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女孩高空扔蘋果,砸癱3個月女嬰,監護人被判賠償185萬

3月31日上午東莞市發生的一起意外事故判決出來了。家住24樓的11歲女孩小星(化名)隨手扔下的一個蘋果砸到了三個月凡凡的頭上。

雖然及時送到醫院搶救,可憐的小凡凡從此成了一個腦癱患者。法院判決小星監護人賠償凡凡家185萬,金額巨大,也買不回來凡凡的健康聰慧了。

11歲女孩高空扔蘋果,砸癱3個月女嬰,監護人被判賠償185萬

一件事情改變了兩個家庭的未來,網友紛紛議論發表自己的觀點:

@人類迷惑行為:缺德小孩,十一歲已經不小了,少管所裡可以呆一呆。

@四月黃金之夜:說句難聽的,癱了,以後的生活怎麼辦,誰來負責,185萬她能用幾毛。

@淡然皆戲說:十一歲的孩子完全有能力意識到這個行為的危害性!父母為自己的教育失敗買單!!!

一件事有多重說法,或許是意外,或許是壞習慣的產物,已經發生的我們也無法挽回了。

但是對於還在成長中的其他孩子來說,現在起端正教育,還有改錯矯正的機會。

事件中的小星看似無意之舉,其實在她的身上還是可以看到"熊孩子"的身影,別人家的孩子"熊",不聽話,家長都會讓自己的孩子遠離他,能躲則躲,把對自己孩子的影響降到最低。

但是如果自己的孩子到了"豬嫌狗不愛"的時候,家長才會頭疼教育這個問題。

而熊孩子的出現背後也少不了這些原因:

一、家長的溺愛縱容

2018年七月十九日,上海迪士尼樂園中,一對母子和一個年輕女孩發生了衝突,起因是小男孩幾次三番摸了女孩的臀部。

11歲女孩高空扔蘋果,砸癱3個月女嬰,監護人被判賠償185萬

女孩好意提醒勸阻小男孩的不雅舉動,卻沒想到引來了小男孩媽媽的怒火,竟然髒話連篇羞辱女孩,言語中還帶著嘲諷"你屁股沒被人摸過?"這樣的話張嘴就來。

爭吵間還不停的推搡女孩,其蠻橫行為引起周圍人譁變,自己的孩子做什麼都是對的,做家長的無條件袒護。

孩子熊不熊不知道,家長一定是熊家長了。

想起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說過的一句話: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太可怕了。

跟著這樣的家長,生活在這樣的家庭,孩子長大以後會成什麼樣子,可想而知。是成為"社會毒瘤"?還是遭受"社會的毒打"以後自然見分曉。

在這種"熊家長"溺愛下長大的"熊孩子",從小就是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家裡沒有人違逆他的要求,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哪怕是叫著家長的名字揮舞著小手拍打著大人的臉,全家人都覺得他最可愛。

甚至在有些偏遠的地方,大人溺愛孩子,主動教孩子叫大人的名字,把孩子的手拉過去打自己的臉。

無限的溺愛讓孩子失去了判斷是非的能力,放縱著自己的壞毛病,把壞習慣帶到了家庭以外的地方,自然就會有人看不下去收拾他。

二、模仿其他"熊孩子"

在之前談到過家家遊戲時我們說過,孩子天生就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孟母三遷"為的就是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模仿環境。

11歲女孩高空扔蘋果,砸癱3個月女嬰,監護人被判賠償185萬

孟子住在墳墓附近時學人家哭墳,住在集市時學商人做買賣,住在書塾隔壁,跟著夫子學習禮儀君子之道,才成就以後很有學問又知禮的孟子。

生活中什麼樣的家庭,交什麼樣的朋友,都會影響到孩子的一言一行。如果孩子交了一個愛說髒話,愛打人的朋友,那他也會嘗試這種行為。

一向乖巧懂事的孩子突然變得愛摔東西,不好好吃飯,亂髮脾氣,這個時候父母就應該注意了,及時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遠離有不良習慣的"熊孩子"了。

以前租住在縣城裡上學的時候,房東阿姨家有一個小孫女,長得非常可愛,院子裡的人都很喜歡這個小姑娘。

住了不到一個月,遠離又搬來一戶人家,這家的女主人特別喜歡打麻將,經常抱著女兒去打麻將,女兒兩歲就給染髮,燙了捲髮,看起來像個洋娃娃。

院子裡的兩個小姑娘經常一起玩,結果有一天房東阿姨抱著孫女在院子裡曬太陽,孫女突然開口叫了奶奶的名字,這段時間還學會了很多麻將的叫法,嘴裡經常是:"二萬,五條"的叫著,爺爺喝酒的時候她也要舔舔杯腳。

11歲女孩高空扔蘋果,砸癱3個月女嬰,監護人被判賠償185萬

房東阿姨怕孫女學壞觀察了很久,發現新搬進來的那戶人家生活習慣很差,沒大沒小,男主人是混混,女主人愛賭博,考慮再三就把房子收回去了。

那家人一搬走,遠離也沒人和小孫女玩了,但是帶壞小孫女的人也走了,房東阿姨的心才放下來。

三、孩子為了博大家的關注

現實生活中,很多家庭都是父母是雙職工,兩個人都要去上班,平常陪孩子的人很少,時間一長,孩子就很孤單,他會發現在幼兒園的時候揪小女孩的辮子,小女孩會哭,老師會跑來訓他。

孩子就會依樣畫葫蘆,經常在家搞破壞想要以同樣的方法吸引大家的目光和關心

張麗家去年添了二胎,為了更好的照顧二寶,減輕負擔,張麗做主把大寶送到了孃家託人照顧,前不久能輕鬆些了把大寶就接了回來。

結果這麼長時間不見,大寶跟變了個人一樣,三天兩頭老師告狀,今天是睡著了,明天就是搶其他小朋友的零食和玩具,好幾次還被張麗看見大寶偷偷打二寶。

11歲女孩高空扔蘋果,砸癱3個月女嬰,監護人被判賠償185萬

張麗的內心驚呆了,自己的孩子從乖寶寶變成了"熊孩子",這可怎麼辦呢?

