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人行道鋪裝的典型結構和排水設施

近年來城市經濟建設呈現出繁榮發展的態勢,雖然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一條條大路暢通無阻,但是雨後內澇和麵源汙染成為困擾許多城市的通病。隨著國家對海綿城市建設的高度重視,各地迅速開展了大規模的海綿城市建設工作。城市道路、公園廣場等鋪裝作為城市總體面積的重要組成部分,整體鋪裝面積率超過30%,透水人行道鋪裝的適用與否和效果優劣對於實現海綿城市總體目標具有重要的影響。

透水人行道鋪裝的典型結構和排水設施

今天,專業透水混凝土廠家佳境生態和大家聊一聊透水人行道鋪裝的典型結構和排水設施。

根據基層材料的類型,透水人行道鋪裝分為全透型、半透型。全透型透水鋪裝的核心為人行道基層的透水性,這樣地表徑流的雨水通過透水面層、透水基層、透水墊層後直接進入到土基之中補給地下水。半透型透水鋪裝是指人行道基層不具有透水功能,地表徑流通過人行道透水結構層後,沿基層表面坡度進入市政雨水收集系統。

透水人行道鋪裝的典型結構和排水設施

結合佳境生態多年工程實踐,提出透水磚和透水水泥混凝土鋪裝的常用典型結構,如表1、表2所示,供設計人員參考。

考慮到市政人行道有縱向盲道,為了便於現場施工,表2中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層採用8cm上面層+7cm下面層的結構形式,7cm下面層澆築後養護達到設計強度後施工盲道的3cm 找平層和5cm盲道磚,最後澆築8cm上面層。

透水人行道鋪裝的典型結構和排水設施

透水人行道鋪裝的排水設施

全透型鋪裝能夠加快雨水的滲透效率,為了有效地防止路基受到下滲雨水的侵蝕,保證路基強度,應在人行道結構層下方設置排水設施。特別是人行道位置土基為黏性土時,因其滲透性較低,雨水滲透到土壤的速度較慢,雨季來臨時土基表面容易聚集大量的雨水,這樣會對人行道地基的承載力產生不利影響。對於半透型鋪裝,人行道結構層底設置了防水層,必須設置排水設施排放雨季下滲的雨水。因此採用透水人行道鋪裝時,設置排水設施至關重要。

透水人行道鋪裝的典型結構和排水設施

透水人行道排水設施一般採用沿道路縱向的碎石盲溝配合軟式透水管,排水設施設置位置應避開人行道樹池;每隔一段距離(一般為市政道路雨水口縱向間距)採用UPVC管接入市政雨水口。

透水人行道不僅結構穩定、耐久,而且能夠提高行人通行舒適度及減少水資源流失,作為海綿城市源頭控制的重要技術措施,在城市道路中的應用日益廣泛。

專業透水混凝土材料生產廠家,累計服務面積超3000萬平米,全國範圍支持駐場技術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