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說說清明節


易中天:說說清明節


一,清明原本是節氣,不是節日

央視記者:可以談談清明節嗎?

易中天:好的。清明本來是一個節氣,不是節日。我們知道,中國傳統的節日大多是跟著月亮走的。一種是初一或十五,也就是月亮的虧盈,叫朔望,比如正月初一,正月十五,八月十五。還有一種叫重數節日,月和日的數字相同,比如一月一,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都是單數。它們在農曆中的日子也都是固定的。

二十四節氣卻是跟著太陽走的。也就是以地球繞太陽一週為一年,以日照時間最短的冬至為起點(也有說以太陽垂直照射赤道的春分為出發點),把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六個節氣。這樣算下來,一年是365天。所以,節氣在公曆中的日期相對固定,比如清明一般在4月5日。在農曆中卻相反,日期並不確定。比如立春,最早可以在頭一年的十二月十五,最晚可以在第二年的正月十五。

很清楚,清明跟中秋節、重陽節等等,是不一樣的。

易中天:說說清明節


二,中國感恩節與中國情人節

央視記者:那麼,清明是一個怎樣的節氣,又為什麼會變成節日呢?

易中天:春雨驚春清谷天,清明是春季的一個節氣。它不是某一天,而是一段時間,所以又叫清明時節。清明之前是春分,之後是穀雨,正是春暖花開萬物生長之時。這時,大家就出去踏青,迎接新生命週期的開始。大家知道,我們是農業民族。對農業民族來說,春天是播種的季節,播種希望也播種幸福。這個時候,我們就會走向田野,向上蒼祈禱我們族的繁榮興旺,同時放鬆自己,親近自然。因此,清明又叫踏青節。

到春秋晉文公以後,清明前一兩天又有寒食節,類似於伊斯蘭的齋月。一年四季都是火食,這一天寒食,可以清理自己身體裡面的濁氣,也體現一下飢餓,體驗一下痛苦,以便更好迎接幸福。

另外一個內容就是祭掃,就是掃墓,紀念先祖。越到後來,祭奠先祖的意義就變得越來越強。這也是我們通常理解的清明節。

跟清明節時間相近的是上巳節,也就是農曆三月三。三月三是地地道道的中國情人節。這一天,男男女女都出去踏青,談情說愛,尋找意中人。尤其在周代,這一天戀愛是自由的,不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限制,是一個很好的節日。可惜到後來,漢民族把這個傳統忘掉了,只有一些少數民族保留下來。結果,現在一些人把七月七說成是中國情人節,實在是數典忘祖,沒有文化。

清明節祭奠先祖,上巳節談情說愛,擱在一塊就能看出意義來,那就是生命的週而復始。生命的延綿不絕,也意味著文明的延綿不絕。所以,清明那天我們要掃墓,感激那些已經離開我們的先祖和親人,同時開始新的生活。這就是承前啟後呀!因此可以得出結論——

清明節(公曆4月5日)是中國感恩節。

上巳節(農曆三月三日)是中國情人節。

易中天:說說清明節


三,沒有儀式就無法實現價值觀

央視記者:這些年清明祭祀對老百姓顯得越來越重要,而清明文化也顯得越來越重要,你怎麼看?

易中天:可能是我們越來越感到親人,尤其是父母對我們生命的重要。至少我個人是這樣的。父母親去世後,我突然發現自己變成孤兒了,想盡孝心也沒有機會了。所以我能理解大家越來越重視清明節。它是懷念,是感恩,也是教育。我非常贊成父母們帶著自己的孩子去祭奠他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還有其他故去的親人。就是要告訴孩子們,每個人都是人生父母養的,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沒有我們的民族,也沒有我們的文明。這是很好很好的教育。

那麼,為什麼要有一個掃墓的儀式?這個墓為什麼要掃一下,而且一定要在清明時節,不能差太遠時間?因為任何價值觀或者說正能量,要傳承,要傳遞,要傳播,必須有儀式。沒有儀式就沒有內容。必須有一個形象的、生動的、固定的,但是又很簡單,好操作,大家記得住一個或一系列的動作,才能把這個觀念深深紮根在每個人心裡,最後熔化在血液裡面,成為一種行為的自覺。

我們知道,中國傳統的文化講究的是,一個人要愛國,必須先愛家。要愛家先得愛父母。一個人連父母親都不愛,他說他是愛國主義者,他熱愛偉大的祖國和民族,誰相信啊?因此,必須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此刻做起。如果每年都能到父母親墳前去祭掃一下,我們的文化基因和文化遺傳密碼就越來越強。

我有一首小詩是寫清明的:

清明雨,些些許。


細無聲,輕如羽。


一絲絲,一縷縷,


都是中華感恩曲。

易中天:說說清明節


四,親情與契約互補,是最不壞的選擇

央視記者:我自己特別有體會,一年就只有兩個節氣,你會回家,一個春節,還有是清明,無論如何,你只有靠這樣的節氣,一大家族人才有可能在那天聚齊了去掃墓,甚至以前一個山頭都是你們這個姓掃墓,你覺得對這種文化的傳承,一個是宗族文化的傳承,會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易中天:中西文化有一個很重要的區別——中華文化的內核是群體意識,西方文化的內核是個體意識。在西方文明圈中,人與人的關係是靠契約來維繫的,所以西方人會有結婚紀念日,意思是重申契約關係有效。中華文化圈裡面,人與人之間靠血緣關係來維繫,所以重視家族,重視血統,重視傳承。吃年夜飯,就是跟在世的親人團聚,重申血緣關係有效;清明節上墳,則是跟祖先團聚,重申血緣傳承有效。

進入市場經濟以後,人與人的關係將來也要靠契約,這是必然的。因為現在的人越來越獨立,越來越自由,越來越有個性。當我們都作為獨立的人相處的時候,只有契約才是最好的規範。完全靠血緣關係來處理人際關係已經不可能了。但是,如果你只有契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就有可能變得冷漠。這個時候,作為一種補充,我們重申一下血緣關係有效,是可以使這種關係變得溫情的。

親情與契約互補,可能會是最不壞的選擇。

五,認祖就是認身份,歸宗就是找歸屬

央視記者:說到清明這事,我發現它跟尋根祭祖也有關係。海外的華人不管怎麼樣,在生命結束之前,他一定會回來一次,你怎麼看待這個?

易中天:其實,認祖歸宗這四個字,已經非常準確表達了他們的心願。什麼是認?身份認同。什麼是歸?找到歸屬。實際上是回答一個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結論很簡單,我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我是Chinese。為什麼?因為我的祖宗在中華大地,我還要回到中華大地。這就是我的身份啊!

所以,認祖就是認身份,歸宗就是找歸屬。

央視記者:是不是可以理解,這也是我們的一種精神寄託?

易中天:每個民族都是這樣的。比如猶太人,幾度失去祖國,流散在世界各地,但他們有一個身份認同——上帝的選民。他就能找到自己從哪裡來,知道自己到哪裡去,也就能找到歸屬。所有民族都是這樣。這是人類的共性。

正因為每個民族都有身份認同和找到歸屬這兩個問題,也都需要有一個儀式或者是一個節日,因此清明節的習俗就慢慢傳播開來。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再到朝鮮,韓國,日本,越南。在整個大中華文化圈裡面,大家都通過清明節這種儀式,實現自己的身份認同,找到自己的歸屬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