不要著急,面對"熊孩子",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認清孩子真"熊"孩子假"熊

有的孩子是無意識,有的孩子就是故意的,精力太旺盛,家長看清這一點,才能適應以下方法。

就拿貪玩弄髒衣服來說,有的孩子很愛玩,但弄髒衣服是不小心的。

而有的孩子就是喜歡玩泥巴,見了草坪就打滾,吃個飯就跟打仗一樣,精力特別旺盛,道理他都已經懂了,但就是喜歡這樣幹,看著大家都為他頭疼他就是開心,樂在其中。

11歲女孩高空扔蘋果,砸癱3個月女嬰,監護人被判賠償185萬

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學會分辨真假了。

如果孩子是需要父母陪伴才會淘氣,那就每天抽出一段時間陪孩子看看動畫片,玩玩小皮球,講講"童言童語"。

如果孩子是真的"熊",那麼家長就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做出應對了。

二、家長要端正自己的教育態度

以前看過一個小故事,一個小偷,小時候偷同學的筆,回家媽媽誇獎他懂得把外面的東西往家裡搬。

少年時偷了很多東西,越偷名氣越大,媽媽誇獎他的次數越多,孩子的膽子也越來越大。

終於有一次,這個孩子偷到了國王的私人寶庫,被國王給抓住,判處了死刑,他媽媽哭著來見他最後一面,卻被他咬下了耳朵。

這個孩子說:"媽媽,如果在我小時候第一次偷東西時你訓斥了我,告訴我這樣做的後果,那麼我也不會走到這一步",說完小偷就被國王下令殺死了。

我媽沒有太高的文化程度,但是他懂得慣兒如害兒這個道理,所以從小對我和弟弟要求都很嚴格。

11歲女孩高空扔蘋果,砸癱3個月女嬰,監護人被判賠償185萬

做孩子就要做孩子的樣子,做大人就要有做大人的責任,每個人努力做好自己,也就可以幫到別人。

停止無底線的溺愛,在你的孩子大聲哭喊,打你,叫你的名字時嚴肅的告訴他這是不對的,糾正孩子的錯誤,才是"熊家長"應該做到的。

三、制定具體的條例

孩子淘氣不聽話,豬嫌狗不愛。不要著急,以前做錯了,現在全家認識到問題,那就全家一起努力改正,全家一起執行條例。

可以制定一個如下文這樣的條例(以三歲孩子舉例):

1、遇到長輩要問好

見到比自己年齡大的要記得問候別人,父母要有意的引導孩子叫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而不是直呼其名。

11歲女孩高空扔蘋果,砸癱3個月女嬰,監護人被判賠償185萬

2、吃飯的時候可以不小心弄撒,但是不能故意浪費糧食

三歲的孩子還太小,獨立吃飯時難免會洋洋灑灑很正常,但是要讓孩子明白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一次要比一次有進步。

3、進門要洗手,愛惜自己的衣服鞋子

教會孩子講衛生,尤其是疫情嚴重的現在。進門出門都要洗手,珍惜媽媽洗乾淨的衣服,明白大人的辛苦,愛惜每天穿的新衣服。

4、有想要的東西用理由說服父母

孩子在外面看到喜歡的玩具等,告訴父母為什麼想要,和父母有商有量,哭鬧父母可以直接拒絕請求。

5、不能做沒有素質的事情

告訴孩子不能亂扔垃圾,小區裡貼的公共告示,帶著孩子學習學習,不能高空拋物,不能半夜高歌,要注意公共衛生

等等。

11歲女孩高空扔蘋果,砸癱3個月女嬰,監護人被判賠償185萬

6、加減法改變孩子壞習慣

每個月給100朵小紅花,做錯事情讓孩子主動勾掉一朵小紅花,做得好可以獎勵一朵小紅花。10朵花可以兌換不同的獎勵,比如寶寶這個周表現很好,那就週末獎勵一次全家郊遊活動,寶寶今天很講衛生,晚餐獎勵愛吃的炸雞腿一個等等。

有加有減讓孩子自然改掉"熊脾氣"

"熊孩子"小部分對應的就是"熊家長",在家庭教育的問題上很大一部分要求家長要以身作則要用正確的方法關愛孩子,在孩子獨立的這一階段父母要從旁提醒孩子,怎樣才是正確的做事方法。

慣兒如害兒,真的疼愛孩子的家長,必定會從長遠考慮,為孩子的未來計較。

11歲的小星一個隨手之舉,害了兩個家庭的美好未來,倒回來想想,如果父母平常告訴他陽臺窗戶邊危險不要靠近,小區裡的告示上貼著禁止高空拋物,那麼悲劇很有可能就不會發生。

是家庭的教育,還是未來"社會的毒打"就取決於現在父母的態度和孩子的自身情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