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创作成就早有定论,在散文发展史上柳是该重笔书写的人物

中唐诗坛上元、白与韩、孟两大诗派双峰并峙,为唐诗的发展探索开拓着新的径路。一时俊彦或附元、白,或随韩、孟,但也有卓荦不群者走着自己的路,刘禹锡和柳宗元即为其中最杰出者。刘、柳两人年龄相仿,为贞元九年(793)同榜进士,旧称“

同年”,同中博学宏词科,又一起参与王叔子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同遭贬官,此后在蹭蹬坎坷中共同坚持自己的人生理想,矢志不渝。正是这种坚毅卓绝的人格精神和政治革新家的独立不羁的思想导引着他们在诗歌创作上坚持走自己的路。刘禹锡与白居易关系密切,唱和颇多,却不属元白派。柳宗元与韩愈在古文创作上是同道,诗却不属韩、孟派。

柳宗元的创作成就早有定论,在散文发展史上柳是该重笔书写的人物

柳宗元绘图

刘禹锡已于《诗豪》一文中叙及,此处说说柳宗元。柳宗元当然文名比诗名更大,其古文创作的成就早有定论,在散文发展史上柳是该重笔书写的人物。其诗,论述者不太多。柳诗仅百余首,在量上还构不成大家,但其质早为前人注目。有些诗论家把他与陶渊明、谢灵运作比,颇具眼力。柳集中多古诗,且多长篇,大多为贬官生涯的写照,内中与刘禹锡的酬唱占了相当比例。他很少写作短诗,但偶一为之。却出手不凡。他最为脍炙人口的两首诗作恰恰是这种小诗。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的创作成就早有定论,在散文发展史上柳是该重笔书写的人物

《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

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柳宗元的创作成就早有定论,在散文发展史上柳是该重笔书写的人物

渔翁

真巧,这两篇短章皆以渔翁为对象。涉及渔翁的诗作,推算起来最早最著名的该是《楚辞》中的《渔父》了,屈原行吟泽畔,与渔父相遇,于是发生了一场对话。其中“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已是万古流传的佳句,《渔父》让人怀想那高标拔俗的清逸之气。此后写渔父的作品不算多,佳作尤少。大概与柳宗元差不多同时,好像略早三四十年吧,南方湖州一带有个自号“烟波钓徒”的隐士张志和,写过五首《渔歌子》(或题《渔父》)把渔家生活渲染得十分潇洒,宗元先生是投荒万死辗转于瘴疠之地,是无法潇洒的。

柳宗元的创作成就早有定论,在散文发展史上柳是该重笔书写的人物

渔父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是一个生灵几近灭绝的蛮荒世界,比“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更令人惊悚。这两句与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表面上有点类似,但实质上李诗在后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中则表达了作者与自然的亲近谐和的关系。而柳诗“孤舟”两句中“”、“”两字则深刻地表达了一种决绝的独立特行的超拔姿态凛冽冷峻,具有一种无可比拟的崇高悲壮美。在《小石潭记》中,作者尚有“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在《江雪》中,周遭之境,凄寒幽邃,非小石潭畔可比,但作者却塑造了一个悠然独钓的遗世者,那寓意是不言自明的。在《渔翁》中作者同样塑造了一个在荒蛮环境中不畏不屈的自由灵魂。

柳宗元的创作成就早有定论,在散文发展史上柳是该重笔书写的人物

渔翁

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何等的奔放不羁,特别是“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更是神采盎然。苏轼在评渔父诗时谓此两句为多余之词,那显然是对柳先生渴望自由独立的精神还缺少理解。在《江雪》和《渔翁》两短章中我们看到的不是“

永州八记”中所郁结的那种凄苦和压抑,我们看到了作者独立之精神与自由之思想的腾跃与放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