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動畫形象偷學“魔法”

向動畫形象偷學“魔法”

屏幕中的動畫人物到底有什麼魔力呢?如果我們能破解這些魔力,是不是就可以成為孩子最喜歡、最信任、最崇拜的爸媽?

向動畫形象偷學“魔法”

懂孩子

魔力1孩子喜歡的動畫人物總 是和孩子差不多大,但是又比孩子稍微高明那麼一點,或者是知道得更多,或者是更能在最後想到辦法,等等。

這非常符合兒童發展心理學中講的“夠一夠摘到蘋果”效應,就是孩子經過努力可以做到,增長了能力。

向動畫形象偷學“魔法”

尤其是現在很多動畫片的背後其實都有兒童心理學支持團隊,他們洞悉兒童心理發展的秘密,所以特別能在動畫片中和孩子取得共鳴,受孩子喜愛。

如何偷學

毫無疑問,首先得懂點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知識,才能真的認識孩子,和孩子實現心理上的“平視”,無論是期望孩子達到的標準、提出的要求都會符合孩子的心理發展,如果能實現“夠一夠摘到蘋果”的效果當然更好。

向動畫形象偷學“魔法”

父母比動畫人物更有優勢的地方是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能夠在遵循兒童心理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不斷進行調整,

所以,父母應該成為比動畫人物更懂孩子的人,比如更知道孩子為什麼擔心,為什麼沮喪,再進行有目的的幫助,你在孩子心目中一定比動畫人物更值得信賴和有權威感。

向動畫形象偷學“魔法”

快樂有趣

魔力2 動畫人物都是自帶喜感,他們總是很快樂,雖然也有不開心的時候,但是總能很快將煩惱拋之腦後,繼續開開心心的,為孩子帶來了大量的快樂體驗;

他們經常犯點小錯,惹得孩子哈哈大笑;他們有時候顯得比小觀眾還“傻”,讓孩子感覺自己很聰明,有點小得意。

向動畫形象偷學“魔法”

因此,孩子是特別喜愛動畫中的主人公的,我們能看到,在相關實驗中,孩子們都是心甘情願地選擇信任他熟悉的動畫人物,或者是願意把印有他們標誌的舊物品帶回家。

如何偷學

孩子喜歡和快樂、開心的爸爸媽媽在一起,而不是心不在焉或總是心事重重的父母。當然這個時代,父母的壓力很大,社會對孩子的要求也很高,

向動畫形象偷學“魔法”

但這和我們與孩子一起愉快地成長並不衝突,我們可以讓自己的規則制定得更好玩一些,可以讓提醒變得更有趣一些,比如完全可以把規則帶入動畫片的情境中—汪汪隊每天在睡覺前會刷牙,

現在,我們家的汪汪隊隊員該去刷牙了!另外,父母多一些童心,也許會更像孩子喜歡的動畫人物,比如故意在孩子面前示弱,請求孩子幫忙,

向動畫形象偷學“魔法”

和孩子一起天馬行空地進行“棒棒糖世界”“種出零食樹”等幻想,會讓孩子更把你當成“自己人”,那麼當你再說“過馬路時必須拉著媽媽的手”時,他會更加服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