並不好過,由於內部經營紛爭、分銷渠道戰略出現失誤,以及薩德事件引起的“抵制潮”等消極因素,其整體經營狀態一直陷入低迷之谷。

根據最新財報顯示,2019年樂天購物的虧損從前一年的4649.9億韓元擴大至8535.6億韓元;且合併營業利潤同比降28.3%,銷售額同比降1.1%,宣佈將進行重大業務重組。

“韓國樂天在中國的銷售額從2016年的11.39萬億韓元,縮水到2017年的2.63萬億韓元,累計損失1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0億元)....引發了韓國樂天自2005年海外擴張以來,首個年份的銷售總額下滑。”——朝鮮日報

而疫情的突發或將再一次將其名為業績不佳的傷口再次血淋淋地掀了出來,除了在特殊時期繼續收縮業務線之外,別無他法。

顯而易見,受全球疫情爆發的影響之下,首當其衝的零售業依舊在風雨飄搖之中備受衝擊,各地呈現的都是同樣的傷痛。

零售業遭遇重創

眾所周知,零售業是美國規模最大的私營部門僱主,提供了約5200萬個就業崗位。而在疫情之下,它們“共享”了同一份的傷痛,各大品牌和零售商紛紛暫避風頭,選擇關門或者縮短營業時間,而這一選擇所帶來的最直觀的結果便是由收入減少而帶來的盈利壓力。

百貨巨頭慘遭“除名”紛紛閉店,零售業如何打響自衛反擊戰?

“如果銷售擱置,那麼工資和福利、租金、貸款支付都是沉重的負擔。”——全美零售業聯合會首席執行官馬修·謝伊

Gap集團預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第一財季銷售額將損失約1億美元,且今年將在全球範圍內關閉約170家Gap品牌門店;

在截至2月29日的三個月內,耐克集團淨利潤大跌23%至8.47億美元,不及市場預期(9.48億美元);

安德瑪品牌第一財季的銷售額將減少5000萬至6000萬美元;而為了平衡開支,該公司正在考慮放棄其原定在紐約開設新旗艦店的計劃;

與此同時,受新冠肺炎疫情對與旅遊及消費相關活動造成的沉重打擊,最新出爐的2月香港零售業銷貨數據也是令人心驚膽戰

根據數據顯示,2月香港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227億港元,同比下跌44%,跌幅破歷史紀錄,其中,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的銷貨價值跌幅最大,錄得同比下跌58.6%;服裝品類整體跌幅達到49.9%;且藥物及化妝品、百貨公司貨品等多個類別的跌幅均超過40%。目前2020年前兩個月,香港零售業銷貨量同比下跌33.9%。

此外,根據GlobalData數據,今年英國零售業預計比此前預期損失126億英鎊的消費收入。其中,服裝和鞋類將成為受影響最大的行業,預計同比下降20.6%。

一場由疫情引發的行業危機正在醞釀之中,零售業避之不及,在遭受多重損失之時,如何自救成了最關鍵的發展命題

“如果你沒有穩健的財務基礎,你就根本不可能經受得住這場風暴。”——零售諮詢公司GlobalData Retail總經理桑德斯

如何“自救自強”?

首先,在行業還未從打擊中緩和過來之際,由國家牽頭的政策利好或將先行為其打了一針強心劑

就拿我國來說,相對於海外各國對疫情的焦頭爛額,基於我國防疫方針執行有力,各行各業的復工復產正在有序推進,其中,截止到3月底,百貨商場的復工率依舊達到95.8%,比2月底提升了35個百分點,銷售額恢復到去年同期的50%左右。但由於人們對疫情的謹慎心態,消費力量還未真正覺醒,市場銷售的觸底回升還需要政策的輔助刺激去加以激發。

“2020年1至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20.5%。其中,商品零售下降17.6%,出行類商品零售額下滑明顯;餐飲收入大幅下降43.1%;限額以上住宿業客房收入下降近50%。”—— 國家統計局

1."紅包雨"來了?

消費券便也再“重出江湖”。

根據凱恩斯經濟理論,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況下,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對民間需求和國民經濟起到加倍的刺激作用,從而實現“乘數效應”。這便意味著:在疫情之下,用發放消費券這一方式來刺激消費進而拉動經濟活力這一出發點是合理的,可以作為特殊時期的特殊手段去加以採用。

百貨巨頭慘遭“除名”紛紛閉店,零售業如何打響自衛反擊戰?

