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寶寶學說話?著名學者提出2點建議,家長早看早受益

如何教寶寶學說話?著名學者提出2點建議,家長早看早受益

和肢體發育一樣,寶寶學說話也是緩慢變化的過程。從“a、i、o、u等”喉音,到咿呀學語的唇音,再到“ba、ma”等單字音,然後到“爸爸、媽媽”等重複音,接著到“我吃飯”等2-3字的短句,最後到噼裡啪啦的長句表達。

寶寶語言發育的每個階段,都是一個驚人的小突破。這個階段,短則1年半,長則2-3年。那麼,如何教寶寶學說話?

如何教寶寶學說話?著名學者提出2點建議,家長早看早受益

當代著名學者、作家、哲學家周國平在《寶貝,寶貝》一書中提到:

一是不懂裝懂,孩子說一些不成語言的音節,你聽不明白他的意思,也要裝作懂了,予以回應,鼓勵他繼續說。

二是懂裝不懂,你聽懂了孩子的詞不達意的表達,不妨裝作不懂,適當地提問,引導他尋找更準確的表達。

大家看到這裡,可能深有同感。但是道理誰都懂,具體應該怎麼做呢?對此,小編根據這個觀點,詳細展開以下4種操作方法。

一、如何不懂裝懂?

  • 方法1:模仿寶寶發聲

寶寶咿呀說話時,發出的一些喉音和唇音,家長要刻意逗趣,模仿寶寶發聲,並順著他的發聲往下說,給予寶寶回應。

如何教寶寶學說話?著名學者提出2點建議,家長早看早受益

當寶寶的表達,得到了熱情的反饋後,就會哈哈大笑,或者更積極地咿呀,和家長互動。這樣一來一往間,寶寶就愛上發聲。

比如,寶寶呵呵地笑出聲,隨之你也呵呵呵地對著寶寶大笑,並嗚呼一聲,肯定能瞬間逗笑寶寶。

  • 方法2:場景化教說話

寶寶哼哼唧唧,聽不懂他在講什麼的時候,你要通過他的表情是生氣、著急還是開心等,或者小手指向哪兒和眼神關注在哪兒等,去猜測寶寶想要表達什麼。

然後滿足寶寶的需要,並多用性語言描述即時教導,告訴寶寶這是什麼東西?讓寶寶結合具象,記住物體名稱。

比如,寶寶一邊哼唧,一邊用手指著水杯,想喝水,家長就可以拿水給寶寶喝,並對寶寶說“這是水。”

如何教寶寶學說話?著名學者提出2點建議,家長早看早受益

注意:在【不懂裝懂】階段,家長要及時給予寶寶語言的回應,千萬不要冷漠或忽略寶寶。另外,家長還可以用誇張的動作、逗趣的表情、活潑的聲調等輔助語言表達,增強感染力。

二、如何懂裝不懂?

  • 方法1:多向寶寶提問

一些父母會發現,寶寶想要一些東西,每次都是嗯哼表達,不會說話。而父母每次立即滿足,也讓孩子習慣用“嗯哼”表達所要。

為此,家長不妨假裝不懂,通過幾個小問題,詢問寶寶是否是這個意思。如果找到寶寶想要表達的話,就多強調幾遍,教會寶寶正確表達。

比如,貝貝搶了寶寶的玩具,寶寶哭了,想向媽媽解釋,可“話到嘴邊說不出”,只會斷斷續續地表達“貝貝”、“玩具”。

如何教寶寶學說話?著名學者提出2點建議,家長早看早受益

那麼,家長可以適當提問:“寶寶為什麼哭了”“貝貝把玩具拿走了”等,找出寶寶哭的原因,然後教寶寶表達:“貝貝搶走寶寶的玩具。”

  • 方法2:興趣引導說話

愛吃的寶寶,可能說的第一句話是“餅乾”;愛玩的寶寶,可能說的第一句話是“球”;淘氣的寶寶,可能說的第一句話是“不要”等。

如果爸媽發現,寶寶特別喜歡某件事情,不妨懂裝不懂,故意延遲滿足孩子,讓寶寶主動開口說話。

比如,寶寶想吃葡萄,就先拿一個給他吃,等他吃完後,就想再要第2個,家長可以延遲滿足,問寶寶想要吃什麼?很有可能,寶寶一激動就說出葡萄兩個字呢。

如何教寶寶學說話?著名學者提出2點建議,家長早看早受益

注意:在【懂裝不懂】階段,家長要留出足夠的時間和足夠的耐心,讓寶寶表達。千萬不要和寶寶“搶話”,或者直接打斷寶寶說話。

綜上,教寶寶學說話,家長需要做到的是步步引導,以及每一步都做到全身心投入,才能更好地幫助寶寶早開口說話。

【今日話題】:你是如何教寶寶學說話的?歡迎在留言區暢所欲言。

如何教寶寶學說話?著名學者提出2點建議,家長早看早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