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河北、安徽、廣東網信部門引領網絡社會組織強化責任擔當 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貢獻網信力量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各地網信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動員網絡社會組織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切實履行社會責任,為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貢獻網信力量。

浙江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浙江省委網信辦凝聚互聯網抗疫力量,引領網絡社會組織以最謹慎的態度、最堅定的決心、最嚴密的舉措應對疫情,確保企業安全有序復工。一是加強宣傳,做好引導。指導“浙江省網絡安全協會”公眾號開闢“共同關注”專欄,及時傳達中央、省委省政府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方針政策,強調必須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復工復產,呼籲一時不能復工的企業,要創造條件通過網絡或電話辦公的方式維持正常辦公秩序,儘快復工復產。二是奮戰“疫”線,勇於擔當。浙江省網絡安全協會會員單位將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社會需求深度融合,研發智能疫情機器人,在浙江、黑龍江、山東濟南等地免費投用,智能問診解決率超過92%;向全球公共科研機構免費開放AI算力,以加速新冠肺炎藥物和疫苗研發。三是匯聚力量,彰顯責任。浙江網絡安全協會充分發揮前沿技術優勢、核心業務優勢為疫情防控提供服務,同時為戰“疫”提供資金與物資等有力支持。數據顯示,協會21家會員企業總計捐款捐物金額達15億元,及時將愛心送到疫情防控最需要的地方。

河北

  河北網信部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充分發揮網絡社會組織引領作用,積極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助力企業復工復產。一是積極謀劃,下好防疫復工“先手棋”。河北省信息產業與信息化協會通過調查,廣泛收集企業訴求,精準掌握企業復工復產底數,同時根據梳理出的用工短缺、資金困難、交通物流受阻、防護用品嚴重不足、產業鏈配套不暢等8大類27個難點和堵點,做出分析並提出建議。二是宣傳引導,打好復工復產“聚光燈”。針對部分企業存在申請復工流程不明晰、條件不清楚、政策不掌握等諸多問題,河北省信息產業與信息化協會及時整理發佈《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措施指南》《關於進一步加強復工復產企業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助力企業復工復產。三是科學應對,奏響復工復產“快進曲”。河北省信息產業與信息化協會建立供需對接“服務直通車”,多渠道聯繫,為一批企業提供口罩、護目鏡、手套、測溫儀、消毒液等防疫物品12萬餘件。幫助航凌電路板、青縣機箱、南皮接插件等鄉鎮企業解決復工手續審批、民工返崗等問題。

安徽

  疫情期間,安徽省委網信辦統一部署,統籌安排,充分發揮網絡社會組織橋樑紐帶作用,指導安徽省網絡媒體協會協同數百個網絡平臺並肩作戰,同“屏”共振戰疫情。一是搭建協同聯動平臺,形成戰疫宣傳合力。自安徽省啟動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後,安徽省網絡媒體協會快速建立聯動抗疫微信群,搭建抗疫宣傳聯動平臺,共享疫情權威信息,傳達防控宣傳要點,形成戰疫宣傳合力。二是搭建釋疑解惑平臺,消減群眾恐慌情緒。為減輕宅家居民對封閉式管理的誤解和疑惑,安徽省網絡媒體協會組織會員單位開闢闢謠專欄,引導廣大網友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省屬重點新聞網站刊發《封閉管理≠封城!官方解讀合肥市疫情防控現狀》等解讀文章,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群眾的焦慮心理。三是搭建展示交流平臺,傳遞“疫”戰到底信心。為進一步鼓舞鬥志,凝聚戰疫力量,安徽省網絡媒體協會在官方微信公眾號“安徽網媒”開設《共戰疫情 網媒人在行動》專欄,相繼有26家會員單位參與“網媒人在行動”宣傳展示活動,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傳遞信心。

廣東

  廣東省網信部門積極發揮職能作用,第一時間動員號召互聯網行業協會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並針對疫情防控期間企業生產經營面臨的實際困難,開展運行情況及需求調研。一是發揮行業優勢,佔領宣傳高地。廣東省網絡視聽新媒體協會發布《關於加強疫情防控及做好復工復產的通知》,動員全省網絡視聽企業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嚴防有害信息傳播,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等工作。二是積極支援抗疫,展現使命擔當。廣東省網絡視聽新媒體協會聯合廣州荔支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廣州虎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會員單位向清遠市陽山縣杜步鎮旱坑村捐贈3800個口罩、10桶84消毒原液、200瓶便攜式消毒酒精、15支免洗抑菌洗手液等防疫物資,支援當地人民群眾抗擊疫情。三是開展專項調查,傳遞企業心聲。廣東省網絡視聽新媒體協會調研疫情期間廣東省網絡視聽企業的運行情況、重大困難與迫切訴求,並形成調研報告,呈報廣東省委網信辦、省民政廳等有關部門,合力推動網絡視聽行業共克時艱,實現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