3月12日,南京向市民和困難群體發放3.18億元消費券,包括餐飲、體育圖書等7大類;

3月16日,安徽正式宣佈同上下游百家品牌供應商聯手,共同推出1億元消費補貼;

3月18日,北京市300餘家企業聯手促消費,將向市民發放1.5億元消費券;

3月26日,杭州宣佈向全體在杭人員發放16.8億元消費券,27日發放了首期1億元;

3月31日,深圳羅湖區宣佈將從4月1日起向消費者發放3000萬元消費券,微信掃碼即可預約申領;

截止到4月1日,已有包括南京、杭州、寧波、重慶、佛山、深圳、鄭州在內的超過30個城市、區發放了消費券推動消費回補,發放金額從千萬元到億元計。

而就目前來說,消費券的發放還是給予了消費者一些動力,頗具成效。

根據相關城市數據,截至3月30日22:00,杭州市民已兌付政府補貼4112萬元,帶動了杭州消費6.37億元,槓桿乘數效應超出15倍;與此同時,3月18日至22日,南京市共使用電子消費券34522張,總消費金額942.93萬元,除去電子消費券抵減金額外,帶動消費金額613.16萬元。

然而,消費券的發放並不是萬能舉措,具有一定的侷限性,只能是“組合拳”的一步,畢竟自發的消費動力才有持久性,再加上商家自身提升其市場競爭力去吸引消費群,才能進一步實現消費、投資和生產三者之間的良性循環

2.數字化或是必然

自救二字還是體現在“自”身上,零售商的自發探索在這一時期異常重要。

疫情的爆發逼得傳統零售業“節節敗退”,但此消彼長,萬物守恆,線上業務的表現可以說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線購物、在線教育、在線金融、在線視頻等“宅生活”模式的窗口被打開,加深了其滲透率和認可度,紛紛走入尋常百姓家

而這對傳統零售業而言,無疑是一個可遇不可求的重生機遇,如何擺脫墨守成規的束縛,如何通過數字化轉型為自身帶來新的價值增長點,想必是所有零售商目前的反思點。

直播電商產業鏈

百貨巨頭慘遭“除名”紛紛閉店,零售業如何打響自衛反擊戰?

在新冠疫情的重壓之下,直播以及電商產業在強監管之下如沐春風,煥發了新的生機,而傳統零售業也再次意識到了大勢所趨的真正含義,這一“趨勢”即聚焦於線上服務,培養或是適應消費者的新的購物習慣,以打通新的業績增長點

淘寶直播頂流 GMV 拆分

百貨巨頭慘遭“除名”紛紛閉店,零售業如何打響自衛反擊戰?

而在這其中。無論是薇婭、李佳琦、甚至是羅永浩為首的網紅直播帶貨,還是電商渠道的再次鋪設,都將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引流+渠道融合齊頭並進,為其帶來數字化新生,進而為銷售的不佳帶來一定的補足。

快手/抖音 7 日商品榜產品所屬行業類別

百貨巨頭慘遭“除名”紛紛閉店,零售業如何打響自衛反擊戰?

要知道,消費是對供應和需求的變化關係的反映,而在現今,全球化浪潮的席捲之中互聯網連接了你我他,智能化、數字化的佈局和投入不僅僅是一種選擇,而或成為提高效能的一種必然。

結語

一場新冠疫情使得這個2020變得非同一般,經受過病痛歲月的洗禮以後,人們對健康安全的認識再次昇華,企業間的市場競爭也進入新的洗牌輪迴。

而如此這不一般的2020已經過去四分之一了,但零售業的興衰也許千百迴轉,舊的不走,新的不來,零售行業的“人、貨、場”都在重構之中,新的商業形態在企業的試錯中還亟待成型

可以確定的是,疫情的早日結束或繼續開啟零售業反彈的下半場,但屆時抓住機遇促進自身成長的還會有舊時奮力掙扎的“梅西百貨”們一席之地嗎?

“戰疫”結束後新的零售戰役亟待打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