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八廓街學唐卡,你在哪裡?

八廓街又名八角街,位於拉薩市舊城區,是拉薩著名的轉經道和商業中心,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傳統面貌和居住方式。八廓街原街道只是單一圍繞大昭寺的轉經道,藏族人稱為"聖路"。


我在八廓街學唐卡,你在哪裡?

夜晚雨中的八廓街


八廓街是圍繞大昭寺修建的一條拉薩最繁華的商業街。街道以大昭寺為中心,西接藏醫院大樓,南臨沿河東路,北至幸福東路,東連拉薩醫院河林廓東路。到拉薩的人沒有不知道八角街的。但提到"八廓街",知道的人就少多了。其實,八廓街是八角街的正確稱呼。

八廓街是為了建築大昭寺,並隨著大昭寺的發展而建設和發展起來的,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我在八廓街學唐卡,你在哪裡?


7世紀,藏王松贊干布下令在臥堂湖修建大昭寺,同時在湖邊四周修建了四座宮殿,與嬪妃臣民移居宮殿親自監督大昭寺工程的進展。四座宮殿即為八廓街最早的建築。大昭寺建成後,引來了眾多朝聖者朝拜,日久逐漸踏出環繞大昭寺的一條小徑,為最初的八廓街。寺院周圍陸續修建了18座家族式建築,為遠道朝聖的信徒或商人提供住宿地。

15世紀後,大昭寺成為佛教傳播的中心,其周圍相繼出現僧人宿舍、宗教學校、小寺廟建築,眾多信佛者遷居大昭寺周圍生活,街上逐漸出現了大量民居、店鋪、旅館、手工作坊等設施。隨大昭寺宗教地位的加深,藏傳佛教認為,以大昭寺為中心順時針繞行為"轉經",表示對供奉在大昭寺內釋迦牟尼佛像的朝拜,八廓街成為拉薩三大轉經道(大轉、中轉、小傳)之一。後又出現了來自蒙古、漢地、克什米爾、尼泊爾、不丹、印度等地區和國家的眾多商販、香客、遊民,發展成為集宗教街、觀光街、民俗街、文化街、商業街和購物街於一身的街區。


我在八廓街學唐卡,你在哪裡?

八廓街轉經道是藏族群眾心中最重要的一條轉經道,藏語意為"中圈",是相對於"林廓"和大昭寺內的"囊廓"而言。傍晚轉經的特定時間一到,那些互不相識的人們--有來自藏北牧區穿白袍的,有來自康巴山地盤英雄結的,還有住在八角街區、衣著亮麗的……總之,各式各樣的信徒,像是突然接到了一項無聲的命令,在使人猛然感到一陣騷動之後,便開始嚴格地按順時針方向沿著這條環形路走下去。


我在八廓街學唐卡,你在哪裡?

去八廓街,有一個地方一定要去看一看:瑪吉阿米酒館。八廓街的建築大都是白色的,只有八廓街東南角有一棟塗滿黃色顏料的兩層小樓。這裡就是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的密宮。"瑪吉阿米"是流傳在藏區的一個美麗的傳說,意為聖潔母親、純潔少女,或可引申為美麗的夢。

對西藏曆史和文學有所瞭解的人都知道一個響亮的名字-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他不僅是西藏曆史上一位傑出的宗教精神領袖,還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浪漫主義詩人。相傳倉央嘉措為了尋找至尊救世度母、跋山涉水走遍了藏區。有一天在拉薩八角街一個小酒館休息、門外一個月亮般嬌美的少女掀簾窺望,"在那東方山頂,升起嬌潔月亮,瑪吉阿米的面容,漸漸浮現心上"--倉夾嘉措寫給瑪吉阿米的詩篇流傳至今。

瑪吉阿米酒館是一個非常具有藝術品位的藝術酒吧,它的牆壁四周貼滿了繪畫,攝影,手工藝品,書架上有卡夫卡、艾略特等人的原版圖書。


我在八廓街學唐卡,你在哪裡?

瑪吉阿米

每天相約今日頭條,一起學習關於唐卡的有趣知識,一起看這美麗的拉薩!明天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