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半个月,栽秧萢这种黄色野果成熟,小时候常吃,你吃过吗?

清明节之后,田野里的各种“泡儿”陆续成熟,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栽秧泡,也就是在农民伯伯忙着栽秧的时候成熟的野果。不过细分起来,插秧泡也有很多种类,有红色的刺泡儿,黄色的黄泡,还有白色的白泡儿,它们的成熟时间都差不多在4-5月份,小时候吃过不少。再过半个月左右,黄色的黄泡即将成熟,你吃过这种野果吗?

再过半个月,栽秧萢这种黄色野果成熟,小时候常吃,你吃过吗?

黄泡和其他泡儿的植物看起来差不多,都是浑身带刺,尤其是藤上,全是倒钩刺,摘黄泡的时候常常被它勾住衣服。这种倒钩刺很厉害,勾住衣服了不能随便乱扯,不然衣服容易被扯破,还会扎到皮肤,最好是找个人帮忙,把枝条慢慢挪开就好了。

黄泡成熟后的果实非常饱满,比红色的刺泡更好吃,在它成熟旺季的时候,一次能摘一小篓,拿回家是小孩子们最爱的零食,酸酸甜甜的,口感特别好。

再过半个月,栽秧萢这种黄色野果成熟,小时候常吃,你吃过吗?

黄泡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山区,云贵川一带比较多。它有个学名叫黄锁梅,不仅果实可以吃,它的根部和叶子还可以入药使用。

根据《全国中草药汇编》记录,其根部具有清热解毒、止泻止痛之效,深秋季节将它的根部挖出来,洗干净后切成薄片了再晒干,牙疼或者拉肚子的时候可以用它煮水喝。黄泡的叶子具有止血的作用,用于外伤出血,夏秋季节采摘。

再过半个月,栽秧萢这种黄色野果成熟,小时候常吃,你吃过吗?

作为一种野果,黄泡的口感可谓是上佳,不禁让人想起了同样源自于野果的树莓。如今树莓作为“第三代水果”,开发得算是很不错的了,不仅在各大超市、水果店内有销售,还有很多果农利用它的稀缺性办起了采摘园,客流量很不错。那么黄泡有没有发展价值呢?

首先黄泡的味道不错,口感酸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营养价值也比较高,同时还有童年的美好回忆在里面,在消费者之中应该具备一定的市场。其次要考虑的是,黄泡的保鲜期。作为一种不耐保存的浆果,黄泡在成熟后要及时采摘,运到市场上后还要尽快卖掉,保鲜期可能只有不到2天的时间,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再过半个月,栽秧萢这种黄色野果成熟,小时候常吃,你吃过吗?

目前看来,黄泡比较适合开发成果酱、果汁等产品,就像贵州的刺梨一样,鲜果销售不怎么样,但是加工成果汁饮料却备受好评。黄泡的特性正好比较适合加工果汁、果酱类产品,野果的身份能给消费者带来新鲜感,果汁的主要消费人群也是年轻人,对于这种小时候吃到的野果能引起共鸣,因此具备一定的开发前景。

关于黄泡的开发,目前来说还是一个设想,咱们国家的野果品种多,真正能进入到开发阶段的少之又少。也许未来有一天,这些承载着儿时美好记忆的野果能被人们重视,走进我们的日常饮食之中。

读者朋友们,你们小时候吃过黄泡吗?在你们的家乡还有哪些好吃的野果品种呢?欢迎留言说出你的看法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