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人說話的四類問題!

會計人說話最易表現出的四個毛病:太直接,火力十足,剛性十足,不經意間得罪了一圈人;太專業,不懂得把會計語言轉化為業務語言,說出來的話非會計人士聽不懂;太本位,一味強調會計工作的特殊性,處處以會計合規性為判斷事情可行的最高標準;太執拗,聽不進不同意見,缺乏變通的勇氣和智慧。

會計人說話的四類問題!

​財務工作中,你是否遇到焦頭爛額不知如何解決的問題呢?


一、太直接:火力十足,剛性十足,不經意間得罪了一圈人。

會計有法規、制度、準則、流程約束,會計工作一般都是中規中矩的。在現實中呢,不可否認,有太多的變通,有太多的不合常規,面臨此情此景會計人會很為難。如果觀察公司的財務部,你會經常會發現會計人員會因為發票、報銷、預算與業務人員爭吵。

會計工作有硬約束,不可否認,這些硬約束有時會束縛業務的手腳。情理法之間不一致,需要會計人有智慧和情商去平衡與妥協。及時對方的要求觸碰了會計工作的底線,儘量說理說服,實在不行拒絕就好,千萬不要把把自己工作的為難情緒化的表達出來。

二、太專業:不懂得把會計語言轉化為業務語言,說出來的話業務同事聽不懂。

把專業語言說得大眾能聽懂,這是大智慧。怎麼做到通俗化?毛主席就是此中高手,農村包圍城市、黨指揮槍、槍桿子裡面出政權、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深奧的論斷化作了婦孺皆知的道理。

同樣,會計語言通俗化後,會計工作更易得到認可。華為曾發起過財務四化建設,其中就有“財務理論大眾化、財務語言通俗化”。會計人如果說出來的話業務聽不懂,你不能責備業務不懂會計,正如會計人不懂研發不能責備會計人一樣。會計人應該檢討自己是否把會計語言說得足夠形象化,這是會計人員是否有服務意識的體現。

會計人平日請示彙報多,千萬別張口就是術語了,業務領導不是會計專家。能把會計給外行講明白的才是真正的會計專家。

三、太本位:一味強調會計工作的特殊性,處處以會計合規性為判斷事情可行的最高標準。

去年年底,因為《一次付款的艱難旅程》,華為總裁任正非先生曾簽發電郵怒斥其女兒分管的財務部,“據我所知,這不是一個偶然事件,不知從何時起,財務忘了自己的本職是為業務服務、為作戰服務,什麼時候變成了頤指氣使,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任總的這份郵件有個亮點,指明瞭財務工作的方向是“為業務服務、為作戰服務”。財務不能出於免責的心理,人為設置障礙,濫用謹慎性原則。即便業務的要求不合理,也應該幫忙疏通,而不是一口否決。

四、太執拗:聽不進不同意見,缺乏變通的勇氣和智慧。

舉個例子,企業將自己生產的手機發給員工做生日禮物,該手機每臺成本500元,出廠價1170元(含稅)。會計對這樣發生日禮物該如何做分錄呢?我估計90%的人知道該視同銷售,50%的人能寫出中規中矩的分錄,10%知道如何不冤枉交兩道稅,5%的人知道變通處理後一道稅都不用交。很多時候沒有絕對的對與錯,關鍵在於你對規則的理解。

面對不符合財務制度的情景,會計人該如何面對?一切以制度為準,不符合制度就堅決拒絕,這樣處理會讓財務人員處境艱辛,人際關係緊張;做老好人,把制度當擺設,但容易被人看輕,搞不好還會有風險;有原則地變通,一切以維護公司利益做取捨,當然,一旦決定變通,就需要對自己的決定承擔責任。

會計人說話的四類問題!

即可領取一整套系統的會計學習資料!還可以免費試學會計課程15天!

因領取人數太多,不能及時回覆,請大家耐心等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