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用計聲東擊西,清軍疲於應付倉促支援,太平軍輕取永安州

太平天國起義之後,雖然不停的東征西戰,沒有少和清軍交鋒,但是所活動的地方也就不過是紫荊山區,官村嶺之戰後,太平軍再次更換駐軍地,這一次到了平南縣城附近。向榮在官村嶺戰敗之後,逃到了平南,太平軍想要進攻平南是不可能的,洪秀全於是放出消息說太平軍要去進攻平南縣東南方向的藤縣,而後進一步進入廣東境內。

賊於平南分竄藤縣,揚言渡濛江犯廣東,以誤追師,使我多備。

傳言逆首洪秀全乘小船數十隻,將自濛江竄回東省,紛紛為歧途之備。

洪秀全用計聲東擊西,清軍疲於應付倉促支援,太平軍輕取永安州

清軍探知太平軍計劃後(其實是太平軍故意讓清軍知道),果然上當了。清軍將原本布在平南縣北邊的兵力大部分調往南邊,協助向榮、烏蘭泰追擊太平軍,永安州只有數百人,在人數上就完全被太平軍壓過一頭。

實際上,太平軍前往藤縣駐軍幾日,與藤縣官軍交火之後,太平軍兵分兩路,洪秀全、蕭朝貴、韋昌輝、羅大綱等人統領陸路,楊秀清、馮雲山、石達開等人帶著水路,兩路人馬直接北上前往兵力空虛的平樂府永安州(今廣西省梧州市蒙山縣)。

太平軍前往永安的消息被清軍斥候得知,向榮與烏蘭泰倉促率軍從小路翻山越嶺馳援,奈何山路難行,清軍一日也就走五十多里,而藤縣到永安州差不多300裡,等向榮他們趕過去,黃花菜都涼了。欽差大臣塞尚阿作為被咸豐皇帝派到廣西的軍事主官,根本對太平軍前往永安州的消息不放在心上,塞尚阿的幕僚丁守存都看不下了,問塞尚阿有沒有命令兵士準備,塞尚阿竟然還在懷疑消息的準確性,丁守存力勸塞尚阿準備,塞尚阿扭扭捏捏不願意,直到次日(閏八月初一)才下手令,那一日,永安州已經被攻破。

洪秀全用計聲東擊西,清軍疲於應付倉促支援,太平軍輕取永安州

二十九日……予問:“(賊欲撲永安州)何時來也?”大帥(塞尚阿)雲:“昨夜間爾。”予曰:“已有備否?”大帥雲:“事恐未確。”予曰:“此撲省城之要路,未可忽也,宜調守石檣之皖兵往救,相距甚近。”大帥頷之。予力白……閏八月初一,辦折發報。

清軍判斷失誤,援軍來不及趕到,塞尚阿無視前方消息和幕僚的建議,給太平軍進攻永安州提供了極好的機會。

太平軍進攻永安州的指揮官是西王蕭朝貴,而剛剛投奔太平軍不久的羅大綱率原班人馬充當先鋒軍。羅大綱先抄小路佔據永安附近的戰略要地,而後在城外水竇擊潰清軍佈防的400人,清軍殘兵逃奔州城,永安知府派人向烏蘭泰求助,這個時候烏蘭泰還在翻山越嶺,清軍只能寄託城牆能夠抵擋太平軍的攻勢,堅持到援軍到來。

清軍的援軍沒有到,反而是近三千人的太平軍在蕭朝貴的率領下趕到了。羅爾綱早就在城外準備了數十門大炮,就等蕭朝貴的到來。蕭朝貴前腳一到,後腳羅大綱就對永安州城發起了猛烈的進攻。在大炮的掩護下,太平軍利用鞭炮,擾亂清軍視線,一部分太平軍利用雲梯登上城樓,消滅城樓上清軍主力後打開了城門,羅大綱率軍進入州城,緊接著蕭朝貴率大軍進入永安。

洪秀全用計聲東擊西,清軍疲於應付倉促支援,太平軍輕取永安州

永安州於初一日申刻失陷。

太平軍進攻永安州城花了不到兩天時間,可以說是非常輕鬆就達到了目的,而清軍呢?代理知州吳江、平樂協副將阿爾精阿紛紛殉城,太平軍攻城當日,塞尚阿才下令讓人援助,向榮、烏蘭泰則是在城池失守次日趕到,向榮最終成了永安失陷的背鍋俠,“欽差塞尚阿下部議處,革提督向榮頂戴”

參考資料:李濱,《中興別記》;丁守存,《從軍日記》;夏燮,《粵氛紀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